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福莫厌 — (甘露点滴5)

大家不要畏惧福报,福报是大家快乐的根源,这是值得爱乐、赞叹、尊敬的。所以才叫福报,因为这是好事。

大家要畏惧的是没有福报,因为没有福报是痛苦的根源。没有福报,则会充满了忧愁、苦恼,没有喜乐,不可言喻,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才叫无福。

释迦牟尼佛曾因七年行慈心,获得殊胜果报,有七的时间远离人间,在光音天七劫,然后得生大梵天主七劫,统领百千世界,再后来三十六次为天帝,又无数次生为转轮王。这都是福报所致。

所以大家要为福莫倦,把修福培福作为毕生爱好。

因为福报意味着安乐、喜悦,是绝对值得大家爱乐、尊重的。

而无福是我们要畏惧、避免的。因为无福意味着痛苦、忧愁。生活的环境、身体的状况、心理的状态都包括其中。

福报能令大家所愿从心,速证涅槃。

即便是天魔也不能干扰大福报之人。

这样的人在修行的路上畅通无阻。

故此为福莫厌!


佛典原文

闻如是:一时,佛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畏福报。所以然者?此是受乐之应,甚可爱敬,所以名为福者,有此大报。汝等当畏无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忧苦恼不可称记,无有爱乐,此名无福。比丘,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复过七劫不来此世,复于七劫中生光音天,复于七劫生空梵天处为大梵天,无与等者,统百千世界。三十六返为天帝释形,无数世为转轮王。是故,诸比丘,作福莫倦。所以然者?此名受乐之应,甚可爱敬,是谓名为福。汝等当畏无福。所以然者?苦之原本,愁忧苦恼不可称记,此名无福。”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快哉福报!所愿者得,

速至灭尽,到无为处。

正使亿数,天魔波旬,

亦不能娆,为福业者。

彼恒自求,贤圣之道,

便尽除苦,后无有忧。

“是故,诸比丘,为福莫厌。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

——《增壹阿含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方广佛教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55.com/cultivate-luck.html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