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者。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众苦聚集为大苦阴作因。是故佛说十二因缘。——《佛说稻秆经

⑴、无明:云何名无明。无明者。于六界中生一想。聚想常想不动想不坏想内生乐想众生想寿命想人想我想我所想。生如是种种众多想。是名无明。

什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妄想执着,妄想执着什么呢?聚想,以为有这么一种东西。常想,以为可以有永恒常在。不动想,以为有不变异的坚固。不坏想,以为有不衰败的恒久。内生乐想,有好的,快乐的,幸福的种种想法。众生想,有种种不同的生命。寿命想,有时间概念。人想,有不同于自己的生命,我想,有自我的执着,我所想,有我所拥有的概念。这些都是无明。

⑵、行:如是五情中生贪欲嗔恚想行亦如是

有了妄想,就会有贪嗔情欲毒药,就会有种种 的行动,并开始造业。

⑶、识:随着一切假名法名为识

有了行动,就会有各种名称,各种概念,各种分别思想出现。这些就是假名。如同儿童一旦开始能够行动,就会开始逐渐建立思维概念,比如行走,就要建立方向概念,上下,前后就会建立。

⑷、名色:四阴为名。色阴为色。是名名色

有了思想概念,就会有物质和精神的建立。

⑸、六入:名色增长生六入

精神和物质会产生六根。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称为六入,是六根的别名。

⑹、触:六入增长生触

有了六根就会有种种不同的感受、觉触。轻重,涩滑、冷热、饥渴等等

⑺、受:触增长生受。

有了感受,自然会接受,承认这些不同的感知境界。感受出痛苦欢乐的不同。

⑻、爱:受增长生爱

接受了这些感触,就会有欲望、喜爱、偏好。不喜欢苦的、喜欢酸的甜的。

⑼、取:爱增长生取

有了爱自然会想办法拥有、获得自己所喜好的、爱的。

⑽、有:取增长生有

有了种种获得,造作业力,会产生与他人不同的拥有。比如每个人有不同的出生、成长、病苦、行为、亲属、财富权力。这都是各自的有。

⑾、生:有增长故能生后阴为生

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会衍生出其他的业力。生生不息。

⑿、老死:生增长变名为老受阴败坏故名为死

但是凡是有出生的,就会有衰败和消失。没有可以幸免的。

十二因缘法正是在讲六道众生的生死流转过程,换句话说是讲这个世界的形成和运转的道理,也就是诸法实相。这个世界和六道众生正是因为我们的一念无明邪见,有分别执着进而又会出现身心建立,会有喜怒哀乐,取舍对比,并因此而继续造作种种不同的业。自然就会有生死苦恼。

十二因缘的重要性

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大般涅槃经

若有人见十二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大般涅槃经

十二因缘就是佛性。佛性就是第一义空,即是智慧觉悟、佛。

今日世尊观见稻芋。告诸比丘。作如是说。诸比丘。若见因缘。彼即见法。若见于法。即能见佛。——《佛说稻秆经

十二因缘是讲述我们这个生死轮回的规律,非常重要。属于佛教的理论基础。能明了十二因缘,如同见佛。

十二因缘的五个特点

1. 非常:云何非常。一阴灭一阴生。灭非即生生非即灭。故名非常。

这十二因缘的相互作用,次第相生,不是恒久不变的。生生灭灭相互转变。

2. 非断:云何不断。如秤高下此灭彼生。故名不断。如实知见。

十二因缘也没有中断的时候,不会有停止不起作用的情况,不会间断。

3. 不来不去:云何不来不去,无有子去而至于牙。亦无牙来而趣子所。以是缘故。无有从此至彼。

十二因缘,每一个是次第相生,不是一个走了,另一个来了。不能说种子变成了大树,是种子走了,树来了。不是这样的。

4. 因少果多:然实以少种能生多果。

十二因缘是次第相生,而且是因少而果多,越生越多。业因越来越复杂。

5. 亦相似相续次第而生:云何相似而生。如不善因生不善果。如善因生善果。以是故名相似相续而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因果法不变的真理,杀生只能感得与短命相关的果报。

十二因缘法的共性

无主宰:大家可以看到这十二缘生法,中没有什么主宰,没有一个可以控制一切的神仙,佛菩萨也不能主宰这因缘法,《佛说稻芋经》中讲:如来出世因缘生法。如来不出世亦因缘生法。因缘法是不能改变的定律。但是他是一部自动机器,没有任何人能控制它、主宰它。

无作者:造作诸业的是妄想、爱取。但是其中没有一个叫张三的人做的,没有叫李四的人做。没有人创造了,运作了这十二因缘。

无受者:十二因缘其实也没有任何人来承受它。表面上看,我们好像是看到无穷无尽的六道众生,其实这些都是十二因缘的种种现象,实在是没有那个人来承受的,这是一个错觉。

无自作用:十二因缘中没有任何一个缘可以自己作用。都是需要大家的共同作用。单独的一个缘,没有那个能够自己作用。

从因生:没有人造作,没有人主宰,所以一切不过是从因遇缘而生的。

托众缘转:这些缘之间的相互转变都是大家一起来起作用的。合力所致。

不自在:由于是一部自动机器,所以我们会不自在,总是被一股强大的业力推动,轮转六道,暂无休息。

无常、苦、无我:十二因缘没有固定不变,永恒这会事。而且十二因缘让我们不自在,所以是苦的。这十二因缘中,并没有一个我起作用,没有真的那个众生起作用,张三李四不过是种种幻觉而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方广佛教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55.com/twelve-kinds-of-karma.html

(4)
刘欣的头像刘欣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5条)

  • 戒的头像
    2023年 2月 13日 下午5:40

    (转)

    其实了解了四法印、十二因缘,如果能认真体察就会发现。佛法宣讲、教授是很微妙的。稍稍不慎,便容易落入外道的思维。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主宰,没有造作的人,也没有承受的人。不过是一个幻梦而已。我们能够脱离六道,寂静涅槃,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主宰。一切不过是因缘汇聚而已。

    《成唯识论》卷六
    ‘此见差别,诸见趣中有执前际二无因论、四有边等、不死矫乱,及计后际五现涅槃。或计自在、世主、释、梵及余物类常恒不易,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或有横计诸邪解脱,或有妄执非道为道,诸如是等皆邪见摄。

    认为世界上有造物主,有神,有佛,能够恒常不变,或者能够控制一切,能够造作种种物,或者靠它解脱,升天,享福。

    不要把这样的想法当成佛法,没有人(是神也好,佛也好,菩萨也好)是我们的救世主。谁都救不了我们,那样是人我更重的邪见。如果大家能够深入思考十二因缘法后,会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到时候再看《金刚经》讲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便会会心的一笑,本就是这样。

  • 戒的头像
    2023年 2月 5日 下午7:25

    3. 不来不去:云何不来不去,无有子去而至于牙。亦无牙来而趣子所。以是缘故。无有从此至彼。

    十二因缘,每一个是次第相生,不是一个走了,另一个来了。不能说种子变成了大树,是种子走了,树来了。不是这样的。
    ……

    这一段,曾经思维了很长时间。

    • 戒的头像
      2023年 2月 6日 上午7:39

      @戒来去和生灭还是有所不同,来去潜意识还是有”常”及”断”的思维,而经中所讲一阴生一阴灭,生生灭灭,相续次第而生。非常非断。

  • 戒的头像
    2023年 2月 5日 下午5:57

    (转)

    三法印与四法印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四法印中的最后一个法印,是修持前三个法印的结果,真正的修法,已经包含在前面的三法印当中。前三个法印是因,第四个法印是果,修好前面的三法印,就能到达第四个法印的境界。

  • 戒的头像
    2023年 2月 5日 下午5:53

    (转)

    佛还讲述了判别是否是佛法的四法印。
    这四法印是:(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一切行苦,(4)涅盘寂静。

    诸行无常:关于诸行的“行”,是指一切生灭变化的现象,或者说这个大千世界的种种现象,这些现象,都不曾有一瞬间的停止,无常生灭变化,这就是诸行无常。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会永恒不变,都是在不断的变化着。

    诸法无我:从十二因缘法中我们看到,的确在因果报应的运转中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存在着。没有我做,也没有一个我来承受。所以说诸法无我。佛是不承认有所谓自己的灵魂。有自我的精神。

    一切行苦:因缘果报让我们无法自主,无法自在,被动地轮转六道,脱离不了。所以一切行,均是苦的。因为不自由的缘故。

    涅盘寂静:只有能够离欲清净,远离爱取,才能切断十二因缘的动作和相续。瑜伽四十六卷四页云:又诸菩萨,观一切行,先因永断,后无余灭:其余毕竟不起不生:说名涅盘。当知涅盘,其体寂静。一切众苦,毕竟息故。一切烦恼,究竟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