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佛经不是普通人能看得懂的,不能去思考理解。不要想佛经的意思,这样的说法对吗?

有人说佛经不是普通人能看得懂的,不能去思考理解。不要想佛经的意思,这样的说法对吗?

答:

这样的说法当然不对。在佛经中很多经文最后,都有思维其义四个字。就是说你要思考佛经中的含义,你要理解,而且还要理解透彻。佛经就如同我们学习佛法的教材,当然要去思考,去理解。

比如《正法念处经》中就讲到:

以闻法故。内心思惟。法有何义。若自不解。从他咨问。如是法者。有何等义。是闻法者。从他闻法。复自思惟。以思惟故。修习增长。说法义故。前后相应。至心受持。数数观义。以观察故。心则欢喜。如是如是。随所思惟。忆念观察。通达深义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三~观天品第六之四十二》

意思是,听闻佛法后,要心念思维,佛法所讲内容的含义。如果又不了解的,应当咨询他人。现在社会你也可以网上查资料,看注解,找讲述。要搞清楚佛法的含义,思维其义,修习才会增长。

这里特别有句话叫:前后相应

对应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你要是听到某些以佛法名义所讲的东西,一定要对照经典,对照其所讲内容是否前后一致,是否相互呼应。要是自相矛盾那就需要质疑。不要轻信。

而学习佛教法义,特别有益的方式,就是多读不同的经典,相互印证。你读的越多,理解的越透彻,那么佛经中所讲的内容,你越有信心。你会发现如此众多的经文,由不同的时代传入中国,不同的时期翻译成中文,最后相互之间竟然是互有联系,相互印证的。所讲的东西,内涵竟然完全一致。甚至你可以和现代的科学来印证,和社会的历史变迁来印证。佛法所讲竟然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要”数数观义。以观察故。心则欢喜。“这个内心的愉悦是别人很难理解的。

忆念观察,通达深义,如果大家真的想从佛法获得益处,获得大益处,那么思维法义是最佳的通道。佛法值得你深入玩味,思考体会。当然如果你说自己智慧欠缺,难以理解佛经的含义,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切莫以此沾沾自喜,认为这是件多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因为你缺失的利益难以想象。

参考文章别装钝根了,那只是无知和自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方广佛教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55.com/thinking-its-meaning.html

(5)
刘欣的头像刘欣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戒的头像
    2024年 2月 2日 上午11:28

    大乘了义经典,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其中的法义,对于经文中性空,空性,不生不灭,无二无别,平等普遍等等经文理解不了,现实中也遇不到善知识,也没有机缘看到”占察善恶业报经白话解释”,这样手把手的教学。今生就是福报不够,智慧久缺,那怎么办?在解深密经中有这样一段开示。

    ……

    “若诸有情已种上品善根,已清净诸障,已成熟相续,已多修胜解,未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其性质直。
    是质直类,虽无力能思择废立,而不安住自见取中。

    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甚深秘密言说,虽无力能如实解了,然于此法能生胜解,发清净信,信此经典,是如来说,是其甚深,显现甚深,空性相应,难见难悟,不可寻思,非诸寻思所行境界。微细详审,聪明智者之所解了,于此经典所说义中自轻而住。作如是言:诸佛菩提为最甚深,诸法法性亦最甚深,唯佛如来能善了达,非是我等所能解了。诸佛如来,为彼种种胜解有情,转正法教;诸佛如来无边智见,我等智见犹如牛迹。

    于此经典,虽能恭敬,为他宣说,书写护持,披阅,流布,殷重供养,受诵温习;然犹未能以其修相发起加行,是故于我甚深密意所说言辞,不能通达。由此因缘,彼诸有情,亦能增长福德智能二种资粮,于后相续未成熟者,亦能成熟。”

    一一《解深密经》

    【演培法师解释】

    他们的信心,是信甚深的般若经典的确是佛金口所宣,而且是佛所说的甚深最甚深的妙法,是分明显现的甚深最甚深的义理,是与诸法的甚深空性所相应的教理。佛陀在世时说的种种教典,佛弟子结集时,按其意义相应相似,分门别类的编成各部,像杂阿含就有译为相应阿含的,如五蕴相应类、十二处相应类、十八界相应类等。佛陀说法有一类类的相应现象,所以佛子结集时,就以内容相顺相关的,编为一帙。般若发挥诸法的空性,凡愚所不能见,二乘所不能悟,所以说难见难悟。同时,诸法空性,不是三界有漏心心所法所能寻思推测的,因他不是寻思所行的境界,所以必须以微细严密的智慧,详加审察,并且要那具有聪明智慧的人,才能解了通达。我对无性教典中所说的甚深法义,自知不能理解,因此我唯自轻而住,信仰如来。同时,他们又这样说:诸佛所有能证菩提的真俗二智,是甚深最甚深的,所证诸法的法性,也是甚深最甚深的;这甚深最甚深的菩提、法性,唯诸佛的一切智智,才能穷尽了达,哪里是我这少智少慧的人所能解了?胜鬘经说:“若善男子于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与此所说同。

    诸佛如来说此甚深妙法,是为那些具有智慧、有着种种胜解的有情转的正法言教,能说的如来,是有无量无边的智见的。佛的无边智见,如以我们的微小智慧与之相比,真是无异于以牛迹比如大海,怎能了解他所说的正法言教?不懂,这是我的智慧不够,不能因我不懂,就对他失去信心,所以我是相信这大法的。

    有种人(若诸有情,已种上品善根,已清净诸障,已成熟相续,已多修胜解;未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其性质直,是质直类)

    这种人,不会固执自己的见解。在他看不懂甚深佛法时,因为他有善根,所以他不是马上诽谤佛法不对,或者错解法义。而是善于思考,反省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能看懂这种甚深佛法,毕竟甚深佛法,只有佛才能完全了知。所以呢,他虽然不懂,但是他信仰世尊的无上智慧。相信这是佛说的法,而信受此法。

    虽然他不懂甚深法义,但是他信受后,那么就会于此经典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广说,讽诵,做到这八点,就会有很大利益,能增长上品的福智二种资粮,在未来世,现在没有能成熟佛法,那么那时也能成熟(就是解脱的意思)

  • 戒的头像
    2023年 5月 17日 上午10:53

    随喜师兄赞

    从听闻佛法,思维其义,到如法修行。是佛弟子正确修行的方向。

    “复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二部经,乐为四众敷扬广说,是名乐说,不名法行。”

    “复有比丘,读诵如来十二部经,能广演说思惟其义,是名思惟,不名法行。”

    “复有比丘,受持读诵十二部经,演说思惟观其义理,是名乐观,不名法行。”

    “憍陈如,若有比丘能观身心,心不贪著外一切相,谦虚下意不生憍慢,不以爱水溉灌业田,亦不于中种识种子,灭觉观心境界都息,永离烦恼其心寂静,如是比丘,我则说之名为法行。
    如是比丘,若欲获得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如来菩提,即能得之。”

    一一《大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