门当户对成不成?— (婚恋姻缘说第3)

爱情至上的人说,爱情是超越一切的,超越地位、财富、出身等等。

注重家庭的人说:婚姻要门当户对,这样才容易稳定。

似乎都有道理,也都能举出几个例子。

可佛弟子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历史上佛教在印度的时期,是一个种姓制度非常严格的时代。那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阶层划分。(到现在印度还保存这样的观念)。唯有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打破了种姓的阶层,提出了人人本性平等的主张。

可在婚姻这个问题上,世尊明确告诉大家:“婚姻求对,无求卑下”——《优婆塞戒经》。

婚姻要配对,不要找配不上的人的。

这是不是说要门当户对呢?

其实不能这么理解。佛经对此还有描述,叫做“婚娶称可”——《阿含经》

称心可意的善婚姻。就是我们之前描述的本愿型的婚姻。这里讲的“称可”不能完全理解成门当户对。门当户对的人,未必就能称心可意,其实也未必能叫“找到配得上的人”。

说配不上,并不是我们普通人世俗理解的,仅仅财富、地位、家族这方面的因素。

配得上,还要称心可意,要合适,是指什么?

用通俗的概念解释,这个更接近于价值观念配得上。

事实上,门当户对这种观念之所以流行,主要就是门当户对的人,价值观容易配得上。

但只是概率较大,不是都能配得上。

准确地说门当户对,是婚姻求对的粗放版。而价值观念配对则是精准版。

我曾经结识过一对小夫妻,双方的家庭都非常不错,男女双方的家长中都有高级干部,两个人也打小认识。从硬件条件说绝对是门当户对。家长撮合,顺理成章就结婚了。

结婚的条件,自然是家里都配好的。房子在一个非常不错的小区。生活上应该说无忧无虑。

大家眼里公认的金童玉女,大概一年多后,离婚了。

其实问题挺简单。女方觉得男方总是打游戏,上进心不强,不像是可靠的家庭支柱,就离了。而男方很委屈,认为自己上班从政,耗费心力,就想着在家能放松一下。就这么个矛盾。

虽然是个小矛盾。其实说明的是两个人对生活态度的观念不同、期望值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差异大,就导致不会称心可意。

你们对幸福的概念是不是差不多,对生活的规划、期望是不是差不多?

两个人对金钱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期望是什么样的。

对是非的标准,是什么样的?有多大差异?对差异的容忍度有多大?

对人与人交往的态度如何?

方方面面,而且依照每个人对其重要性的排序不同。呈现出各自的价值观体系。

那么两个人这个体系能不能配得上,这才是关键。

门当户对只是增加了这个配得上的概率而已。

如果两个人的背景、经历差距很大,价值观完全不相容,那么生活在一起的矛盾就会非常大。比如一个人认为生活应该尽全力拼搏奋斗,另一个则完全相反,认为应该顺其自然,享受生活,那矛盾肯定会在各个方面爆发。无论是时间的安排、待人接物、消费等等方面,都会有冲突。

这种冲突要靠以后生活磨合调整,绝非易事。

所以是否能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两个人的价值观念能不能配得上,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能起决定性作用。

可现下大部分男女在婚前,考量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以硬件条件居多,要么单纯以“感情”为标准,未来以离婚收场就可以理解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方广佛教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55.com/marriage-3.html

(1)
刘欣的头像刘欣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