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第31卷~第40卷)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一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二

我昔为是经, 护持清净戒,

常修于定慧, 及施诸众生。

我昔为是经, 恶人来毁骂,

我时生怜愍, 于彼不加害。

我昔为是经, 求者皆施与,

各随其所乐, 悉令得欢喜。

我昔为是经, 奉施诸宫殿,

庄严众宝网, 供养于诸佛。

我昔为是经, 舍种种珍玩,

及以摩尼宝, 供养于诸佛。

我昔为是经, 有恩常忆念,

乃至闻一偈, 于彼恒尊重。

我昔为是经, 尊重持戒者,

乃至经行处, 于彼常恭敬。

我昔为是经, 或处于生死,

乃至有少恩, 于彼常怀报。

我昔为是经, 不求利谤法,

哀愍于亲友, 乃至诸众生。

我昔为是经, 具多闻善说,

于法无所著, 不悭亲友家。

我昔为是经, 若心生不善,

速忏令除灭, 终不使增长。

我昔为是经, 身为王太子,

所得诸珍宝, 涂香及末香,

我时生净心, 回施于诸佛。

我昔为是经, 愍诸囚徒类,

种种加楚毒, 以身而代受。

我昔为是经, 舍诸五欲乐,

常于月六斋, 受持诸禁戒。

我昔为是经, 常修行忍辱,

乃至于妻室, 亦不生贪吝。

我昔为是经, 令诸贫乏者,

皆悉得安乐, 丰足诸财宝。

我昔为是经, 摄受于一切,

沙门婆罗门, 种种群生类。

我昔为是经, 利益于一切。

常为大施主, 求者心无吝,

或莳于华果, 不令人剪伐,

普施诸众生, 随意皆充足。

我昔布施时, 其心常平等,

持戒具功德, 破戒无惭愧,

或证大神通, 下至凡愚类,

皆生希有心, 恭敬而周给。

我昔布施时, 其心无高下,

不求生善趣, 志乐于此经,

或令国界中, 一切无怨敌,

调伏诸龙众, 应时霔甘雨。

月光汝当知, 我于无量

为求是经故, 修习诸苦行,

设于百千劫, 宣说不能尽。

汝已住净信, 当来末世时,

应生正念心, 演说是经典。

我以佛眼观, 明见未来世,

随其种种行, 一切皆了知。

若有诸比丘, 为求无上智,

能以净信心, 演说此经典,

是人及方所, 一切皆了知。

若于末世时, 闻是经爱乐,

志愿及方便, 一切皆了知。

若诸下劣人, 不闻是经典,

诽谤宣说者, 一切皆了知。

若有诸比丘, 及诸比丘尼,

得闻于是经, 悲感而涕泣,

我皆与受记, 得见最胜尊。

月光汝当知, 诸佛神通力,

若人意清净, 或有不清净,

乃至于信解, 一切皆了知。

若有诸众生, 志乐常寂静,

安住诸禅定, 不著生死中,

乃至于习气, 究竟皆永断,

如是等功德, 一切皆了知。

或有诸众生, 耽著虚妄法;

或有诸众生, 于佛生欣乐;

如是未来事, 一切皆了知。

若有诸众生, 染著世间乐,

于佛菩提种, 不能善开发,

以是因缘故, 退失诸方便。

若有能了知, 诸佛菩提种,

是人当获得, 清净无边光。

月光汝当观, 如是光明等,

一一诸因缘, 各各有差别,

汝以智慧力, 一切应了知。

若舍恶知识, 亲近于善友,

护持清净戒, 成就佛光明。

汝当护诸根, 舍离无惭愧,

修行于善法, 随护诸众生。

汝当舍违诤, 了达于性空,

不贪著利养, 具多闻善说。

汝当观利养, 犹如于粪秽,

无以利养垢, 染污清净心,

常求于明脱, 常得无上利。

汝当修佛道, 观佛同法性,

常燃大法炬, 普照于世间。

汝当如山王, 其心安不动,

毁骂及捶打, 一切皆能忍。

汝当为众生, 作真实善友,

应舍下劣心, 常修于净业。

汝以坚固心, 演说无上法,

如是微妙经, 当授慈心者。

欲求无上智, 勿怖于生死,

由此舍诸恶, 当得于胜利。

譬如明智人, 善能用于火,

成熟种种味, 不为火所烧。

若诸愚痴人, 无有善方便,

将火置于掌, 便为火所烧。

亦如人中毒, 迷闷心狂乱,

以火而炙疗, 因此得除愈。

月光汝当知, 智者亦如是,

依意了意空, 故处于生死。

依眼了眼空, 于眼无执著,

若能如是知, 住眼亦无恼。

若了眼性空, 成就真实智,

以真实智故, 当得出现光。

若了眼性空, 永灭于贪欲,

以无贪欲故, 当得出现光。

如是瞋与痴, 我执并覆恼,

悭嫉无惭愧, 不忍将贡高,

憍慢及增上, 谄诳兼放逸,

乃至憍诈等, 一一如贪说。

若得真实智, 了知眼寂灭,

以知寂灭故, 当得出现光。

若得真实智, 住佛理趣中,

以住理趣故, 当得出现光。

若得真实智, 住佛方便中,

以住方便故, 当得出现光。

若不修实智, 永离于障恼,

成就出现光, 我昔未闻见。

若勤修实智, 永离于障恼,

能顺于是行, 当得出现光。

若求最胜行, 当学于此经,

供养诸如来, 得实智方便。

若修真实智, 当供养诸佛,

成就出现光, 犹如掌中果。

若迷眼无我, 退失沙门法,

彼人不能得, 如是出现光。

若了眼无我, 成就沙门法,

彼人当证得, 如是出现光。

若了眼尽际, 亦了耳生边,

由了耳生边, 是大沙门法。

若不遍了知, 眼性之边际,

于眼生边际, 亦不能遍知,

彼人不能得, 如是出现光。

若能遍了知, 眼性之边际,

于眼生边际, 亦能遍了知,

彼人当证得, 如是出现光。

若不善了知, 眼性之边际,

于眼生边际, 亦不能善知,

彼人不能得, 如是出现光。

若能善了知, 眼性之边际,

于眼生边际, 亦能善了知,

彼人当证得, 如是出现光。

若不现了知, 眼性之边际,

于眼生边际, 亦不能现知,

彼人不能得, 如是出现光。

若能现了知, 眼性之边际,

于眼生边际, 亦能现了知,

彼人当证得, 如是出现光。

若不善了知, 眼性之边际,

于眼生边际, 亦不能遍知,

彼人不能得, 如是出现光。

若能善了知, 眼性之边际,

于眼生边际, 亦能现了知,

彼人当证得, 如是出现光。

若不善了知, 眼性之清净,

于耳性清净, 亦不能善知,

彼人不能得, 如是出现光。

若能善了知, 眼性之清净,

于耳性清净, 亦能善了知,

彼人当证得, 如是出现光。

乃至耳鼻舌, 身意与色声,

香味并触法, 地水若火风,

性事世间苦, 蕴界世将生,

及以声名等, 一切皆如是。

尔时,世尊告月光童子言:善男子,若有众生发趣大乘,为欲圆满成就如是出现光者,有八十种善根资粮。云何八十?所谓护念众生,心无损害,于清净戒奉持无缺,其心平等,无有谄曲,亦无悭、嫉、贪诳之心,深信大乘微妙经典,亦不耽爱富贵憍逸,忍力具足,志愿无退,意乐清净,住阿兰若,不依眷属、利养、名闻,安住诸禅现光三昧,于有戒者无谄承事,于同梵行起胜意乐,以敬法故常于和尚、阿阇梨所深生尊重,了达契经,善巧宣说,所言诚谛,住正思惟,勤种善根,常行慧施,觉知魔业,密护诸根,言词安审,善解真谛,亦能了知诸地自相,求无尽色,不惜身命教于四众,绝世思惟,离诸邪见无后世法,不于未学矫现其相,常于已学任力开示,曾不赞美歌咏音声,亦不称誉庄严资具,证入诸谛,具足多闻,舍离睡眠,勤求正法,于佛尊重,发菩提心,舍于世业,修诸学处,为爱法故依于胜友,求诸善根心无厌足,爱乐出家,护持佛法,不起恶业,于教无疑,善说譬喻,开示秘密,于大菩提志求无倦,所受经典未尝忘失,不舍自学,摧伏他论,求出离道,修无量行,于彼法智其心决定,明见因果相续轮回,不著三有,离增上慢,为于信者建立对治,了达未来果报差别,善知前际不假他缘,于远离行精勤修习,于佛相好具足庄严,是为八十。复次,月光,此八十法入于五法。云何为五?所谓知生死,知涅槃,知烦恼尽,知增上,知福果。复次,月光,如是五法入于二法。云何为二?所谓心清净庄严,色清净庄严。复次,月光,如是二法入于一法。云何为一?所谓能成诸佛如来无碍解脱。

复次,月光,复有八十种法,善能成就诸佛如来无碍解脱。云何八十?所谓布施资粮,广大智慧,修清净戒,离烦恼热,摧伏憍慢,柔软言词,于种种事无不知时,亦知善友,发趣大乘,被精进甲,威仪利物,堕烦恼者令断疑惑,毁诸不善,修行白法,不与恶人而为伴侣,种诸善根无有厌足,发菩提心,勇猛精进,觉知魔事,证于诸谛,真实供养,决了无疑,心念众生常怀济度,不著诸有,起于大心,不善众生示其过恶,舍贪、瞋、痴,不求欲利成熟众生,修治佛塔,于诸圣者尊重恭敬,住大乘者亲近承事,终不赞叹下劣乘人,远离声闻,摧伏怨敌,于世尊所广大供养,以殊胜心种种奉施,得无碍智,具足辩才,以诸譬喻开示正法,而于性空不相违背,求法无懈,显发深义,具大总持,说法无染,能广流布,化导无厌,圆满诸行,有大威德,辩才无滞,成就多闻,不赞恶人,修于善业,解了诸蕴,舍离诸见,通达因性,超过所行,远离非境,生清净信,住于正道,爱乐大乘,平等摄受,不著无我,不厌生死乐求涅槃,以少欲故住阿兰若,常行乞食无有懈惓,随有所得心生喜足,离无惭愧,亲近于佛,善友同止,舍于非类,愍诸凡夫,同众生行,于佛净信,离于非器,有相违者不与言说,不来求者不为开晓,若有来求如应为说,于食平等,常施,等施,开门大施。如是,童子,此八十法,能得诸佛无碍解脱。

尔时,月光童子得闻是法,生大欢喜,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如来了知眼尽边, 故能出现清净智,

以能出现清净智, 具足如来清净光。

如来了知眼无我, 故能出现清净音,

以能出现清净音, 具足如来梵音相。

佛于往昔利众生, 故能成就语清净,

以能成就语清净, 饶益无量诸世间。

如来了知眼性空, 故能成就总持智,

以能成就总持智, 出现如来无量光。

如来了知眼差别, 眼名差别亦无边,

以知名字无边故, 出现如来无量光。

佛知文字差别门, 即知眼空离文字,

以知眼空离文字, 出现如来无量光。

若人思惟眼无我, 即了佛语为真实,

以能知佛语真实, 出现如来决定光。

如来成就胜神通, 即了无边眼灭坏,

以能了知眼灭坏, 利益一切诸世间。

大悲最胜两足尊, 了达无边眼生起,

如佛能知眼生起, 愿我不久亦当然。

如是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并触法,

乃至世生声名等, 当知一切皆应作。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布施波罗蜜,

如佛布施波罗蜜,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净戒波罗蜜,

如佛净戒波罗蜜,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忍辱波罗蜜,

如佛忍辱波罗蜜,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精进波罗蜜,

如佛精进波罗蜜,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禅定波罗蜜,

如佛禅定波罗蜜,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智慧波罗蜜,

如佛智慧波罗蜜,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法身波罗蜜,

如佛法身波罗蜜,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无边清净色,

如佛已具清净色,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无边清净意,

如佛已具清净意,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无边胜功德,

如佛已具胜功德,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无边诸色相,

如佛已具诸色相,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无边声清净,

如佛已具声清净,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具无边大神变,

如佛已具大神变,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为化众生处三有,

如佛化彼众生类,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度无边生死行,

如佛已度生死行,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度无边贪欲行,

如佛度于贪欲行,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度无边瞋恚行,

如佛度于瞋恚行,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度无量愚痴行,

如佛度于愚痴行,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度无量贪瞋行,

如佛度于贪瞋行,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度无量瞋痴行,

如佛度于瞋痴行,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度无量贪痴行,

如佛度于贪痴行, 愿我不久亦当然。

大悲最胜两足尊, 已度无边等分行,

如佛度于等分行, 愿我不久亦当然。

导师已度于贪欲, 普能饶益诸世间,

如佛饶益诸世间, 愿我亦成如是智。

导师已度于瞋恚, 普能饶益诸世间,

如佛饶益诸世间, 愿我亦成如是智。

导师度于愚痴行, 普能饶益诸世间,

如佛饶益诸世间, 愿我亦成如是智。

导师已度贪瞋行, 普能饶益诸世间,

如佛饶益诸世间, 愿我亦成如是智。

导师已度瞋痴行, 普能饶益诸世间,

如佛饶益诸世间, 愿我亦成如是智。

导师已度贪痴行, 普能饶益诸世间,

如佛饶益诸世间, 愿我亦成如是智。

导师已度等分行, 普能饶益诸世间,

如佛饶益诸世间, 愿我亦成如是智。

如来具足殊胜智, 调伏一切诸天众,

我亦愿成如是智, 得为调御天人师。

如来具足殊胜智, 调伏一切诸龙众,

我亦愿成如是智, 得为调御天人师。

如来具足殊胜智, 调伏一切夜叉众,

我亦愿成如是智, 得为调御天人师。

如来具足殊胜智, 调伏一切乾闼婆,

乃至无量鸠槃茶, 所有若干诸眷属,

我亦愿成如是智, 得为调御天人师。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知诸法真实义,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彼真实得无疑。

如来若了苦尽边, 利益一切群生类,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彼苦尽得无疑。

如来善了因尽边, 利益一切群生类,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彼因尽得无疑。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世间之所行,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世间行得无疑。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世间处非处,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世间诸业果,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世间种种性,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一切诸趣行,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无量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世间诸胜解,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一切诸根性,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静虑之所行,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解脱之所行,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等分之所行,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等至之所行,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善了于生死, 流转皆因烦恼生,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一切皆了知, 利益世间无与等,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善住于等持, 发起殊胜方便智,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无边宿住行,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生死无有边,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达一切烦恼尽,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成就无上正等觉,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离诸烦恼并习气,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知欲染障菩提,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了知出离生死法,

愿我亦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善了于法义, 觉悟无量诸众生,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善了于法性, 如幻如梦如阳焰,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善了于世间, 一切文字并言说,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具足胜辩才, 开示甚深微妙法,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善调身语意, 一切皆随智慧行,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善了于三世, 无取无著无挂碍,

我亦愿成如是智, 利益一切诸世间。

如来善修戒定慧, 于彼一切无退转,

我亦愿成如是智, 得为三界大悲尊。

如来善修于解脱, 解脱知见无退转,

我亦愿成如是智, 得为三界大悲尊。

如来善修于正观, 天人世间无等伦,

我亦愿成如是智, 得为三界大悲尊。

如来具足殊胜智, 于诸世法无所染,

我亦愿成如是智, 得为三界大悲尊。

如来善了于世间, 种种诸趣皆明见,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彼诸趣得无碍。

如来善了尽生边, 是故于彼无迷惑,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尽生性得无疑。

如来善了寂静边, 是故于彼无迷惑,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彼寂静得无疑。

如来善了流转边, 是故于彼无迷惑,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彼流转得无疑。

如来善了前后际, 是故具足无师智,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前后际得无疑。

如来善了转生边, 是故具足无师智,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彼生转得无疑。

如来善了前后际, 于眼断常无所执,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前后际得无疑。

如来善了尽生边, 于眼断常无所执,

我亦愿成如是智, 于尽生性得无疑。

若人不了前后际, 彼则于贪生取著,

如来于彼能证知, 是故于贪无所染。

若人不了有无边, 彼则于贪生取著,

如来于彼能证知, 是故于贪无所染。

若人不了尽无边, 彼则于贪生取著,

如来于彼能证知, 是故于贪无所染。

若人不了转无转, 彼则于贪生取著,

如来于彼能证知, 是故于贪无所染。

瞋痴忿覆并嫉诳, 谄曲贡高与憍慢,

布施持戒将忍辱, 禅定智慧皆如是。

尔时,世尊知月光童子深心所念,熙怡微笑,放金色光。其光普照无量无边诸佛国土,于彼国界作利益已,绕佛三匝,还从如来顶上而入。

是时,弥勒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诸偈赞而问佛言:

云雷师子吼, 迦陵频伽声,

出大法鼓音, 何缘现微笑?

殊胜百千日, 清净妙音声,

功德甚希有, 何缘现此光?

施戒忍精进, 定慧等庄严,

一切皆圆满, 何缘现此光?

如来柔软音, 常远离粗语,

善疗众生病, 何缘现此光?

大悲两足尊, 知眼常空寂,

以清净梵音, 为众生演说。

耳鼻舌身心, 乃至声名等,

并诸集灭道, 智忍亦如是。

大悲两足尊, 知眼尽生际,

寂静及流转, 一切皆空寂。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声名等, 一切皆如是。

又说因缘法, 远离于断常,

非自非他作, 众缘之所生。

或以种种门, 开示于苦本;

或以种种义, 称赞佛光明。

以无量言词, 演说寂灭法,

无人无寿者, 无我无众生。

过去无量佛, 亦以不思议,

百千诸偈颂, 演说如是法。

如来所演说, 真实功德法,

无说无说者, 所说法亦无。

佛说最胜法, 觉悟于群生,

诸天及夜叉, 闻者皆能了。

一切阿修罗, 意乐已清净;

无量诸人众, 疑网悉皆除。

了知贪自性, 灭坏瞋与痴,

爱慢及无明, 谄嫉并戏论,

乃至苦蕴等, 一切皆舍离;

如是诸句义, 究竟悉清净。

如来于一法, 通达种种名,

其数百千万, 乃至不思议。

于无量佛所, 善学如是法,

而于一法中, 演说无穷尽。

如来善了达, 种种诸法门,

亦能分别知, 名句上中下。

修学于一切, 种种异言词,

善巧而宣说, 微妙第一义。

如是清净音, 因缘和合起,

亦不依喉舌, 乃至于身心。

其地六种动, 十方众咸集,

合掌瞻仰佛, 愿为除众疑。

如来善了知, 眼尽生边际,

自性常空寂, 无去亦无来。

无住无处所, 深入于实际,

佛眼无障碍, 是故我今问。

如来善了知, 眼性前后际,

尽无尽流转, 自性常空寂。

开示诸法义, 令世间欢喜,

牟尼美妙音, 何缘现微笑?

佛知前后际, 眼性常空寂,

离分别言词, 何缘现微笑?

佛知眼无量, 种种言宣说,

本性常空寂, 何缘现微笑?

佛知尽生边, 眼性常空寂,

舍离诸烦恼, 证佛菩提智,

具足胜名闻, 何缘现微笑?

如来久修学, 演说不思议,

了达眼性空, 离垢常清净,

无量诸心行, 一念皆了知,

光明照世间, 为是何瑞相?

大仙等正觉, 最胜两足尊,

烦恼悉已除, 其心常寂静,

如来殊胜智, 深达眼尽边,

复以何因缘, 而今现微笑?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声名等, 一切皆如是。

佛知眼无我, 亦达耳无常,

及了鼻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舌无我, 亦达身无常,

及了心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色无我, 亦达声无常,

及了香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味无我, 亦达触无常,

及了法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地无我, 亦达水无常,

及了火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风无我, 亦达性无常,

及了事性空, 何缘现微笑?

知世间无我, 亦达苦无常,

及了蕴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界无我, 亦达世无常,

及了生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声无我, 亦达名无常,

及了道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智无我, 了寂静无常,

及众生性空, 何缘现微笑?

佛知性无性, 亦知我非我,

及了意乐空, 何缘现微笑?

观生死无我, 亦达常无常,

及了涅槃空, 何缘现微笑?

如来心解脱, 名闻满三界,

帝释与人王, 龙神咸供养。

如来善了知, 眼尽生边际,

乃至于寂静, 何缘现微笑?

无量诸佛子, 俱集于众会,

从佛口所生, 从法变化生,

皆来佛前住, 合掌而尊重,

为于彼众故, 问此光因缘。

如来善了知, 眼性空无我,

超过于一切, 在家修学者。

佛以平等智, 了法无差别,

如来意乐知, 非是神通见。

佛知眼无我, 性空无去来,

清净智无边, 何缘现微笑?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二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三

如来已尽于生际, 大悲普覆诸世间,

法王最胜人中尊, 愿说何缘现微笑?

无量无边大菩萨, 并余威德诸天众,

悉于空中持妙盖, 而此大地皆振动。

谁于往昔如来所, 长夜修行诸善法?

平等悦意大悲尊, 愿说何缘现微笑?

谁于往昔供诸佛, 得闻此法生欢喜?

导师最胜人中尊, 愿说何缘现微笑?

世尊音声悦众意, 犹如雁王声美妙,

自然无量音和雅, 愿说何故放斯光?

无量俱胝讽颂言, 劝赞悦可相应语,

拘抧罗声殊胜类, 愿说何故放斯光?

雷鼓深远说法声, 普闻无边千亿界,

慈心粗言或软语, 何故现斯金色光?

了生无生尽无尽, 知眼性离无来去,

为世照明甘露灭, 何故现斯金色光?

知眼起作常空寂, 无去无来无住处,

犹如阳焰水泡沫, 示现微笑何因缘?

如是耳鼻舌身意, 色声香味并触法,

乃至音声及名等, 当知一切亦复然。

金刚常身不坏身, 具足百千殊胜相,

体无机关而运动, 愿说微笑何因缘?

髀膊佣满足跟长, 腹相不现如师子,

脐深妙好腰圆满, 愿说微笑何因缘?

金色净身离尘垢, 一一众毛绀青色,

右旋上靡香芬馥, 愿说微笑何因缘?

妙身圆满常安住, 犹如尼拘陀树王,

一切功德以庄严, 音声悦众令欣乐。

修臂佣圆肩妙好, 项约圆满螺文现,

游步无边百千刹, 示诸众生邪正道。

齿白无垢如珂雪, 舌相广长周覆面,

师子颊辅鼻修直, 皆从方便净心生。

优钵罗香从口出, 栴檀香气遍于身,

已于往昔广修慈, 清净意乐常相续。

如来足下善安平, 随所履地无窊曲,

犹如师子象王步, 超过一切诸世间。

千辐轮相妙端严, 殊胜光文常炳著,

所行善利诸群品, 见者皆生净信心。

一指能出百千光, 普照无边诸佛刹,

往昔勤修众善行, 获此种种相庄严。

成就色身无等伦, 面相端严最殊胜,

神变利益诸世间, 愿说何缘现微笑?

膊佣平正如鹿王, 身不低屈犹师子,

出与为世作灯明, 愿说何缘现微笑?

马王隐相无尘染, 掌中平满手过膝,

希有最胜人师子, 愿说微笑何因缘?

从身出现无边光, 妙色寂静而恒照,

其心清净常相续, 演说无边诸契经。

非彼安住断常人, 所能净修如是法,

若能舍离诸边见, 速成如来清净身。

天鼓云雷声远震, 迦兰陀鸿响清彻,

天乐音声千万种, 愿说何故现斯光?

导师一音演说法, 令诸毁戒断相续,

如来所说妙言音, 皆是甚深希有法!

牛王眉间白毫相, 遍至百千诸佛刹,

妙眼犹如绀青色, 顶相空天无能见。

齿白齐密具四十, 犹如清净颇胝宝,

皆从无量善业生, 愿说何缘现微笑?

如来圆满功德身, 成就无边微妙色,

出现希有净光明, 愿说何缘现微笑?

大悲最胜两足尊, 了达众生心志乐,

已得无碍妙辩才, 愿说何缘现微笑?

如来已到于彼岸, 具足三明及六通,

示现无边清净光, 愿说何缘现微笑?

佛于往昔无量劫, 供养百千诸世尊,

如是因果不败亡, 愿说何缘现微笑?

佛于往昔无量劫, 安住微妙诸等持,

知眼生边及尽边, 愿说何缘现微笑?

过去未来现在世, 导师于彼悉能了,

净智无碍不思议, 愿说何缘现微笑?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以金色手摩月光顶,而说偈言:

童子谛听, 吾今付汝: 此菩提法, 出现光经,

于后恶世, 法欲灭时, 当为众生, 开示演说。

我以佛眼, 见未来世, 于是微妙, 甚深经典,

若乐不乐, 皆悉了知。 若有众生, 志求佛道,

常念诸佛, 当授此经。

若坏净信, 乐于愦闹, 长夜惛睡, 不乐斯经;

于我法中, 虽得出家, 于涅槃法, 不生欣乐。

如是痴人, 虚食信施, 闻有为法, 多诸过患,

犹著世间, 不生惊怖。 如是痴人, 智者呵责,

虽服法衣, 而无智慧; 牟尼诸说, 真实之言,

无智若闻, 不能信受。 如是愚人, 勿与同止。

若有得闻, 此殊胜法, 不生欢喜, 爱乐之心;

如是等人, 我所呵责, 虽得人身, 则为空过。

若有得闻, 此甚深法, 能生欢喜, 爱乐之心;

是人已曾, 值遇诸佛, 决定当得, 无上菩提。

若人愚痴, 恶见所害, 断于慧命, 远离菩提;

是故应当, 舍恶知识, 亲近恭敬, 明慧之人。

一切世间, 无量过患, 众生常没, 三恶趣中;

皆从痴恶, 因缘所起, 随惑流转, 不得自在。

弃舍正法, 行于非法, 是故当离, 愚小之人。

犹如御者, 自折其轴; 既作恶业, 生地狱中。

口出恶言, 恒自伤害; 如持利斧, 自伐其身。

不知诸法, 因缘所造, 随业受报, 无能救者。

亲近世仙, 以为善友, 而便自谓, 修习于空,

已证无为, 生断灭见; 如身器破, 心亦随灭。

多所乐说, 绮饰言辞, 于此味著, 终无义利。

虽为毒蛇, 之所螫害, 终不令人, 堕于恶趣;

愚者说法, 坏人善根, 令无量众, 堕于地狱。

汝等大众, 应当观察, 如是童子, 今在我前,

往昔已曾, 供养无量, 恒河沙数, 诸佛世尊。

坚固修行, 求无上智; 心不依止, 一切诸有;

知眼生边, 毕竟清净; 离诸戏论, 无所染著;

为欲利益, 无量众生, 演说无上, 现光经典。

愚人不能, 修学是法, 于修行者, 见其过失;

是故应舍, 愚痴之人, 不应亲近, 修学是法。

愚痴之人, 乐于诤论, 不能勤修, 无诤论行;

彼诸人等, 无如理心, 是故不应, 恭敬称赞。

愚痴之人, 懈怠懒惰; 常行不善, 身语意业;

无有净戒, 智慧多闻; 常思欲境, 乐于愦闹。

汝等应观, 如是愚人, 种族及身, 皆悉鄙恶;

瞋恚佷戾, 形貌丑陋; 设生善处, 身常下劣;

执著我相, 迷于真理; 无有智慧, 分别语言;

闻性空法, 不生爱乐。

如来世尊, 久已远离, 一切世间, 语言戏论。

凡夫于此, 深生染著, 尽其寿命, 不能了知。

虽赞持戒, 不修梵行; 口说于法, 身行非法;

自说是律, 常行非律。

佛教弟子, 著坏色衣。 破戒之人, 而披此服,

增长憍慢, 放逸之心; 所食信施, 如吞猛火。

既舍居家, 无五欲乐; 又于佛法, 无胜妙乐。

乐于杂行, 不离二边; 所有意乐, 皆不清净。

如是愚人, 处在大众; 犹如野干, 入师子群。

虽说如是, 寂静之法; 不能了知, 真实空义。

为众称赞, 生贡高心; 不念大师, 惭愧谦下。

受不净物, 如得摩尼, 欢喜执持, 心无暂舍。

是辈下劣, 虽复出家, 守护威仪, 执持衣钵,

但有形像, 无实智慧。 虽复剃发, 不舍恶心;

堕于倒见, 非沙门法。 退失寂静, 涅槃之道;

亦无沙门, 所证之果。 无明烦恼, 不灭微尘;

游行聚落, 自称寂静。 愚人无智, 不知正趣;

心所乐欲, 皆为不善。 因利养故, 住阿兰若;

不为修习, 涅槃之因。 惛沉喜睡, 但念安身;

常乐修行, 如是等事。 虽住兰若, 经历多年,

以倒见故, 失涅槃道; 终不能得, 沙门道果。

毁破正见, 违犯禁戒; 爱好衣服, 庄严其身;

于诸欲乐, 常生爱染。 若入城邑, 现憍慢相,

放纵身业, 不住威仪。 或入城邑, 游行自说:

‘彼阿兰若, 山窟之中, 汝等当知, 是我所住。’

徐行低视, 进止安庠, 发言诡异, 现罗汉相,

令白衣众, 咸相谓言:‘兰若比丘, 是真圣者。’

或复在彼, 阿兰若处, 见有人来, 即便指示:

‘我于是处, 昼夜经行。’或施软草, 宴坐之所。

或入聚落, 诣白衣家, 诈现殷勤, 问讯安隐,

说于世俗, 王贼之事。 或以染心, 于女人前,

种种方便, 自赞其德:‘我能为世, 作大福田;

我舍王位, 出家修道, 宫人婇女, 皆悉生天。’

彼人闻已, 益加恭敬, 衣服饮食, 种种供养:

‘大德哀愍, 数来我所!’贪著美味, 不知过患;

为魔得便, 如龟堕网。 于兰若众, 矜高利养;

轻毁诽谤, 精进比丘。 心迷名利, 转生贪著,

为活命故, 常行欺诳, 增长身语, 不善之业。

若有施主, 净心供养, 由懈怠故, 损减其福。

如是愚人, 常生恶欲, 于此空法, 无顺忍心。

若于我法中, 能离如是过,

勤修不放逸, 得此法非难。

于利与非利, 称讥苦乐等,

世法不能动, 得此法非难。

观身不净想, 诸蕴疮疣想,

受食涂疮想, 得此法非难。

虽受好衣服, 亦不生憍慢,

为遮惭耻故, 得此法非难。

不矜持色力, 于食无贪著,

为存寿命故, 得此法非难。

了知诸有空, 于欲无取舍,

常修空寂行, 得此法非难。

去一由旬山, 独坐修禅定,

观有为无我, 得此法非难。

观眼尽生边, 及眼流转相,

勤修眼净道, 得此法非难。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如是未来世, 无量诸比丘,

精勤懈怠者, 一切皆应了。

彼遇善恶友, 修习不修习,

生信及不信, 一切皆应了。

彼遇善恶友, 于诸根尽道,

修习不修习, 一切皆应了。

若爱乐菩提, 或一二三月,

后时还退失, 一切皆应了。

若人闻此法, 能生爱乐心,

设令时退失, 还得于净信。

若人闻此法, 不能离放逸,

便生是念言, 此经非佛说。

若人闻此法, 为魔所摄持,

初虽起信心, 后则还弃舍。

于法无欣乐, 虚空求名利,

游行于聚落, 赞说陀罗尼。

三昧总持光, 彼实不能了,

缠缚于五欲, 贪求诸世业。

以分别言说, 诽谤修空者,

无有念慧心, 尽寿为空过。

愚人舍空法, 是则为破戒,

当堕阿鼻狱, 终不得生天。

若于一刹那, 造立于千塔,

不如闻是经, 受持四句偈。

以百千华鬘, 供养于佛塔,

不如闻是经, 思惟四句偈。

若人造宝塔, 其数如恒沙,

不如刹那顷, 思惟于此经。

于百亿佛刹, 散华以供养,

不如刹那顷, 思惟于此经。

袈裟百万亿, 奉施于诸佛,

不如刹那顷, 思惟于此经。

佛眼胜清净, 无所不知见,

若爱乐此经, 当得如来眼。

过去无数劫, 有佛名燃灯,

我为摩纳仙, 持华来供养。

便记我成佛, 号释迦牟尼,

当坐于道场, 演说此经典。

汝时为童子, 闻我得受记,

欢喜生净心, 合掌而发愿:

‘若摩纳成佛, 我当助宣化,

乃至灭度后, 护持于法藏。’

如彼燃灯佛, 所说现光经,

摩纳与童子, 尔时俱听受。

我曾于往昔, 以优钵罗华,

供养于彼佛, 汝时在此会。

即发如是愿, 于我末法中,

受持此经典, 广宣说流布。

若有闻是法, 心不生瞋恚,

能受持读诵, 是名善丈夫。

汝当于后世, 持此难闻法,

广为诸众生, 分别其义趣。

我亦于过去, 正法欲灭时,

持此现光经, 广为众生说。

愚人不勤修, 于此生诽谤,

我虽闻此言, 亦不生瞋恚。

我常修忍力, 饶益诸世间,

由忍力成就, 相好庄严身。

童子汝当观, 佛身妙圆满,

金色最清净, 皆从忍力生。

我足指按地, 震动无边刹,

众生不颠坠, 皆从忍力生。

我从一毛孔, 出百千光明,

清净照一切, 皆由胜忍力。

罗刹甚可畏, 吸人精气者,

常慈心敬我, 皆由胜忍力。

我所有眷属, 善能调伏心,

尊重于如来, 皆由胜忍力。

百千诸音乐, 遍于大众中,

称赞佛功德, 皆由胜忍力。

百千诸龙王, 瞋毒甚可畏,

见佛生欢喜, 皆由胜忍力。

罗叉夜叉等, 持百千华鬘,

悉来供养我, 皆由胜忍力。

无量百千刹, 现在诸如来,

称赞我功德, 皆由胜忍力。

八千鸠槃荼, 及阿吒嚩迦,

散华供养我, 皆由胜忍力。

六十百俱胝, 诸夜叉王等,

悉来供养我, 皆由胜忍力。

复有千龙王, 摩那娑伽等,

赤真珠奉我, 皆由胜忍力。

百千兜牟卢, 及与尸弃毗,

音乐供养我, 皆由胜忍力。

百千鸠槃荼, 毗卢释迦等,

香华供养我, 皆由胜忍力,

持大地龙王, 示现于半身,

合掌恭敬我, 皆由胜忍力。

有百千俱胝, 无身罗怙等,

净心供养我, 皆由胜忍力。

童子汝当观, 如来光所照,

离苦得安乐, 皆由胜忍力。

百千三暮多, 风天遍虚空,

雨香供养我, 皆由胜忍力。

百千诸天众, 散天华供养,

悉舍诸爱著, 亲近于如来。

汝观佛神通, 所说施戒声,

周闻于一切, 皆由胜忍力。

演说蕴界声, 及四谛音声,

周闻于一切, 皆由胜忍力。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尽边寂静, 生边亦复然。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从因缘生, 无来亦无去。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观察寂静, 诸佛由是生。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尽边寂静, 诸佛由是生。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边际寂静, 诸佛由是生。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生边寂静, 诸佛由是生。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流转寂静, 诸佛由是生。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无生寂静, 诸佛由是生。

由我神通力, 闻空中演说,

眼寂灭寂静, 诸佛由是生。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贪瞋痴忿覆, 嫉妒及谄诳,

贡高憍慢等, 广说亦复然。

尔时,月光童子闻说如是最胜之法,欢喜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于明日欲请如来并诸大众,唯愿哀愍而受我食。

尔时,世尊知彼童子意乐清净,亦知饶益无量众生,起大慈心,默然受请。是时,童子即从坐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欢喜还家。与其眷属及诸天、龙、夜叉、罗刹、鸠槃荼等,皆共严饰王舍大城,于四衢道张施彩幔。其幔高广普覆一切,金绳交络,珠缨垂布,师子幡带,金药钩鬘,百千万种而校饰之。复有宝华其色殊特,丛厕错糅以为华鬘,薝葡迦华鬘、目真邻陀华鬘,如是种种无量无数。于宝帐间周匝垂下,普遍大会一切庄严。又于其下敷诸床座,烧众宝香、毕力迦香、都摩遮香、栴檀郁金清净悦意,如是种种和合妙香而为供养。复以香水遍洒街道,杂华覆地处处充满。

尔时,诸天童女、阿修罗女、摩睺罗女,其数无量心生欢喜,为欲成就菩提因故,俱来严饰最胜大城。月光童子知是城中普遍严净,食时已到,前白佛言:愿为利益诸众生故,入是城。

尔时,如来与其大众前入城门。当下足时,城中大地普皆震动,周遍十方百千亿刹悉亦震动。于是时中,盲者能视,苦者得乐,聋者能听,色下劣者得妙好色,无财物者而得财物,无子得子,无衣得衣,无金宝者得诸金宝,无亲属者得诸亲属。若乏一切严身具者,普皆令得严身之具。复有诸鸟,拘抧罗鸟、鹦鹉、孔雀、舍利迦罗,是诸众鸟见如来已,生欢喜心出胜妙音,闻是音者能令意悦。如来复以神通之力,化作无量薝葡迦树,百千众生持彼净华并余妙香,散佛供养。复有百千阿修罗女、摩醯首罗,持赤真珠及栴檀末,于如来上欢喜奉散。阿修罗众及余诸天,执持宝盖,皆是黄金白银之所校饰,于虚空中覆如来上。世尊复以神变之力,化作无量栴檀香树、百千金刚树,宝器、衣服,如是等树无量无边,珍宝庄严,华叶繁茂,一切众生福德之果而共成熟。微风吹动最胜妙香,流溢普遍无量佛土,百千众生俱持散佛。如是无量情与非情,皆是如来神通道力之所变化。若有希求以神变故,随彼意乐悉令充足。佛入城时,一切大众于虚空中闻殊妙声,其声演畅不可思议,亦复不知彼从何出,以百千颂宣说诸法: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了贪尽边常空寂, 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了贪生边常空寂, 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了贪边际常空寂, 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了贪寂静常空寂, 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了贪流转常空寂, 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了贪无有常空寂, 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了贪无生常空寂, 证其实性得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了贪寂灭常空寂, 证其实性得菩提。

瞋痴忿覆并嫉诳, 谄曲贡高憍慢忧,

苦集灭道及有情, 童男童女并妇女,

丈夫养育兼六根, 六尘四大性事物,

世间苦蕴界世生, 音声名等亦如是。

法王演说微妙音, 一切众生悉欢喜,

诸天世人共闻已, 乐欲住于如来乘。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佛于施力深爱乐, 由施力故证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佛于净戒深爱乐, 由净戒力证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佛于忍辱深爱乐, 由忍辱力证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佛于精进深爱乐, 由精进力证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佛于禅定深爱乐, 由禅定力证菩提。

尔时世尊方入城, 空中有声如是说,

佛于智慧深爱乐, 由智慧力证菩提。

神通福德智住力, 方便色力名称力,

业因缘友净信闻, 施相应力寂静力,

调伏实际谛善力, 所畏欢喜利爱乐,

慈悲喜舍忍无恼, 空无相等亦如是。

十力圣主天中尊, 功德名闻无等量,

当入胜城初下足, 广为饶益诸众生。

昔于三有修净业, 增长诸天众善行,

一切世间普宗仰, 闻我此说咸欢喜。

如来入城当下足, 城邑大地皆震动,

咸睹世尊清净光, 靡不渴仰生欣跃。

世尊入城广饶益, 人天大众心欢喜,

地及空行三有中, 皆叹如来善安乐。

世尊足轮初按地, 净光普照未曾有,

善马城中出妙声, 众鸟于空亦欢喜。

复有清净女人众, 手足环钏及璎鬘,

如是种种宝庄严, 不击自生微妙响。

各各互来相庆美, 同声共叹胜吉祥,

聋盲残缺得诸根, 皆是如来殊胜果。

世尊入城咸庆悦, 天人散华以供养,

普遍空中出妙声, 无量诸天大欢喜。

复有失念诸众生, 狂乱已除相庆慰,

女人怀妊生忧惧, 蒙光离苦得安乐。

或有惭愧诸男女, 为说离于垢染法,

皆生欢喜清净心, 顶礼最胜牟尼足。

或求如来无上道, 或求菩萨声闻乘,

犹入最胜栴檀城, 瞻仰尊容自欣庆。

佛慧善了于他行, 随顺世间作饶益,

殊胜法财与菩萨, 上妙珍宝施众生。

世尊当入城, 空中如是说,

若爱眼尽边, 于佛能尊重。

世尊当入城, 空中如是说,

若爱眼尽边, 于佛生净信。

若爱眼尽边, 得佛不坏信,

于净信相续, 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 得法不坏信,

于净信相续, 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 得僧不坏信,

于净信相续, 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 得戒无取著,

于净戒相续, 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 离恶趣贪欲,

舍离贪相续, 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 离恶趣瞋恚,

舍离瞋相续, 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 离恶趣愚痴,

舍离痴相续, 由观眼尽边。

若爱眼尽边, 则住菩提智,

菩提智相续, 由观眼尽边。

乃至眼生边, 边际及流转,

寂静并无有, 无生将寂灭,

如是等诸门, 皆同眼尽说。

若爱眼尽边, 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 即得佛神通。

若爱眼生边, 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 即得佛神通。

若爱眼边际, 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 即得佛神通。

若爱眼流转, 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 即得佛神通。

若爱眼寂静, 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 即得佛神通。

若爱眼无生, 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 即得佛神通。

若爱眼无有, 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 即得佛神通。

若爱眼寂灭, 彼常无疑惑,

以无疑惑故, 即得佛神通。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知眼生无边, 发起无边智,

以智无边故, 说此法亦然。

知眼尽无边, 于眼无障碍,

以无障碍故, 得佛无碍智。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世尊入城时, 百千众生类,

闻空声说法, 于佛德无疑。

或虽起贪欲, 于佛智不坏,

或有起贪欲, 退失佛功德。

或虽起贪欲, 而求无上智,

勤修不共法, 不乐声闻乘。

愚人修习禅, 乐于禅定乐,

便起增上慢, 谓得沙门果。

愚人修习禅, 无眼尽边智,

设于百千劫, 彼终无解脱。

一切受生者, 于中皆染著,

若了生性空, 所见常清净。

若复修四禅, 无眼尽边智,

设经百千劫, 于禅不清净。

若证于等引, 无证尽边智,

不知证尽故, 常行于证漏。

若执著于想, 无想尽边智,

不知想尽故, 常行于想漏。

若乐著世间, 无世尽边智,

不知世尽故, 常行于世漏。

若住有漏心, 无心尽边智,

不知心尽故, 常行于心漏。

若住有漏法, 无法尽边智,

不知法尽故, 常行于法漏。

若具头陀法, 无眼尽边智,

不知眼尽故, 非实头陀者。

虽著坏色衣, 无眼尽边智,

不知眼尽故, 非实应法服。

虽生贵族家, 无眼尽边智,

不知眼尽故, 彼非家清净。

虽多畜眷属, 无眼尽边智,

速堕恶趣中, 眷属无能救。

虽善声明论, 无眼尽边智,

不知眼尽边, 非达声明者。

虽善诸工巧, 无眼尽边智,

不知眼尽故, 彼非工巧者。

虽于多问难, 一字广分别,

无眼尽边智, 彼非随义说。

虽学智者说, 不知密非密,

无眼尽边智, 于法无所得。

虽了种种言, 世论及诸法,

无眼尽边智, 如坠险攀藤。

虽善于声明, 推步吉凶相,

及文字音韵, 读诵皆穷了,

不知眼尽边, 彼等终无智。

虽明女人相, 邪语令迷惑,

按摩蠲劳法, 秘密之幻术,

不知眼尽边, 彼等终无智。

虽演说百宗, 一字无遗失,

不知眼尽边, 所说终无义。

如是眼生边, 边际与流转,

乃至于寂灭, 当知亦复然。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虽读诵声论, 而悉了其义,

不知眼尽边, 彼终为下劣。

虽诵四围陀, 及咒皆通利,

不知眼尽边, 彼终为下劣。

如是眼生边, 边际与流转,

乃至于寂静, 当知亦复然。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三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四

世尊入城时, 无量诸众生,

闻空中所说, 得眼尽边智。

世尊入城时, 无量诸众生,

闻空中所说, 了知眼自性,

毕竟空无我, 皆获眼清净。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贪瞋痴忿慢, 悭嫉诳贡高,

乃至于放逸, 当知亦复然。

世尊入城时, 无量众生类,

于上虚空中, 闻佛种种名:

或闻灭坏贪, 无有等比名;

或闻灭坏瞋, 利益世间名;

或闻了愚痴, 摧伏憍慢名;

或闻示世间, 寂静导师名;

或闻现智慧, 利益世间名;

或闻现方便, 饶益众生名;

或闻降伏魔, 无有怼恨名;

或闻以教法, 示现解脱名;

或闻广度脱, 诸苦众生名;

或闻人中尊, 运济世间名;

闻是诸名已, 皆得眼清净。

虚空及海水, 乃至于须弥,

一切皆可量, 佛智无穷尽。

若于眼尽得决定, 成就法身不为难,

若能成就胜法身, 当获无边总持智。

若获无边总持智, 彼悟无量诸契经,

若悟无量诸契经, 于佛神通不难得。

若于眼生得决定, 成就法身不为难,

若能成就胜法身, 当获无边总持智。

若获无边总持智, 彼悟无量诸契经,

若悟无量诸契经, 于佛神通不难得。

如是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并触法,

乃至音声及名等, 当知一切亦复然。

尔时大地皆震动, 大海诸山亦如是,

阿修罗众及诸天, 一切皆悉生欢喜。

魔及魔军摧谄曲, 咸求成就佛庄严,

诸天各处妙宫殿, 净心欢喜相庆言:

导师今已出世间, 为利一切人天众!

地居天众在本宫, 亦以净心相庆慰:

善哉导师今出现, 普为世间安乐因!

空行天众闻是言, 咸皆欢喜生净信,

以悦意声称叹佛: 导师出现利世间!

四王天众闻是言, 咸皆欢喜生净信,

以殊胜音称叹佛: 导师出现利世间!

忉利天众闻是言, 咸皆欢喜生净信,

以殊胜音称叹佛: 导师出现利世间!

夜摩天众闻是言, 咸皆欢喜生净信,

以殊胜音称叹佛: 导师出现利世间!

我等当发菩提心, 志求如来无上智,

依止天人最胜尊, 度脱一切众生类。

兜率天众闻是言, 咸皆欢喜生净信,

以殊胜音称叹佛: 导师出现利世间!

如来往昔俱胝劫, 修习无边殊胜行,

示苦众生安隐道, 令超生死证涅槃。

化乐天众闻是言, 咸皆欢喜生净信,

以殊胜音称叹佛: 导师出现利世间!

他化天众闻是言, 咸皆欢喜生净信,

以微妙声称赞佛: 导师出现利世间!

如来已度于生死, 降伏众魔并外道,

成就无上佛菩提, 拯济群生登彼岸。

诸梵天众闻是言, 咸皆欢喜生净信,

以微妙声称赞佛: 导师出现利世间!

如是展转声递闻, 诸梵眷属皆欣庆:

导师出现利世间! 魔军怖畏怀忧戚。

上至有顶诸天众, 闻佛出现利世间,

如是展转声遍闻, 修罗损减天增长。

恶魔宫殿悉空虚, 诸天眷属皆充满,

以无畏力降邪众, 速成最胜大菩提。

如是刹那天遍知, 世尊出现利群品,

善哉世间开导者, 以清净眼施众生。

世尊入城时, 贪欲逼恼者,

闻说不净观, 贪欲灭无余。

世尊入城时, 瞋恚逼恼者,

闻说慈悲法, 瞋恚灭无余。

世尊入城时, 愚痴逼恼者,

闻说智慧法, 愚痴灭无余。

世尊入城时, 憍慢逼恼者,

闻说离慢法, 憍慢灭无余。

世尊入城时, 嫉妒逼恼者,

闻说离嫉法, 嫉妒灭无余。

世尊入城时, 忿怒逼恼者,

闻说离忿法, 忿怒灭无余。

世尊入城时, 悭吝逼恼者,

闻说离悭法, 悭吝灭无余。

若修调伏行, 闻此无边法,

便入多闻海, 成就总持门。

又闻空中说, 以华供养佛,

成就胜功德, 大悲神变说。

又闻空中说, 赞叹如来身,

生处及种族, 言音悉殊胜。

如彼众生趣, 神通随类说,

眼耳鼻舌身, 若色若声等,

屈伸或俯仰, 所现皆殊胜。

如来超世间, 而作世灯炬,

示现诸色像, 皆佛神通力。

凡夫乐著色, 为现种种身,

随彼众生类, 说色无坚固。

若人多执著, 如来现神力,

随彼器非器, 为说相违法。

众生无量世, 未曾供养佛,

刚强难调伏, 为说于地狱。

若人迷业道, 依见乐戏论,

世尊令彼闻, 息见戏论声。

又闻空中说, 眼性决定空,

无来亦无去, 无相无所有。

又百千众生, 闻空中演说,

肉眼及慧眼, 乃至于法眼。

世尊神变力, 闻说戒定声,

智慧及解脱, 解脱知见声。

众生若干种, 如应现神变,

以随类言音, 演说真实法。

若有诸众生, 乐修施戒忍,

神通随类说, 施戒忍辱声。

世尊神变力, 随众生根性,

皆为广分别, 令受持演说。

世尊神变力, 闻说蕴界处,

缚解若远近, 地位差别相。

又闻说诸地, 无量智光明,

亦闻烦恼习, 有离有非离。

世尊神变力, 闻说人天性,

由业果不同, 受生有差别。

或于女人众, 化女庄严身,

空声说厌离, 闻者除贪欲。

若于舍利子, 深心有净信,

大悲随应现, 为说无上法。

拘律陀迦叶, 劫宾那难陀,

摩诃迦叶波, 及憍陈如等,

随彼所爱乐, 闻说声闻法。

天及阿修罗, 及诸夜叉众,

毗娄迦眷属, 无量鸠槃荼,

以佛神力闻, 陀罗弭拏咒:

一致徙(一) 毕致徙(二) 瑿啰(上)苏(上)瑿啰(三) 污(上)囊徙(四) 曼(去)囊(上)徙(五) 污企(上六) 阿怒企(上七) 阿乞差罗忙囊夷(八) 陀啰尼你瑟咤你名(上九) 多迦你(十) 伊(上)名满多啰(十一) 你呵(上引)啰(十二) 阿不唎步底(十三) 你啰阿去察啰(十四) 微耶乞里夜帝(十五) 阿去察啰缚啰耳帝(十六) 迦(上)啰嚩呬(去)宁(十七) 萨攘微蛇呢底攘曩(十八) 钵啰舍萨帝舍萨多(十九) 钵啰舍萨多(二十) 多啰孽多部名(上二十一) 暗嚩啰暗嚩啰(二十二) 丽罗嚩曩室者(二十三) 质多微嚩耳多(二十四) 质多阿难(上)多(二十五) 乌闭啰呵嚩耳多部名(上二十六) 囊南(上二十七) 迦(上)尼(上)阿迦(上)尼(上)微嚩耳多(二十八) 室丽瑟咤(二十九) 阿么罗宁么罗(三十) 弗(奔没切)理底曩啰始者(三十一) 呵呵里(三十二) 摩摩(上)里(三十三) 吠啰妮(三十四) 底瑟咤(三十五) 斫芻怩呵啰(三十六) 乌地哩多嚩枳(三十七) 安吒哩(三十八) 句吒哩(三十九) 计都(四十) 苏计都(四十一) 素颇啰妳(四十二) 迦啰妳(四十三) 句素磨(上)你曳(四十四) 迦迦[口+犂](四十五) 郤佉[口+犂](四十六) 呜般罗暮[口+犂](四十七) 底瑟咤呬(四十八) 陀罗尼(四十九) 那伽昵呵啰(五十) 般啰罗也底(五十一) 阿底般啰罗也底(五十二) 頞哆啰般提(五十三) 安多啰多嚩地失遮(五十四) 呵呬哩(五十五) 摩佉里(五十六) 瑿妮三婆(去)[口+犂](五十七) 底瑟咤呬(五十八) 陀罗妮(五十九) 鴆(多霖切)蒲卢若提(六十)

又以毗沙门, 提头赖吒等,

无数殊妙声, 说真实咒法。

如是无量声, 善逝神通说,

神通无有量, 所说亦无边。

或于无佛刹, 游戏神通力,

佛身众围绕, 亦如今所见。

于不思议刹, 现无量变化,

初生行七步, 舍王位出家。

道场成正觉, 思惟所得法,

为众转法轮, 示现入涅槃。

及以神变力, 演说种种法,

令无量众生, 成就殊胜智。

尔时大悲现, 诸梵众围绕,

为说修慈法, 增广于慈心。

尔时大悲现, 诸天众围绕,

为说四摄法, 增广四摄行。

尔时大悲现, 诸龙众围绕,

为说瞋恚过, 令舍瞋恚心。

尔时大悲现, 夜叉众围绕,

为说损害过, 令舍损害心。

尔时大悲现, 修罗众围绕,

为说斗诤过, 称赞修忍心。

尔时大悲现, 迦楼罗围绕,

为说乖违过, 称赞和合心。

尔时大悲现, 乾闼婆围绕,

以无边爱语, 称赞于如来。

尔时大悲现, 摩睺众围绕,

呵毁外道法, 称赞如来教。

尔时大悲现, 鬼神众围绕,

广称赞如来, 希有诸功德。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尽边,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生边,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边际,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流转,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寂静,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无有,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无生,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寂灭,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无我,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说眼无人,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眼无众生,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眼无命者,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令百千众生,

闻眼无养育, 究竟能通达。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呵责于世智, 不令起爱著。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呵责于世利, 赞无为功德。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呵责有漏智, 赞诸无漏慧。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呵责世间禅, 称扬出世定。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呵责有漏戒, 赞无漏学处。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呵责小心过, 称扬大心德。

大悲现神变, 称赞修身戒,

乃至于心慧, 无漏无所依。

大悲现神变, 称赞灭苦道,

乐著戏论人, 诸佛所呵责。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分别眼断过, 开示寂灭相。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盛年少壮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生处憍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种姓憍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受用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自在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于色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女人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衣服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于酒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为王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于戒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大悲现神变, 广为诸众生,

智慧放逸者, 示以无边过。

如是觉神通, 禅巧增上慢,

财说明眷属, 音乐及歌咏,

是名称赞叹, 供养并利养。

美妙诳谄憍, 无惭及无愧,

贡高具足慢, 放逸贪亦然。

大悲现神变, 开示诸众生,

心意下劣者, 为说殊胜想。

大悲现神变, 开示诸众生,

自轻退屈者, 为说精进力。

大悲现神变, 开示诸众生,

贪著财物者, 为说知足法。

又化香宫殿, 及以华宫殿,

皆挟妙楼阁, 化佛于中坐。

又化诸天女, 住薝葡华宫,

皆现于半身, 持华鬘供养。

又化诸天女, 住婆师华宫,

皆现于半身, 持金鬘供养。

又化修罗女, 住摩利华宫,

皆现于半身, 持华鬘供养。

又化诸天女, 住青莲华宫,

皆现于半身, 称赞佛功德。

又化诸梵天, 坐真金宫殿,

而现于全身, 慈声称叹佛。

又化诸天女, 种种庄严身,

环佩牙樘触, 出微妙音声。

说诸有为法, 迁变无坚固,

愚人妄分别, 不能如实知。

如是严具声, 不从身心出,

无去亦无来, 亦无有方所。

乃至于色心, 一切皆如是,

愚者不能思, 于此生疑惑。

如是庄严具, 所出妙音声,

闻于百千刹, 解脱无量众。

汝等当观察, 导师自然智,

无边功德身, 超过爱戏论。

寂静无诸过, 离见治心翳,

相好以庄严, 身意皆清净。

汝观佛入城, 犹如师子步,

鹅王象王行, 满足众生愿。

成就殊胜福, 真实相庄严,

普令诸众生, 瞻仰无厌足。

汝观两足尊, 具大慈心者,

虽以少物施, 获无量功德。

能令诸众生, 于多百千劫,

乃至证涅槃, 果报无穷尽。

汝观两足尊, 成就无漏戒,

令诸众生等, 恭敬而顶礼。

无量诸天众, 各舍其宫殿,

不耽乐游戏, 亲近于导师。

汝观魔及民, 于佛生信乐,

咸持金柄扇, 侍奉于左右。

五百诸魔子, 以天悦意华,

共散于如来, 希求无上慧。

曾于过去佛, 称赞而供养;

今者遇世尊, 各各怀欣庆,

亦以无量辩, 赞叹于如来。

尔时有魔子, 名为舍爱者,

最初称赞佛, 能知眼尽边;

亦了眼生边, 乃至寂灭相;

又知眼尽等, 无边名义句。

以善巧言词, 为众生演说,

而于名义中, 无著无疑惑。

了知无去来, 无取亦无舍,

自性常空寂, 远离于文字;

亦无能受持, 读诵修行者,

往昔诸如来, 已曾广开示。

得以假名字, 而实无所说,

如是自性空, 超过蕴界处,

无妄无真实, 亦无处非处,

乃至言语断, 心行处亦灭。

愚夫著相故, 见佛有入城,

世尊离诸相, 愚人妄分别。

世尊入城时, 若人生欢喜,

是则相分别, 当必怀忧戚。

若离相分别, 则不见入城,

乃至行动相, 得无分别慧。

若以相见佛, 则见有入城,

于生转法轮, 一切皆分别。

若以相见佛, 乃至生欢喜,

彼人住魔行, 魔境常现前。

若以相见佛, 当见于变异,

是人懒忧戚, 智者应怜愍。

于法若见得, 便有失法忧,

于佛若见生, 则有涅槃苦。

若多劫修行, 了知一切相,

不分别入城, 亦无涅槃想。

若了心相空, 则住佛行处,

不分别入城, 亦无涅槃想。

若人如是知, 则见于诸佛,

亦能了性空, 毕竟无生灭。

世尊无量劫, 修习诸苦行,

为证于性空, 愚人不能了。

世尊入城时, 百千众围绕,

人及非人等, 净心而供养。

若于刹那顷, 思惟眼尽边,

了达诸相空, 其福复过彼,

乃至算数分, 皆所不能及。

如是眼生边, 边际与流转,

乃至于寂灭, 当知亦复然。

耳鼻舌身心, 色声香味触,

乃至音声名, 一切皆如是。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以足按地, 普皆震动;

诸山倾靡, 悉向于佛; 人天为法, 咸来恭敬。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天主人王, 阿修罗众,

并诸夜叉, 各舍本城, 来诣佛所, 欢喜供养。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复有无量, 异类诸鸟,

鹦鹉孔雀, 迦陵频伽, 睹佛如来, 殊胜功德,

于虚空中, 欢喜游戏, 皆出种种, 微妙音声。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以佛功德, 威神力故,

能令无量, 百千众生, 盲者能视, 聋者能听;

不完具者, 令得完具; 不安乐者, 令得安乐。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于虚空中, 闻如是说:

若以诸相, 分别如来; 是人不名, 供养于佛;

亦不了知, 眼尽边性。

若离诸相, 植众德本, 则能了知, 眼尽边性;

以能了知, 眼尽边故, 则能了知, 诸佛功德。

于眼尽边, 无有执藏; 于眼生边, 无有依止;

于眼寂静, 无有动念;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于眼生边, 无有分别; 于眼边际, 无有意谓;

于眼灭坏, 无有表示;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于眼无有, 无有染著; 于眼无生, 无有摄受;

于眼寂灭, 无有所执;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知眼尽故, 于根修习; 知眼边故, 于根决定;

知眼生故, 于根自在;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知眼无有, 于色了达; 知眼灭坏, 于法观察;

知眼无生, 于道修习;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尽边故, 于业差别,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业差别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生边故, 于苦差别,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苦差别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灭坏故, 于苦灭坏,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苦灭坏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无有故, 于离诸相,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诸相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如实了知, 眼无生故, 于离习气,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习气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又如实知, 眼无常性, 于离障碍,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障碍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又如实知, 眼无文字, 于佛智力,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佛智力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又如实知, 眼不来性, 于离诸欲,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诸欲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又如实知, 修习禅定, 于离烦恼, 亦能了知;

以能了知, 离烦恼故, 是人则为, 见于如来。

彼人亦能, 成就如是, 眼前际智, 眼无住智,

眼无生智, 佛神通智, 眼下劣智, 眼殊胜智,

智下劣智, 智清净智, 戒清净智, 身律仪智,

声清净智, 语律仪智, 心清净智, 处差别智,

诸心法智, 心过失智, 业清净智, 心律仪智,

智过失智, 声清净智, 蕴差别智, 蕴因缘智,

眼遍知智, 苦出生智, 无漏戒智, 戒因缘智,

苦因缘智, 苦因尽智, 诸有为智, 尽无尽智。

又如实知, 十二因缘, 有所行智, 无所行智,

有相无相, 有为无为, 建立摄受, 自他心智。

又如实知, 眼尽生边, 边际寂静, 乃至流转,

无有无生, 寂灭之性。 令诸众生, 得清净智,

诸势力智, 精进之智。

又如实知, 一异门智, 一切众生, 意乐之智。

又如实知, 一切众生, 殊胜意乐, 心清净智,

业异熟智, 诸根界智, 心变异智, 慧解脱智,

遍解脱智, 胜辩才智。

又如实知, 诸恶众生, 不乐法者, 令渴仰智。

又如实知, 于诸理趣, 知时修习, 无懈怠智。

又如实知, 神通之力, 分析诸法, 无障碍智。

又如实知, 于广大义, 及以言教, 随解了智。

又如实知, 善友同处, 衣服饮食, 节量之智。

又如实知, 于诸无作, 陀罗尼法, 勤修习智。

又如实知, 身心无过, 远离增减, 求无上智。

又如实知, 神通威力, 于虚空中, 现变化身,

成就无量, 百千众生, 皆令欢喜, 发净信智;

于诸如来, 乐尊重智; 于离欲法, 乐修习智;

于诸圣众, 乐供养智; 于大菩提, 乐回向智;

于陀罗尼, 乐演说智; 于诸意乐, 善观察智;

于圣者定, 善了知智; 于诸护念, 能决定智;

于无边心, 善趣入智; 于无边颂, 能演说智;

于诸欲结, 能觉悟智; 于下劣趣, 不堕落智,

于恶知识, 应舍离智; 于善知识, 能亲近智;

于诸问答, 能决择智; 于处非处, 能解了智;

于地非地, 能了知智; 于上中下, 能分别智。

有为之智, 无为之智, 事物之智, 非事物智,

摄受之智, 非摄受智, 修习之智, 非修习智,

眼非眼智, 眼共相智, 眼差别智, 眼自性智;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若人思惟, 眼因缘性, 真实空寂, 毕竟无我;

是人则能, 成就如是, 真实决定, 心三摩地。

若人思惟, 眼因缘起, 决定了知, 眼无常相;

是人则能, 如实了知, 眼及因缘, 毕竟无有。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以足按地, 现希有事;

我今略说, 少分功德, 普令众生, 闻者欢喜。

天人导师, 从一毛孔, 出现无量, 百千光明;

一一光明, 遍无量刹, 为诸众生, 而作佛事。

若人往昔, 供养诸佛, 长夜修行, 布施持戒;

彼人得闻, 如是所说, 神变之事, 欢喜爱乐。

若能了知, 诸佛神变, 非诸声闻, 所行境界;

彼人得闻, 如是神变, 当生信解, 发希有心。

天人导师, 不思议力, 现如是等, 种种神变;

能令无量, 百千众生, 于诸如来, 亲近供养。

天人导师, 不思议力, 演说无量, 百千契经;

令诸众生, 闻其所说, 皆能信受, 心生欢喜。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以神通力, 于虚空中,

作如是说: 知眼尽边, 乃至寂灭, 眼性所因,

无去无来, 毕竟空寂;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于虚空中, 出微妙声,

称赞如来, 种种名号, 令诸大众, 生信解心。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伏, 魔军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降伏, 一切邪众。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贪欲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舍离, 一切贪欲。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瞋恚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舍离, 一切瞋恚。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愚痴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舍离, 一切愚痴。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憍慢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摧灭, 一切憍慢。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忿恚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舍离, 一切忿恚。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嫉妒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舍离, 一切嫉妒。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虚诳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舍离, 一切虚诳。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诸见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舍离, 一切诸见。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摧灭, 戏论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舍离, 一切戏论。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正法, 清净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解了, 清净之法。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通达, 诸业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解了, 一切诸业。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具足, 神通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成就, 威德神通。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具足, 诸度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成就, 六波罗蜜。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了达, 诸行法王;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了达, 一切诸行。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生清净, 光明总持;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成就, 殊胜受生。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色清净, 光明总持;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成就, 殊胜妙色。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身清净, 光明总持;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成就, 殊胜色身。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性清净, 光明总持;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成就, 殊胜种族。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名称, 光明总持;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成就, 广大名称。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布施, 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 智慧总持; 若有得闻, 如是名者,

则能成就, 布施持戒, 乃至智慧, 陀罗尼门。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成就, 空性法王;

若有能持, 如是名者, 则能演说, 诸法空义。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为成就, 无我法王;

若有能持, 如是名者, 则能演说, 无生灭义。

今现在世, 人中师子, 名眼清净, 总持法王;

若有能持, 如是名者, 则能演说, 眼尽边义。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并华鬘香,

灯伞衣服, 悉皆如是。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四 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五

尔时世尊, 当入城时, 以不思议, 神通之力,

于虚空中, 出微妙声, 演说种种, 陀罗尼行。

令诸大众, 闻如是言: 是陀罗尼, 于眼尽边,

生边边际, 寂静流转; 乃至寂灭, 如是诸法,

皆能通达, 究竟安住。 以布施力, 究竟摄取;

以持戒力, 究竟成就; 以忍辱力, 究竟庄严;

以精进力, 究竟发起; 以智慧力, 究竟宣说。

离诸文字, 语言音声, 乃至色心, 究竟清净;

有漏无漏, 若义若利, 皆悉空寂, 究竟清净。

亦不依止, 一切诸有; 究竟安住, 总持三昧;

无去无来, 非善不善, 乃至无记, 自利利他。

如是诸相, 究竟清净。 亦不安住, 自在威德,

声闻凡夫, 诸佛之法; 亦不安住, 于眼尽边,

生边边际, 乃至寂灭; 如是诸行, 究竟寂静。

若生不生, 是苦是乐, 称赞毁谤, 皆悉舍离。

究竟清净, 究竟照明, 空陀罗尼, 之所解了。

此即住佛, 所行之处; 此即住佛, 游戏之处;

此即安住, 诸佛神通; 此即安住, 诸佛智慧。

安住如是, 眼尽边力; 安住如是, 眼生边力;

安住如是, 眼边际力; 乃至安住, 寂灭之力。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是陀罗尼, 成就如来, 殊胜之力; 是陀罗尼,

成就如是, 威德之力; 入诸如来, 一切行处;

住诸如来, 一切境界。

令诸世间, 于修罗众, 离坚固心, 住梵天行;

能令无量, 百千夜叉, 及鸠槃荼, 皆生欢喜;

亦令无量, 乾闼婆众, 并诸罗刹, 爱乐调伏。

假使梵众, 以妙音声, 于其句义, 不能宣说;

非诸心法, 之所计度; 亦非心法, 之所受持。

是陀罗尼, 非眼所得; 是陀罗尼, 亦不至身;

是陀罗尼, 非眼所得; 亦不至于, 眼所行处。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又说于眼, 尽边生边, 边际流转, 乃至寂灭;

无我无人, 众生寿者, 乃至无有, 补特伽罗;

无相无为, 不来不去, 如是等相, 皆悉了知。

又说了知, 法性之眼; 又说了知, 法成就眼,

智眼慧眼, 梵眼天眼, 梵生得眼, 天生得眼,

梵异熟眼, 天异熟眼, 梵因生眼, 天因生眼,

天神变眼, 天精进眼, 下劣生眼, 珠胜生眼,

舍离阎罗, 世间之眼, 龙夜叉眼, 鸠槃荼眼,

热恼之眼, 非热恼眼, 清净之眼, 非清净眼,

广狭之眼, 声闻乘眼, 禅定之眼, 三摩地眼,

境界之眼, 想出生眼, 贪出生眼, 贪舍离眼,

从因生眼, 非因生眼, 相应之眼, 不相应眼,

依门生眼, 非门生眼, 因缘生眼, 因门生眼,

非肉成眼, 智清净眼, 无所有眼, 不可得眼。

耳鼻舌身, 乃至名等, 二十五法, 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 于虚空中, 复出无量, 微妙音声;

演说殊胜, 陀罗尼法, 皆是如来, 之所变化。

陀罗尼曰:

呬丽(一) 么丽么丽(二) 赐(上)第(三) 伊(去)泥(四) 弭(上)泥(五) 句路尔庾(二合六) 句路尔庾(二合七) 句丽(八) 么丽(九) 句拏(上)帝(十) 阿啰(二合)艺(十一) 阿呬丽(十二) 弭弭丽帝(十三) 素弭丽(十四) 弭丽弭丽(十五) 弃比丽(十六) 阿比丽(十七) 素帝替(十八) 驮妳(十九) 么妳(二十) 伽(上)妳(二十一) 伽(上)唎帝(二十二) 素伽(上)[口+犂](二十三) 钵唎(二合)野然曩泥(二十四) 阿努卢弭计(上二十五) 微路迷(去二十六) 素婆涅里(二合)世(二十七) 阿施唎丽(二十八) 萨么钵啰(二合)本帝(二十九) 钵啰尾醯(三十) 陀罗尼(三十一) 底瑟耻呵(三十二) 素底(引)阿替(三十三) 步攘伽(上)伽曩(三十四) 躬(去)盘拏(三十五) 阿嚩娑(引)嚩曩(三十六) 播唎妬(引)里野(二合)宁(三十七) 钵唎伽(上)拏宁(三十八) 么曩娑(三十九) 素路指多(四十) 钵那(四十一) 恶察啰(四十二) 阿毗罗(引)比野(二合四十三) 钵啰(二合)底瑟咤诃(四十四) 陀罗尼(四十五) 阿(引)耳多(四十六) 虞泥(去)毗(四十七)

如是陀罗尼, 诸佛之所得。

具足大威神, 智慧无边量,

远离于执著, 念处悉清净;

无色无去来, 非方及方所,

无相离言说, 超过诸戏论;

菩萨勤修习, 究竟得清凉。

假使以百千, 那由他偈颂,

演说于一句, 不能得其边。

众圣之所赞, 清净无染著,

一切诸众会, 皆悉生尊重。

如是陀罗尼, 善法威神力,

能摧灭烦恼, 令得于胜利。

功德及智慧, 广大犹如海,

成就忍辱力, 其心安不动。

菩萨常修习, 智者所称叹,

舍离于贫穷, 当获大财宝。

如是陀罗尼, 增长诸功德,

常以空性等, 真实句庄严。

以舍于文字, 名之为空性;

以舍于心识, 名之为法性。

如是陀罗尼, 离垢常清净,

安住于实智, 现种种饶益。

令诸众生等, 欢喜发净心;

无量夜叉众, 及于鸠槃荼,

如是众鬼王, 亦生大欢喜。

如是陀罗尼, 寂静无戏论,

爱乐于众生, 普皆与安乐。

于多百千劫, 常在于诸趣,

作无量利益, 清净无所染。

或以百千偈, 演说甘露法,

令无量众生, 皆生大欢喜。

往昔无量佛, 以清净意乐,

于是陀罗尼, 常思惟法性。

释梵诸天众, 龙王阿修罗,

闻此陀罗尼, 心生大欢喜。

如是陀罗尼, 所经诸国土,

常无有灾难, 病苦及忧恼;

一切诸众生, 各各皆欣乐,

愿此陀罗尼, 常住于我心。

如是陀罗尼, 随所在身心,

喉齶及唇舌, 生无量功德。

若能常受持, 获无量功德,

利益多众生, 皆令得欢喜。

如是陀罗尼, 舍离诸过恶,

演说微妙法, 得无尽辩才;

令百千众生, 皆断除疑惑,

摧破诸憍慢, 获无量功德。

如是陀罗尼, 甚深微密法,

智者常思惟, 勇猛勤修习;

被于智慧甲, 摧灭诸烦恼,

增长功德已, 爱乐无厌足。

如是陀罗尼, 具广大名称,

能了尽无尽, 生边无生边;

以如是智慧, 种种自庄严,

百千诸如来, 尊重而供养。

如是陀罗尼, 明行为两足,

依止于胜定, 趣向菩提道;

随顺于止观, 通达无漏慧;

以净信根力, 成就于二手;

以精进忍辱, 成就于两乳;

智慧波罗蜜, 而为其顶相;

修多罗为线, 贯穿四辩鬘;

往昔所修行, 种种诸功德,

及无量譬喻, 一切悉庄严。

如是陀罗尼, 具无量功德,

于眼前后际, 尽边无尽边,

若生若无生, 边际非边际,

寂静不寂静, 流转非流转,

无有及无起, 寂灭并无我,

无人无寿者, 乃至无众生,

如是无量门, 一切皆解了。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如上所称叹, 微妙陀罗尼,

寂静胜功德, 诸佛之境界。

陀罗尼实义, 非文字诠表,

随顺于世间, 但以假名说。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到童子家,敷座而坐。是时,月光童子知佛坐已,躬自赍持微妙供具,奉献如来及诸大众。其供纯以禅定福德、殊胜善根、不思议力之所成熟。如是施时,亦不为己,普令一切无量众生,发趣菩提,获大善利。其供周遍,皆悉充足。

尔时,世尊饭食已讫,于众会中,告月光童子言:童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住大乘者行施资粮,有八十种殊胜功德。云何八十?所谓成熟众生善言摄受,妙相圆满,诸根无缺,舍离生死,证于涅槃,尽诸结使,得胜自在,具足功德,庄严佛土,眷属清净,有大威德,具足智慧,成就最上殊胜之行,圆满无上无等等行,除灭习气,增长如来一切智行,身及舍利为诸世间声闻、缘觉之所供养,摧破恶人,能令人王、天龙夜叉阿修罗王、迦楼罗王及梵天王皆生清信,有大威德,宣说契经、应颂、受记、自说、讽诵、譬喻、因缘、本事、本生、方广、希法乃至论义,受持演说心无懈惓,于法无吝,安住佛道,世界最胜,名色清净,证于法身,得无所畏,成就福德,蔽诸外道,具善人法,舍恶人行,信福智因,和合佛法,降伏众魔,于佛所说安乐之法无有疑惑,摧破恶欲,具大威德,修菩萨行,得胜神通,舍离生死,成就众生,赞无边行,摄受功德,慰喻众生,受用法乐,修行惠施,入大智门,住于暖法,种性决定,修行法忍,安住佛道。童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修施资粮,具足成就是八十种殊胜功德。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大智诸菩萨, 具足施资粮,

胜利有八十, 我今已略说。

复有诸功德, 无量难思议,

皆从布施生, 今当少宣说。

汝以平等施, 普遍于大会,

如是施资粮, 智者应修习。

此施能积集, 福聚不思议,

相好庄严身, 一切皆圆满。

生处及种族, 国土若居家,

名称与色心, 一切皆清净。

诸天神变事, 及宫殿婇女,

清净无碍辩, 皆从布施生。

布施胜资粮, 诸佛咸称叹,

此即是菩提, 最初安住本。

精进诸菩萨, 于施无疑惑,

安住决定心, 勤修于布施。

如是布施心, 成就殊胜福,

菩萨勤修习, 当证佛菩提。

由布施威力, 成就胜神通,

振动俱胝刹, 不损诸众生。

由布施能引, 净戒及多闻,

正信与精进, 三昧无漏慧。

由布施能引, 根力菩提分,

正断及神足, 远离诸习气。

由布施能引, 清净妙音声,

于百俱胝刹, 开示无边法。

由净信行施, 速得诸神通,

为成就神通, 应勤修布施。

无量诸天众, 百千阿修罗,

龙神及夜叉, 眷属共围绕,

咸乘妙楼阁, 自在而游戏。

如是等诸王, 见勤行施者,

皆当起远迎, 敷座而供养。

如是行施人, 具足大威德,

自在神通力, 摄受诸天王。

鸠槃荼夜叉, 皆悉来归伏,

及乾闼婆众, 亦献诸音乐。

贼害起慈心, 恶人当远离,

珍财无损减, 库藏悉充盈。

以修布施故, 成就胜资粮,

乃至于佛智, 不行外道法。

是人无病恼, 守护陀罗尼,

得诸殊胜力, 皆由布施生。

如是行施人, 修习菩提道,

不遇恶知识, 得同类善友。

复有诸菩萨, 积集施资粮,

成就不思议, 陀罗尼智慧。

以无量偈颂, 演说于总持,

一切无挂碍, 不失于本义。

广大菩提心, 志愿常坚固,

具足于净戒, 舍离诸魔业。

不著五欲乐, 专精求正念,

心常无迷惑, 亦不生贪爱。

瞋恚诸烦恼, 如实皆了知,

于一切境界, 不著不迷惑。

是人善了知, 如是诸烦恼,

以因缘和合, 能生诸过失。

乃至于佛法, 若因若因因,

如是因作用, 一切皆能了。

是人能了知, 眼尽边因性,

远离诸迷惑, 于眼无所染。

是人能了知, 眼生边边际,

寂静与流转, 无有及无生。

乃至于寂灭, 如是等因性,

远离诸迷惑, 于眼无所染。

是人能了知, 眼前际言说,

随世假安立, 于中无有实。

是人能了知, 眼后际言说,

随世假安立, 于中无有实。

是人能了知, 眼生边边际,

寂静与流转, 无有及无生。

乃至于寂灭, 如是等言说,

随世假安立, 于中无有实。

是人能了知, 眼前际言说,

但因缘和合, 于中无所著。

是人能了知, 眼后际言说,

但因缘和合, 于中无所著。

是人能了知, 眼生边边际,

寂静与流转, 无有及无生。

乃至于寂灭, 如是等言说,

但因缘和合, 于中无所著。

是人能了知, 眼前际言说,

自性无表示, 于中无所染。

是人能了知, 眼后际言说,

自性无表示, 于中无所染。

是人能了知, 眼生边边际,

寂静与流转, 无有及无生。

乃至于寂灭, 如是等言说,

自性无表示, 于中无所染。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是人能了知, 贪欲即佛道,

自性无差别, 于贪无所染。

一切诸佛道, 当于烦恼求,

知性无差别, 是入总持门。

说贪是总持, 总持即是贪,

知性无差别, 是学总持门。

如是供养贪, 即为供养佛,

以供养佛故, 成就总持门。

是人能了知, 瞋恚即佛道,

自性无差别, 于瞋无所染。

瞋即是总持, 总持即是瞋,

知性无差别, 是学总持门。

如是供养瞋, 亦为供养佛,

以供养佛故, 成就总持门。

是人能了知, 愚痴即佛道,

自性无差别, 于痴无所染。

若如实了知, 痴性之边际,

是则修佛道, 成就总持门。

痴即是总持, 总持即是痴,

知性无差别, 是学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为供养佛,

以供养佛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为供养法,

以供养法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为供养僧,

以供养僧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为供养戒,

以供养戒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精进,

供养精进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赞叹,

供养赞叹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佛法,

供养佛法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法性,

供养法性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真如,

供养真如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生,

供养无生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灭,

供养无灭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尽,

供养无尽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有,

供养无有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边,

供养无边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三有,

供养三有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寂静,

供养寂静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流转,

以供养转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转,

供养无转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有,

供养无有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起,

供养无起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寂灭,

供养寂灭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不来,

供养不来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无行,

供养无行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有为,

供养有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苦等,

以供养苦等,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苦智,

供养苦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集智,

供养集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灭智,

供养灭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道智,

供养道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法智,

供养法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类智,

供养类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供养无生智,

供养无生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供养痴, 即供养尽智,

供养尽智故, 成就总持门。

如是于正断, 念住并神足,

五根及五力, 七觉八道支,

兼彼奢摩他, 毗般舍那等,

于斯九种法, 一切皆如是。

尔时,世尊告月光童子言:善男子,若有众生住于大乘,为欲成就如上所说陀罗尼者,应当远离八十种人。云何八十?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屠害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贼住出家,无根二根,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不知处,不知时,不知法,不知道,不知量,不知自他,于佛法僧并诸学处不能尊重,于不放逸及殊胜境亦不宗仰,不知法,不知律,不知学处,不知其罪若重若轻,不知其戒是毁是缺,又不知行若细若粗,亦不知业未来现在,于下劣事亦不了知,赞声闻乘、毁如来法,劝导开示辟支佛乘、远离厌舍无上正道,破戒,破见,破诸威仪,行于非道,说有我人,说有众生,说有命者,说有补特伽罗,志意下劣,起贪瞋痴,断见,常见,空无因见,不见有,不见无,不见业,不见精进,不知业,不知业因,不知异熟,不知异熟因,不知诸根,不知诸根因,不知界,不知界因,不知解脱,不知解脱因,不知道,不知道因,不知烦恼,不知烦恼因,不知施,不知施因,不知前际及于后际,不知前际及后际因,不知生死,不知生死因,不知有漏,不知有漏因,不知尽非尽,不知有非有,不知边际非边际,不知寂静非寂静,不知转非转,不知性非性,不知生非生,不知灭非灭。童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欲成就如上所说陀罗尼者,应当舍离是八十种非法之人。

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若不了于眼, 生尽之边际,

是人迷总持, 智者应远离。

若能了于眼, 无我无众生,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生尽离文字,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寂静无所住,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自性无所住,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无转无色相,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无生性寂灭,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自性离名相,

诸佛无能说, 称叹及表示,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若能了于眼, 自性离名相,

无有能思惟, 受持及演说,

是人住总持, 智者应亲近。

如是总持性, 非文字诠辩,

无有诸方所, 亦非心所到。

是法无欢喜, 亦不住瞋恚,

不动如山王, 虽说无所得。

总持实无有, 乃至我亦无,

若我自性空, 总持亦无有。

总持自性空, 愚者计为有,

由是妄分别, 不闻生忧恼。

若分别贪性, 及以总持空,

如是二分别, 毕竟不可得。

若了空性空, 总持亦非有,

乃至菩提分, 三摩地亦空。

若有能了知, 总持及空性,

乃至三摩地, 于眼亦了知。

若于眼尽边,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生边,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边际,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寂静,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流转,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无有,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无生,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寂灭, 如实善了知,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尽边,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生边,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边际,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寂静,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流转,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无有,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无生,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若于眼变异, 如实知寂灭,

则于总持门, 究竟能成就。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于眼前际,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尽边,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生边,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边际,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寂静,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流转,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无有,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无生,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于眼寂灭, 无变无异相,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贪瞋痴忿慢, 嫉诳悭忧恼,

过失垢毒箭, 暴流黑白业,

不生亦不灭, 不去亦不来,

不动亦不异, 非作亦非行,

非明亦非闇, 非流舍暴流,

无尽及无住, 非行非不行,

非字非攀缘, 非出亦非入,

分别妄想等, 六十二诸门,

各随其义理, 一切皆如是。

若知眼前际,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尽边,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生边,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边际,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寂静,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流转,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无有,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无生,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若知眼寂灭, 乃至于上下,

无取无分别, 是住总持门。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于地不变异,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生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灭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证入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出离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愿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于地无住相, 不来亦不去,

无边与无尽, 相应不相应;

离名字计度, 观察与流转,

无有及修治, 无言说表示;

寂静无所依, 念住并正断,

神足及根力, 觉支无畏道;

如是诸地法,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入,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出,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相,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愿,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住,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生,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无灭,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于我文字,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若我离文字, 无取无分别,

如是了知者, 成就总持门。

知眼前后际, 远离于断常,

因缘自性空, 导师方便说。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真说法。

若思惟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思惟法。

若修习法时, 分别于眼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修习法。

若了眼空性, 即不趣菩提,

诸佛于是人, 常现前说法。

若不了知眼, 亦不了知色;

若能了知眼, 于色亦了知。

若能了于眼, 于色亦了知;

若于色了知, 于眼亦能了。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因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寂静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道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空相,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积集,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于事物,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若演说法时, 分别眼摄取,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于眼不了知, 是则生贪欲,

若能了知眼, 贪欲则不生。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若演说法时, 分别种种果,

是人妄分别, 不名为说法。

不退于志愿, 了达于性空,

得诸三昧门, 彼能善说法。

不退于志愿, 于眼离分别,

以无分别故, 彼能善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眼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眼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句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句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文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文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名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名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亦迷色自性,

以不了知故, 是不应说法。

若了眼性空, 即知色自性,

以能了知故, 是人应说法。

不了眼性空, 依世相分别,

不能善随顺, 调伏诸众生。

若了眼性空, 不依相分别,

即能善随顺, 调伏诸众生。

不了眼有无, 处众而说法,

是人贪利养, 一切无信受。

若了眼有无, 处众而说法,

是人不贪著, 一切皆信受。

不了眼性空, 而处于法座,

虽说多譬喻, 一切无信受。

若了眼性空, 而处于法座,

所说诸譬喻, 一切皆信受。

耳鼻舌身心, 六尘并四大,

乃至世生名, 一切皆如是。

尔时,世尊说是经已,月光童子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五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一开化长者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于室罗筏国雨安居,过三月恣举已,作衣服竟,与大苾芻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游化诸国。是薄伽梵,成就广大微妙名称,出现世间,为诸天人之所赞颂,所谓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深住自证具足神通,威德映蔽诸天世间魔王、梵王、阿素洛等。常为众生说微妙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时四部众,国王、大臣,种种外道,沙门、婆罗门,及诸长者,天、龙、药叉、人非人等,以无量上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种种供具,奉献如来。

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渐次游行至摩揭陀国,诣王舍大城,住鹫峰山。时,王舍城中有大长者,名曰贤守,已曾亲觐过去诸佛,宿植善根,福感通被,大族大富,资产财宝无不具足。时,彼长者闻大沙门出释氏宫,证于无上正等菩提,与诸大众来游此国,彼佛世尊,有如是等广大名称出现世间,十号具足,成就通慧,说微妙法,乃至圆满清白梵行。时,彼长者作是思惟:我今当往鹫峰山王,为欲奉见彼如来故。若我见者,必获善利。作是念已,与五百长者出王舍城,将往佛所。

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服僧伽胝,执持衣钵,诸苾芻僧侍从围绕,在大众前威仪严整,进止安庠,正智而行,顾视屈伸端严殊异,为化众生现乞食法,方欲入城处于中路。时,贤守等五百长者,遥见如来,威严超挺,众所乐观,成就金色之身大丈夫相三十有二,诸根寂定,神虑憺怕,逮得上胜调顺寂止,摄护诸根如大龙象,清净无挠如澄泉池,足蹈七宝所成百千亿叶红莲华上,为诸无数天、人、药叉之所供养,雨大天华散如来上,其华若流弥满于地。诸长者等既睹世尊,以无量百千功德庄严从远而来,叹未曾有,以清净心往如来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尔时,贤守等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神力,映夺天仙吉祥魔梵。如来威德具大名称,圆光妙色蔽诸大众。世尊体相如大金山,容貌端严无等等者。世尊成就一切世间甚希奇法。我惟世尊,威德如是,观何等相,弃舍家法,悟大菩提?

尔时,贤守长者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我昔曾闻最胜尊, 吉祥妙色大名称,

今睹威光胜所闻, 如真金像备众德。

如来色像喻金山, 高广严净观无厌,

威德庄严苾芻众, 犹如满月处众星。

世尊顶相无能见, 高显映发踰山王,

顶髻周圆渐次敛, 其相平偃犹天盖。

绀发软腻而右旋, 如安缮色帝青宝,

鲜净光踰孔雀项, 我今瞻仰无厌足。

面貌端严额平正, 眉相皎净若天弓,

白毫映彻无瑕秽, 光洁照曜如星王。

发喜净眼甚微妙, 众睹皆生欣乐心,

我今奉观无暂舍, 顶礼净眼世间依。

鼻相高平修且直, 渐广圆成如铸金,

唇相丹晖极清净, 喻频婆果末尼等。

妙齿鲜白含光润, 等鹤牛乳莲华根,

坚密齐平极明净, 调顺奢摩他所感。

齿及随齿根深固, 断际上下皆齐整,

佛牙光白最超胜, 如彼雁行王处中。

善逝广长之舌相, 覆面薄净如莲华,

赤铜赤色末尼宝, 含晖皎镜如初日。

世尊耳相极端严, 梵世天人不闻见,

乔答摩种狻猊颔, 无畏犹如师子王。

我观善逝咽喉相, 能引世间甘露味,

清净映彻无瑕秽, 具大神力不思议。

颈前横约修且直, 处中都无孅杂文,

现人中胜天中天, 恒食味中第一味。

肩膊充圆悉成满, 胸臆雄猛威容盛,

人中尊相世未闻, 如山顶日光流照。

手足两肩及项后, 七处光净恒平满。

修臂佣圆象王鼻, 双掌垂下摩于膝,

上身广厚如兽王, 瞿陀树相周圆满。

那罗延力合成身, 具足大力及忍力,

无垢身毛皆上靡, 随现一孔一毛生。

烟尘不污如莲华, 右旋相成而细软,

我昔传闻隐密相, 阴藏深如天马王。

髀腨周圆渐次敛, 其相犹如天鹿王,

足厚隆起跟圆长, 手相网鞔如雁王。

平满孅长二十指, 赤铜甲色如莲华,

双跖千辐金轮相, 光净微妙具庄严。

如来游步于世间, 瞿拉坡相不相触,

去地四指蹈空行, 众宝红莲随足现。

顾视安行象王步, 进趣端肃如天主,

大圣威严无所畏, 处众踰于师子王。

妙色映蔽毗沙门, 威光超胜百千日,

梵世天人尚无等, 何况出过如来者!

行住说法度众生, 天仙龙神咸恭敬,

或散天华奏天乐, 纷然繁会满虚空。

今睹世尊大神变, 故我窃怀疑惑心,

本观何等胜功德, 出家趣于无上道?

尔时,世尊告贤守长者曰:长者当知,我观世间一切众生,为十苦事之所逼迫。何谓为十?一者、生苦逼迫,二者、老苦逼迫,三者、病苦逼迫,四者、死苦逼迫,五者、愁苦逼迫,六者、怨恨逼迫,七者、苦受逼迫,八者、忧受逼迫,九者、痛恼逼迫,十者、生死流转大苦之所逼迫。长者,我见如是十种苦事逼迫众生;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离如是逼迫事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我观诸凡夫, 闭流转牢狱;

常为生老病, 众苦所逼迫;

愁忧及怨恨, 死苦等所牵;

为除牢狱怖, 令欣出离法。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为十恼害互相憎嫉。何谓为十?一者、曾于我身作不饶益,心生恼害;二者、今于我身作不饶益,心生恼害;三者、当于我身作不饶益,心生恼害;四者、曾于我之所爱作不饶益,心生恼害;五者、今于我之所爱作不饶益,心生恼害;六者、当于我之所爱作不饶益,心生恼害;七者、曾于我所不爱而作饶益,心生恼害;八者、今于我所不爱而作饶益,心生恼害;九者、当于我所不爱而作饶益,心生恼害;十者、于诸过失作不饶益,心生恼害。长者,我见如是十种恼害,恼害世间一切众生;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离如是恼害事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众生互憎嫉, 皆由十恼生,

于我及我亲, 三世俱恼害。

或于我非亲, 起诸饶益相,

怨憎由此生, 三世俱恼害。

第十诸过失, 生长怨憎苦,

我观如是过, 厌患故出家。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入于十种恶见稠林,由异见故不能自出。何谓为十?一者、我见恶见稠林,二者、有情见恶见稠林,三者、寿命见恶见稠林,四者、数取趣见恶见稠林,五者、断见恶见稠林,六者、常见恶见稠林,七者、无作见恶见稠林,八者、无因见恶见稠林,九者、不平等因见恶见稠林,十者、邪见恶见稠林。长者,我见众生,入于十种恶见稠林不能得出;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断如是诸恶见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一切愚凡夫, 入恶见稠林,

我见有情见, 及以寿命见,

断见与常见, 依无作见等;

为安立正见, 是故我出家。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于无数劫具造百千那庾多拘胝过失,常为十种大毒箭所中。何谓为十?一者、爱毒箭,二者、无明毒箭,三者、欲毒箭,四者、贪毒箭,五者、过失毒箭,六者、愚痴毒箭,七者、慢毒箭,八者、见毒箭,九者、有毒箭,十者、无有毒箭。长者,我见众生,为于十种毒箭所中;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断如是诸毒箭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爱箭毒众生, 过拘胝大劫,

无明之所盲, 从闇入于闇。

欲箭中诸蕴, 吸染名贪箭,

闷乱过失箭, 被服愚痴箭,

陵高发慢箭, 违诤起见箭,

因有无有箭, 堕有及无有。

诸愚痴凡夫, 锋刃由其口,

更相起诤论, 此实此非实。

为拔毒箭故, 如来兴世间,

救诸中箭者, 出家成圣道。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由十种爱建立根本。何者为十?所谓缘爱故求,缘求故得,缘于得故便起我所,缘我所故起诸定执,缘诸定执故起欲贪,缘欲贪故起深耽著,缘深耽著故起悭吝,缘悭吝故起于聚敛,缘聚敛故起诸守护,缘守护故执持刀仗,诤讼讥谤起种种苦。又因此故兴别离语,长养诸恶不善之法。长者,我见众生,由此十种爱根本法之所建立;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得无根无所依法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爱所吞众生, 寻逐于诸欲,

得利兴我所, 从此生定执。

我当作所作, 欲贪缚增长,

耽著悭吝等, 相续次第生。

悭过染世间, 能起坚积聚,

聚敛故守护, 遍生无有间。

守护在愚夫, 刀仗相加害,

种诸不善业, 因此生众苦。

观爱因缘已, 众苦则不生,

无根无住觉, 诸觉中最上。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皆由十种恶邪性故建立邪定。何等为十?一者、邪见,二者、邪思惟,三者、邪语,四者、邪业,五者、邪命,六者、邪精进,七者、邪念,八者、邪定,九者、邪解脱,十者、邪解脱智见。长者,我观众生,由如是等十邪性故建立邪定;为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出离如是诸邪性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怀邪见众生, 邪思惟境界,

宣说于邪语, 及行诸邪业,

邪命邪精进, 邪念与邪定,

成就邪解脱, 及趣邪智见。

邪性决定聚, 愚夫之所依,

为令住正性, 故趣无上道。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由于十种不善业道,而能建立安处邪道,多堕恶趣。何等为十?一者、夺命,二者、不与取,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离间语,六者、粗语,七者、绮语,八者、贪著,九者、瞋恚,十者、邪见。长者,我见众生由是十种不善业故,乘于邪道,多趣多向多堕恶道;为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超出一切诸邪道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诸害命众生, 劫盗他财物,

行诸邪欲行, 速堕于地狱。

粗言离间语, 妄语乖寂静,

绮语等凡夫, 愚痴之所缚。

贪著他资财, 数起于瞋恚,

兴种种邪见, 是人趣恶道。

三种由身起, 四种语业生,

意能成三恶, 故名恶行者。

行诸恶业已, 牵趣恶道中,

吾今现世间, 拔济令出离。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由于十种染污法故,处在烦恼,堕烦恼垢中。何谓为十?一者、悭垢染污,二者、恶戒垢染污,三者、瞋垢染污,四者、懈怠垢染污,五者、散乱垢染污,六者、恶慧垢染污,七者、不遵尊教垢染污,八者、邪疑垢染污,九者、不信解垢染污,十者、不恭敬垢染污。长者,我见众生,以如是等十染污法之所染污;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于无染无上法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世多分众生, 十染所逼迫,

乐有为烦恼, 曾不生厌离。

悭垢所染污, 一切愚凡夫,

犯戒非寂静, 不习三摩地。

瞋垢背忍辱, 懈怠退正勤,

其心不专住, 恶慧愚钝者。

于父母师长, 不遵奉言教,

疑见网众生, 不求照世觉。

诽谤于甚深, 佛所说妙法,

被服无明蕴, 圣蕴怀轻贱。

观是染污已, 谁乐处有为,

当勤证寂灭, 无为无染污。

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为十种缠缚之所缠缚。何谓为十?一者、由悭嫉网之所缠缚,二者、由无明膜之所覆翳,三者、烦恼迷醉堕愚痴坎,四者、爱欲驶流之所漂没,五者、末摩死节邪箭所中,六者、忿恨密烟之所熏[火+孛],七者、贪欲盛火之所烧燃,八者、过失毒药之所闷乱,九者、诸盖毒刺之所遮碍,十者、常处生死流转饥馑旷野正勤疲怠。长者,我观众生,为如是等十种缠缚所缠缚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证无缠无缚法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老吞少盛年, 老坏净妙色,

老损念定慧, 终为死所吞。

病能摧势力, 劫夺勇猛心,

坏诸根聚落, 羸劣无依怙。

死如罗刹女, 猛健甚可畏,

常随逐世间, 饮竭众生命。

我已厌世间, 老病死逼迫,

为求无老死, 清安法出家。

世为三火烧, 我观无救者,

雨甘露法雨, 灭除三毒焰。

观诸失道者, 生盲痴瞽等,

为与世间眼, 示导故出家。

众生疑乳养, 蕴盖所蔽障,

为彼除悔恼, 说法故出家。

愚夫互违反, 伺隙兴加害,

为和怨憎故, 利世故出家。

于父母师长, 力慢无恭敬,

为摧憍慢幢, 是故我出家。

观贪障世间, 由财相损害,

为得七圣财, 断诸法贫者。

或致相刑残, 利已终非益,

我观定舍身, 求离三有狱。

三有昔未知, 真实利益事,

为开真实益, 是故我出家。

观趣地狱者, 恶业因炽然,

受无边重苦, 为脱故出家。

观诸畜生趣, 互相加杀害,

无依为作依, 悲心故出家。

观焰魔鬼趣, 饥渴大苦逼,

为证妙菩提, 施不死甘露。

人道追求苦, 诸天舍命苦,

观苦遍三有, 为济故出家。

我观耽欲者, 远离诸惭愧,

凌逼于尊亲, 荒淫甚猪狗。

又观诸愚夫, 女媚所吞食,

放逸造非义, 为舍故出家。

观劫浊众生, 恶法娆魔使,

我为摧伏故, 趣成无上觉。

在家众过本, 出家趣菩提,

故舍大地等, 为穷生死际。

尔时,五百长者闻佛所说,得未曾有,方知如来是真觉者。即于佛前,异口同声,而说颂曰:

我等怖畏老死逼, 愿宣妙法尽其际。

世尊诸有趣清净, 离有性净超诸有,

愿拔诸有令不有, 及在禁闭有家者。

世雄离染最解脱, 远离尘垢心清净,

调御法中大调御, 愿开微妙甘露门。

备上妙色胜丈夫, 天人世间无等者,

世无等等最胜尊, 愿说妙法济群生。

三垢永灭吐诸过, 慧眼清净翳障消,

净尘离闇开痴网, 愿无等尊宣妙法。

众生苦聚无依怙, 溺大有池无救者,

愿起慈悲广济心, 速拔高升安隐岸。

有河憍慢痴回澓, 斗讼病苦波涛盛,

众生漂没无依救, 愿发慈心济有流。

朗日千亿曜金山, 佛身光盛踰于彼,

愿以胜妙梵音声, 宣布端严最上法。

诸法自性本清净, 体相洞彻等明珠,

无有作者无受者, 不从他闻遍照觉。

自然具足力无畏, 行妙净行称无边,

无边智解如游空, 愿大法王宣妙法。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是五百长者,善根已熟,堪任法化。我今当为如应说法,令诸长者即于此处,除舍俗相,以信出家,断诸烦恼,得漏尽慧。作是念已,即升虚空,结跏趺坐。诸长者等既睹神变,叹未曾有,于如来所倍生敬重信仰之心。

尔时,世尊告诸长者:汝等善听,世有十种逼迫苦事,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忧受、痛恼、生死,如是十种逼迫苦事逼迫众生。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复次,诸长者,世有十恼害事,所谓曾于我身作不饶益,今于我身作不饶益,当于我身作不饶益,于我曾爱作不饶益,于我今爱作不饶益,于我当爱作不饶益,我曾不爱而作饶益,我今不爱而作饶益,我当不爱而作饶益,又于一切不饶益过心生恼害,如是十种恼害之事。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复次,诸长者,世有十种异见恶见稠林,所谓我见、众生见、寿命见、数取见、断见、常见、无作用见、无因见、不平等见、邪见,如是十种恶见稠林。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复次,长者,世为十种大毒箭所中,所谓爱毒、无明毒、欲毒、贪毒、过失毒、愚痴毒、慢毒、见毒、有毒、无有毒,如是十种大毒之箭。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复次,诸长者,世有十种爱根本法,所谓缘爱故求,缘求故得,缘于得故便起我所,缘我所故起诸定执,缘诸定执故起欲贪,缘欲贪故起深耽著,缘深耽著便起悭吝,缘悭吝故起于聚敛,缘聚敛故便起守护,缘守护故执持刀仗,讥谤诤讼起别种语,种种诸苦恶不善法并因斯起,如是十种爱根本法。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复次,诸长者,世有十种邪性,所谓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勤、邪念、邪定、邪解脱、邪解脱智见,如是十种邪性。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复次,诸长者,世有十种不善业道,所谓害命、不与取、行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恚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复次,诸长者,世有十种染污垢法,所谓悭垢、恶戒垢、瞋垢、懈怠垢、散乱垢、恶慧垢、不遵尊教垢、疑垢、不信解垢、不恭敬垢,如是十种染污垢法。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复次,诸长者,世有十种生死流转大怖畏事,所谓缠缚悭嫉之网,覆翳无明之膜,堕坠愚痴深坑,漂没爱欲駃流,末摩邪箭所中,薰[火+孛]忿恨密烟,焚烧贪欲盛火,迷闷过失毒药,遮障诸盖毒刺,饥馑流转旷野,如是十种生死流转大怖畏事。汝等今者,欲解脱不?

尔时,五百长者一心同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愿欲解脱所说十种逼迫苦事,所谓生、老、病、死、愁、怨、忧、苦、恼害、生死;如是广说乃至流转饥馑旷野诸逼迫事,我等皆当愿得解脱。

尔时,世尊告是五百诸长者曰:汝等善听,吾今当说正法之要。诸长者,眼不求解脱。何以故?眼无作无用故。眼不能思、不能了别,是故,诸长者,眼非是我,应如是持。如是耳鼻舌身意、意不求解脱。何以故?意无作无用故。意不能思、不能了别,是故,诸长者,意亦非我,应如是持。

复次,诸长者,色不求解脱。何以故?色无作无用故。色不能思、不能了别,是故,诸长者,色亦非我应如是持。如是声香味触法、法不求解脱。何以故?法无作无用故。法不能思、不能了别,是故,诸长者,法亦非我,应如是持。

复次,诸长者,色蕴不求解脱。何以故?色蕴无作无用故。色蕴不能思、不能了别,是故,诸长者,色蕴非我,应如是持。如是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识蕴不求解脱。何以故?识蕴无作无用故。识蕴不能思、不能了别,是故,诸长者,识蕴非我,应如是持。

复次,诸长者,地界不求解脱。何以故?地界无作无用故。地界不能思、不能了别,是故,诸长者,地界非我,应如是持。如是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识界不求解脱。何以故?识界无作无用故。识界不能思、不能了别,是故,诸长者,识界非我,应如是持。

复次,诸长者,诸法不实分别所起依于众缘,无能无力从众缘转。若有众缘假设诸法,若无众缘则无假法。诸长者,一切诸法唯假施设,此中都无生者、老者、死者、尽者、起者,唯有永断诸趣,清净寂灭可以归依,是故汝等应如是知。是故,诸长者,一切诸法不实分别之所生起,依于众缘羸劣无力从众缘转。若有众缘假立诸法,若无众缘则无假法。诸长者,一切诸法唯是假立,此中都无生者、老者、死者、尽者、起者,唯有永断诸趣,清净寂静可以归依。如是,诸长者,若有不实分别,则有假立不正作意;若无不实分别,则无假立不正作意。若有不正作意,则有假立无明;若无不正作意,则无假立无明。若有无明,则有假立诸行;若无无明,则无假立诸行。若有诸行,则有假立于识;若无诸行,则无假立于识。若有假识,则有假立名色;若无有识,则无假立名色。若有名色,则有假立六处;若无名色,则无假立六处。若有六处,则有假立于触;若无六处,则无假立于触。若有于触,则有假立于受;若无于触,则无假立于受。若有于受,则有假立于爱;若无于受,则无假立于爱。若有于爱,则有假立于取;若无于爱,则无假立于取。若有于取,则有假立于有;若无于取,则无假立于有。若有于有,则有假立于生;若无于有,则无假立于生。若有于生,则有假立老死;若无有生,则无假立老死。

如是,诸长者,云何为老?所谓情识惛耄,头白发落,皮缓面皱,寿命损减,诸根衰熟,诸行朽故,是名为老。云何为死?所谓丧灭转世,休废堕落,诸蕴散坏,委弃于地,舍众同分,是名为死。若老若死,合名老死。诸长者,生若是有,有假老死;生若是无,无假老死。云何为生?所谓是生等生趣起诸蕴出现,及得诸处会众同分,是名为生。诸长者,有若是有,则有假生;有若是无,则无假生。云何为有?所谓欲有、色有,及无色有。福及非福不动业等,是名为有。诸长者,取若是有,则有假有;取若是无,则无假有。云何为取?所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取,故名为取。诸长者,爱若是有,则有假取;爱若是无,则无假取。云何为爱?所谓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是名为爱。诸长者,受若是有,则有假爱;受若是无,则无假爱。云何为受?所谓眼触所生受,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所生受,是名为受。诸长者,触若是有,则有假受;触若是无,则无假受。云何为触?所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名为触。诸长者,六处若有,则有假触;六处若无,则无假触。云何为六处?所谓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是为六处。诸长者,名色若有,有假六处;名色若无,无假六处。云何为名色?所谓受想思触作意,四大界及四大界之所造色,是名名色。诸长者,识若是有,有假名色;识若是无,无假名色。云何为识?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名为识。诸长者,行若是有,则有假识;行若是无,则无假识。云何为行?所谓色思、声思、香思、味思、所触思、法思,是名为行。诸长者,无明若有,则有假行;无明若无,则无假行。云何为无明?所谓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苦无知、集无知、灭无知、道无知,缘无知、缘起无知。于缘生法,若黑若白,有缘无缘,有光影无光影,有罪无罪,可亲近不可亲近,无知无见,无对观无达解,如是等相,是名无明。

诸长者,不正作意若有,则有假立无明;若无不正作意,则无假立无明。云何名为不正作意?所谓我于过去,是何等性,是何等处,是何等类;我往未来,是何等性,是何等处,是何等类;复于内身多起疑惑,云何名我,我为是谁,为有为无,为虚为实,是何等性,是何等处,是何等类,我昔何处住于彼处,起如是等不正作意。从六见中随生一见,执有我见,执无我见,或依我故而观我见,或不依我而观我见,又复虚妄起如是见,我即世间或当缘起,为常为恒不转不变,永正住止,如是诸见,是名不正作意。诸长者,不实分别若有,则有假立不正作意;不实分别若无,则无假立不正作意。云何名为不实分别?谓我、有情、命者、丈夫、数取、生者、意生、摩纳婆、作者、受者,是名不实。而诸无闻凡夫,妄起如是我分别、有情分别、命者分别、丈夫分别、数取分别、生者分别、意生分别、摩纳婆分别、作者分别、受者分别等分别故,是为不实分别。诸长者,如是不实分别若有,则有假立不正作意;不实分别若无,则无假立不正作意。

诸长者,不正作意若有,则有假立无明;不正作意若无,则无假立无明。无明若有,则有假立诸行;无明若无,则无假立诸行。如是乃至生若是有,则有假立老死;生若是无,则无假立老死。

尔时,佛告诸长者:汝今当知,一切诸法不实分别所起,依于众缘,羸劣无力,从众缘转。众缘若有,则有假法;众缘若无,则无假法。诸长者,一切诸法唯是假立,此中都无生者、老者、死者、尽者及以起者,唯有永断诸趣,清净寂灭可以归依。诸长者,于意云何?譬如大池所生诸鱼水族之属,依何力住?

长者白言:世尊,此诸鱼等依水力住?

佛言:如是,如是,诸长者,此水颇有思念为有力不?

长者白言:世尊,此水无力无能,何所思念?

佛言:如是,如是,诸长者,不实分别所起诸法亦复如是,但假施设,无力无能,从众缘转。众缘若有,则有假法;众缘若无,则无假法。诸长者,一切诸法唯是假立,此中都无生者、老者、死者、尽者、起者,唯有永断诸趣,清净寂灭可以归依。是故,诸长者,汝等应正观察如是众缘,非安隐处,难可保持,深生怖惧逃走远避。复应观察此是何法,因怖何法而来至此?汝等如是正观察时,无法可得,无怖无舍。何以故?一切诸法皆不可得,一切种求不可得故;诸法无我,离尘垢故;诸法无众生,远离我故;诸法无命,出过生、老、病、死愁忧苦恼逼迫等故;诸法无数,取三世断故;诸法无字,一切言音不可说故;诸法无著,无所缘故;诸法寂静,寂灭相故;诸法普遍,虚空性故;诸法性空,无定属故;诸法无动,无所依故;诸法依实际住,善住无动相应故;诸法不可开阐,离相波浪故;诸法不可显示,无相无形,无有光影,离诸行故;诸法非我所有,离我所故;诸法不可分别,离心意识故;诸法无有爱藏,超过眼、耳、鼻、舌、身、意道故;诸法不可举移,离生住坏故;诸法无作无用,离心意识故;诸法属缘,性羸劣故。

诸长者,我说是眼,四大所造,无常无住,无恒不坚之法,羸弱速朽,难可保信,众苦所集,多病多害。汝诸长者,眼为如是,不应依止;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不应依止,当如是观。复次,诸长者,眼如聚沫,不可撮摩;眼如浮泡,不得久住;眼如阳焰,业惑爱生;眼如芭蕉,性不坚固;眼如幻术,从颠倒起;是眼如梦,唯虚妄见;是眼如响,系属众缘;眼如光影,业光影现;眼如浮云,聚乱散相;眼如流电,刹那便灭;是眼无主犹如地;是眼无我犹如水;眼非有情犹如火;眼非寿命犹如风;眼非数取犹如空;眼为不实依藏诸大;是眼为空,离我我所;是眼无知,如草木土石;是眼无作,机关风转;是眼虚假,朽秽所聚;是眼浮伪,摧散破坏灭尽之法;眼如丘井,常为老逼;眼无住际,终归磨灭。诸长者,眼为多过,应如是观;乃至于意,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复次,诸长者,一切诸法唯有妄欲。异生愚夫不知妄欲故,妄谓是眼,妄谓是耳,乃至妄谓是意。诸长者,但有妄欲!异生愚夫不知妄欲故,谓此是色,谓此是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诸长者,但有妄欲!异生愚夫不知妄欲故,谓此色蕴,谓此受蕴,想、行、识蕴亦复如是。诸长者,但有妄欲!异生愚夫不知妄欲故,谓此地界,谓此水界,火、风、空、识亦复如是。诸长者,一切诸法唯有妄欲。异生愚夫不知妄欲故,谓此有为,谓此无为,乃至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诸长者,汝等今者,应舍妄欲,趣于无欲,于诸妻子、家宅、财物,深知虚妄,不应执著;不执著故,以净信心,舍离家法,趣于非家,当得无欲。诸长者,何等名为出家无欲?谓住尸罗别解脱戒,具足摄持威仪行处,见于小犯生大怖畏,受学律仪成就戒蕴。诸长者,汝等若能奉持戒已,于是六根、六境、五蕴、六界,深知虚假皆不执著;以不著故,是名出家无欲之法。诸长者,若不著眼乃至识界,以不著故则不保护。何者不保护?眼不保护,耳、鼻、舌、身、意不保护;色不保护,声、香、味、触、法不保护;色蕴不保护,受、想、行、识蕴不保护;地界不保护,水、火、风、空、识界不保护。以不保护,则无烦恼;若无烦恼,则名为轻。云何为轻?谓无所见。若无所见,则不依物起瞋害心;由无瞋害,则不自害,不思害他,不思俱害;以无害故,则于无余大涅槃界而便入证。诸长者,汝等应知,谁于寂灭而便入证?诸长者,眼不入寂灭,耳、鼻、舌、身、意不入寂灭。然因于眼起诸妄执,或计为我,或计我所;若远离者,即是寂灭。远离何等而为寂灭?若远离贪,即是寂灭;若远离瞋,即是寂灭;若远离痴,即是寂灭;若离无智,即是寂灭。

复次,诸长者,过去无智不可远离,未来无智不可远离,现在无智不可远离;然要因于远离无智而正智起。诸长者,何等为智?所谓尽智。何等尽智?过去非尽智,未来非尽智,现在非尽智。然诸长者,因离无智而此智生。此智不远离智,因离眼无智而此智生。又诸长者,眼非我所,若非我所,则不取著;若不取著,即是最上;若是最上,即是解脱。何处解脱?于我执所而得解脱;有情执所、寿命执所、数取执所、断常执所,一切执所,乃至分别执所而得解脱。行者若能于执解脱,则不分别;若不分别,则非分别非不分别。何等不分别?所谓不分别我及以我所。行者尔时,于一切法离散不积,舍而不取,舍故寂灭,解脱除遣,最胜解脱,离诸系缚。于何等处名为除遣?一切苦处而得除遣。汝诸长者,若求出离,勿于一法而生取著。何以故?若有取著,则有怖畏;若无取著,则无怖畏。

复次,诸长者,眼非寂灭,耳、鼻、舌、身、意亦非寂灭;色非寂灭,乃至识界亦非寂灭。然诸长者,因于识界起不实执,或计为我及以我所;若离于此,即是寂灭。远离何等而得寂灭?谓远离贪而得寂灭,离瞋、离痴及以无智而得寂灭。复次,诸长者,过去无智不可远离,未来无智不可远离,现在无智不可远离,然离无智而得智生。诸长者,何等为智?所谓尽智。何等尽智?过去非尽智,未来非尽智,现在非尽智。然诸长者,因离无智而智得生。此智不远离智,因离识无智故而智得生。而此识界非是我所,若非我所,则不取著;若不取著,即是最上;若是最上,是即解脱。何处解脱?于我执所而得解脱;有情、寿命乃至于一切分别执所而得解脱。行者若能于执解脱,则不分别;若不分别,则非分别非不分别。何等不分别?谓不分别我及我所。行者尔时,离散不积,舍而不取,舍故寂灭,解脱除遣,最胜解脱,离诸系缚。于何除遣?一切苦处而得除遣。汝诸长者,若求出离,勿于一法而生取著。何以故?若有取著,则有怖畏;若无著者,则无怖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取著生怖畏, 由斯趣恶道,

观此有怖处, 智者不应取。

汝修诸圣道, 应当善观察,

如是观便得, 异此则不可。

一切处皆空, 虚动非坚实,

爱诳惑世间, 勿于此生乱。

我已知空法, 了诸法不坚,

湛然获安泰, 证无动妙乐。

若如是了知, 诸法唯空者,

彼解脱众苦, 及灭于诤论。

欲摄受一切, 生诸灾横者,

摄受故取著, 著故生诸有。

从有生于生, 由生远寂灭,

生者老病死, 如是大苦逼。

无欲故无取, 无取故无有,

无有故无生, 老病死亦尔。

聚集资生具, 一时皆弃舍,

并舍爱妻子, 趣苾芻威仪。

勿贪亲与财, 咄哉念知足,

勿如旃茶罗, 下贱心来往。

勿自恃持戒, 轻毁犯戒者,

恃戒凌于人, 是名真破戒。

譬如鹿被弶, 若缚若致死,

处魔罥慢者, 缚害亦如是。

慢能坏善心, 又损自他善,

故勿轻毁戒, 况持戒梵行!

当学大仙子, 常住空闲处,

勿顾于身命, 趣寂静解脱。

应离无义本, 顺世尼乾论,

爱敬演甚深, 空相应妙法。

内外十二处, 我说心为本,

彼复因业生, 业由思久住。

眼色俱为缘, 而生起于识,

缘阙则不生, 譬无薪之火。

如是生诸法, 和合互相生,

无作无受者, 现作用如幻。

一切内外法, 我已知空幻,

愚夫颠倒执, 分别我我所。

眼中无有情, 外诸处亦尔,

非我作寿者, 诸法类应知。

眼不思解脱, 耳鼻舌亦然,

身意等无作, 诸法观如是。

譬如巨海中, 鼓涛成沫聚,

明眼者察知, 审其非坚实。

如是五蕴体, 达者知非固,

当解脱生老, 愁忧灾横等。

我法中出家, 知诸法如幻,

不虚彼信施, 即名供诸佛。

尔时,五百长者闻是法已,即于此处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如无黑净衣,置染器中速受染色;如是诸长者法眼清净,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复为长者宣说妙法,示教赞善:诸长者,我说此眼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瞋火、痴火之所炽然,生老病死、愁叹忧苦、不安等法之所炽然。如是,诸长者,我说此耳、鼻、舌、身、意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瞋火、痴火,生老病死、愁叹忧苦、不安等法之所炽然。诸长者,我说此色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瞋火、痴火之所炽然,乃至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诸长者,我说色蕴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瞋火、痴火之所炽然,乃至受、想、行、识蕴亦复如是。诸长者,我说地界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瞋火、痴火之所炽然。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自性是苦而复炽然。何等炽然?所谓贪火、瞋火、痴火,生老病死、愁叹忧苦、不安等法之所炽然。

是故,诸长者,我今不执眼耳、鼻、舌、身、意,汝等亦应如是随学。我今不执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不执色等诸蕴、地等诸界、此世他世,汝等亦应如是随学。诸长者,汝等若于眼耳、鼻、舌、身、意不执著者,则不依眼住,不依耳、鼻、舌、身、意住。汝等不依色、声、香、味、触、法时,汝等则不依于一切法住。汝等不依色蕴,乃至不依识蕴住者,则不依色蕴乃至识蕴住。汝等不依地、水、火、风、空、识界时,则不依地界乃至识界住。汝等不依此世他世及以一切世间住者,如是汝等不取一切法时,则不依于一切法住。若能不依一切法住者,是则名为非当有、非不当有。汝等若悟非当有、非不当有者,我说汝等解脱生老病死诸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生死所炽盛, 烧燃诸世间,

受苦无能救, 丧失于圣道。

照世诸如来, 时乃一兴现,

无刹那远离, 当起坚精进。

修习于正行, 慧观应察知,

如慧观当得, 异此非所获。

若于此修习, 应知一切空,

了达空法已, 非心空菩提。

贪瞋及与痴, 是三毒大火,

烧诸世愚者, 长眠而不觉。

生老病及死, 愁叹诸苦等,

知世逼迫已, 勿依诸法住。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欲于佛所出家,受具足戒,修清净行,未审世尊垂愍听不?

佛言:善来苾芻!即名出家,具足戒已,成苾芻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袈裟执受已, 其发自然断,

一切皆持钵, 即座成罗汉。

知得罗汉已, 于苾芻众前,

及对诸天等, 大师已问说。

昔于世依怙, 广行诸布施,

随其所生处, 常感多安乐。

彼今得见我, 复生清净心,

由彼心清净, 故为说妙法。

闻说得罗汉, 永离于我见,

证空法现前, 解脱诸生死。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六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二金毗罗天受记品第二

尔时,世尊于彼中道不移其处,令诸长者建立圣果,以如来威势入王舍城,四众围绕,容仪庠序。时,有护王舍城诸天药叉大善神王,名金毗罗,作如是念:今者如来形相殊异,于世间中最胜难遇,堪受人天之所供养。我等今当应以种种上妙供具奉献如来。作是念已,便以最胜饮食,具足香味,成就妙色,奉上于佛。

尔时,世尊愍其所献,故为纳受。时,金毗罗王所领大药叉众六万八千,在虚空中咸生随喜,以清远音唱言:善哉!善哉!时,金毗罗即以此义,告其众曰:我已奉佛上妙供具。汝等亦应以诸供养施苾芻僧,当令汝等于长夜中利益安乐。诸药叉众受王教已,即以上供施苾芻僧。时诸僧众,哀受其供。

尔时,世尊为乞食故入王舍城,既得食已将还所止。时,有无量千众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及无量千人与非人,又有无量拘胝那庾多百千众生,随从佛后。尔时,如来往彼最胜宽广之地,敷如常座而坐其上。时,金毗罗与其部从,即持种种天曼陀罗华、殟钵罗华、钵特摩华、拘贸陀华、奔荼利华,复持种种天旃檀末诸供养具而散于佛,所谓胜散、大胜散、妙散、大妙散;作如是等殷勤散已,合掌佛前,礼敬而住。

尔时,如来知金毗罗及其大众心之所念,即便微笑。诸佛常法,现微笑时,从其面门出种种无量色光,所谓青、黄、赤、白、红色,银色及水精色。其光遍照无量无边一切世界,日月威光掩蔽不现,下照地狱令彼悦乐,乃至上踊至于梵世。所应作已而复还来,右绕七匝,或于世尊顶上而没,或从两肩、或从两膝而灭没者。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若授畜生光从背没,若授鬼趣从身前没,若授人道从左胁没,若授天趣从右胁没,若授声闻从两膝没,若授独觉从两肩没,若佛世尊授诸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尔时光明从顶上没。

时,长老阿难陀,既睹世尊微笑光明,以七条衣覆左肩已,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足,以颂问曰:

照世依怙者, 何故放光明?

利益世间尊, 何缘现微笑?

谁今下圣种, 为佛菩提因?

今为谁授记? 谁应住解脱?

大雄猛导师, 非无因而笑,

愿牟尼当说, 现光之所为。

尔时,世尊即便以颂报阿难曰:

金毗罗净心, 奉献诸供具,

救世依怙者, 故现斯微笑。

舍神王报已, 往三十三天;

受彼天福尽, 上生焰摩天;

又生睹史多, 受诸天欲乐;

福尽生人中, 兴为智慧王;

王四洲人主, 自在转轮帝,

舍后人王已, 便生梵世天。

天上及人中, 数往来不息,

二十拘胝劫, 常感诸妙乐。

最后舍王位, 出家求佛道,

众缘具足已, 成究竟菩提。

三万诸药叉, 由奉养于佛,

便舍药叉报, 生三十三天;

后见慈氏尊, 复获阿罗汉,

既蒙授道化, 即各供诸佛。

满千药叉众, 为住大菩提,

由是善根故, 不生诸恶趣。

或有千药叉, 当供佛导师,

求无上菩提, 利益众生故。

或有二三千, 持香华鬘等,

当供养诸佛, 为得佛菩提。

或有千拘胝, 当供诸佛已,

修自体清净, 后证入菩提。

金毗子世罗, 具大神通力,

亦发大愿心: 我当成等觉。

曾供养诸佛, 遍起于弘誓,

今复供养我, 心趣无上道。

由此善根力, 舍诸弊恶趣,

当见慈氏尊, 又献拘胝盖。

献拘胝盖已, 复献拘胝衣,

献拘胝衣已, 尔时便出家。

具满五百岁, 专修行梵行,

求最上菩提, 利益众生故。

当成彼愿故, 修行施戒等,

如殑伽沙劫, 精勤常不断。

如是汝当知, 为示现故说,

彼修行胜行, 倍增过上数。

如前说譬喻, 殑伽沙劫数,

得见彼诸佛, 当修大供养。

奇哉胜妙智, 奇哉无上心,

诸众大导师, 名所不能显。

后当成正觉, 一切众生尊,

号名曰医王, 普闻十方界。

七十拘胝岁, 说法度众生,

其两足世尊, 久当入寂灭。

二十大集会, 调伏众生心,

最后一大会, 经二百亿岁。

如所说大会, 度无量声闻,

如声闻数量, 菩萨众亦尔。

利益众生已, 如来方涅槃,

正法住世间, 经于百千岁。

满五百劫中, 是苾芻成佛,

于彼一一劫, 千如来出现。

诸有智慧者, 当思法水灌,

应生勇猛心, 行多闻正理。

远于非正理, 常修正理法,

应修习多闻, 由此慧增长。

四根本法义, 济度诸菩萨,

施戒闻舍法, 贤善菩提道。

为众说是法, 最胜无上乘,

演布声闻道, 善断诸疑网。

诸有请问者, 我今悉开许,

能说深妙法, 照世者难遇。

尔时,金毗罗子世罗,即于佛前闻佛授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作如是念:今者世尊将往鹫峰山王,我当复应于如来所植少善根。作是念已,告其众曰:卿等当知,如来当发王舍大城升鹫峰山。卿等宜可发勇猛心,随其力能办诸供养。

时,彼世罗即与官属,从王舍城至鹫峰山中间道路,屏除草秽、甎瓦、砾石、株杌、毒刺,极令遍净如明镜面。又以香水沾洒其地,敷胜妙衣遍于中路,散布名华量与人等,烧妙坚香顺路普熏,列树幢旛悬诸宝盖,于虚空中张施缯彩,条别间设罗布其上。又作种种天诸音乐,前后充满。其路极广尽一箭道,皆遍覆以水生诸华,所谓殟钵罗华、钵特摩华、拘贸陀华、奔荼利华。又以鸳鸯胜鸟间错其华,行列道侧。于彼道上,又以金缕缯彩而用敷之,上施七宝所成殊妙等网,遍覆于道。

时,彼世罗于佛由路,作如是等大庄严已,自化其身极令姝大,与诸官属欢喜踊悦,倍生欣庆,发诸胜心,所谓畅适心、调善心、柔软心、清净心、离盖心、充美心、归依佛心、归依法心、归依众心、不动菩提心、不退转心、无等心、无等等心、超过一切三界心、于一切众生起大慈心、起大悲心、起大喜心、起大舍心、起一切佛法器心、坚心、固心、不可坏心、不朽败心、舍离声闻独觉地心、成立一切菩萨地心。彼住如是诸胜心已,往如来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而说颂曰:

我已为世依, 办无上供养,

佛为世间尊, 演最上法者。

十力皆成就, 安住诸无畏,

利益众生事, 如导师所作。

具相三十二, 八十随形好,

世怙犹如日, 流光遍于世。

转于妙法轮, 最胜十二行,

宣布深妙法, 利益群生故。

显示诸神变, 如佛之仪式,

为多拘胝众, 作诸利益事。

未来诸大雄, 祐世间如日,

宣扬彼圣法, 悟成无上智。

为舍为救拔, 为道为归趣,

为诸生盲众, 导之施慧眼。

五趣众生类, 我当作依怙,

解脱诸苦聚, 如先佛所离。

我为两足尊, 天中天日月,

天帝那伽众, 阿素洛奉敬。

所设诸供具, 世无有等者,

我作上妙业, 无有相似者。

如法主世尊, 具足三十二,

上微妙福相, 世无与等者。

尔时,世尊为金毗罗子世罗,而说颂曰:

诸供大师者, 为最上法因,

彼有情中胜, 菩提不难得。

供养照世间, 光性世依怙,

诸天龙及人, 所应供养者。

悟上妙菩提, 坐最胜道树,

摧伏诸恶魔, 为众生说法。

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天、龙、药叉、罗刹、健达缚、紧捺洛、牟呼洛伽、人与非人,复有无量百千那庾多拘胝诸众生等,前后围绕。佛于其中最居众首,以如来大威德故,大神通故,大宗势故,种种自在大变化故,放大光明,震动大地,雨大莲华满虚空中,鼓于百千那庾多拘胝天诸伎乐。时,诸大众叹未曾有,既睹神变,倍加恭敬。

尔时,如来足步莲华大如车轮,随庄严道往鹫峰山王。既到彼已,告长老阿难陀曰:汝为如来敷置胜座,所谓最上之座、法座、微妙座、胜过一切三界座、尊胜座、佛座、如来之座。我当于此坐,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说大乘菩萨行所依经,名《微妙吉祥大菩萨藏》。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山崩堕,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网断绝,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疑根不生。此大乘经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哀愍大众及诸天人,是故如来方为开阐。

尔时,长老阿难陀,如佛所教,敷施法座。时,彼众中有六十八拘胝天子,各舍上衣,为如来故敷法座上。佛于其上如常敷座,顾诸天子,而说颂曰:

诸天敷衣服, 最胜上微妙,

救世大导师, 安处此法座。

到诸法彼岸, 如来升座已,

大地六种动, 令众皆欢喜。

放光照佛土, 并耀诸山王,

世尊现神通, 济度乐法者。

诸天龙及人, 鸠槃荼饿鬼,

布怛那等众, 互相见无障。

百千那庾多, 拘胝诸天等,

睹佛放光明, 此时甚难遇。

频毗婆罗王, 诸大臣围绕,

来诣世依怙, 最胜如来所。

佛知天龙人, 大众皆坐已,

为利诸众生, 顾视于四方。

告诸有疑者, 当问两足尊,

我将导世间, 善断诸疑网。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为听法者,皆来集会。既闻如来说是法已,为闻法故,静息外缘,心住一境,摄念而住。

尔时,世尊告长老大目揵连:汝今当知有谁苾芻,住在远处,未来会坐?当召令集!

时,长老大迦叶,在大雪山南面而住。大目揵连忆念知已,以神通力往彼白言:如来今者在鹫峰山,于大众前,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阿素洛等,当说妙法。正待仁者,可共往彼,勿令我等于法障碍。

时,大迦叶语大目揵连言:汝且前往,吾寻后至。作是语已,时大迦叶不起于座,化神通力入王舍城,将从四部导众而行,往鹫峰山顶礼佛足,于大众中对于佛前,不远而坐。

时,大目揵连睹斯化已,以神通力来至佛所,乃见迦叶先已处座,白迦叶言:尊者,成就速疾大神通分,乃能不起本座现斯神化。

大迦叶言:世尊说汝神通第一,吾今微现,未可涉言。 试验菩萨品第三

尔时,长老舍利子即从座起,以郁多罗僧覆左肩上,偏袒右肩,以右膝轮而置于地,向佛合掌,恭敬而住,白佛言:世尊,我今欲有少问。唯愿如来应正遍知,哀愍听许,为我解说。

佛告长老舍利子言:恣汝所问!如来今者,当为解说,令汝心喜。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成就几法,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成就几法,身业不动,语业不动,意业不动,不为天魔及魔军众之所娆转,从初发一切智心修行正行,地地增胜善巧方便,为一切众生作胜导师,为普导师、为大照炬、为大梯蹬、为桥、为船、为济度者、为彼岸者、为舍、为救、为归、为趣,而能不舍一切智心?

尔时,舍利子欲重宣此义,以颂问曰:

菩萨何等义, 能住大菩提?

何名德及法, 由此悟无上?

又行何等行, 利益诸众生?

修习何法已, 成佛人中胜?

云何伏恶魔, 住最胜菩提,

震动拘胝土, 悟无上正觉?

菩萨者何义? 如是句云何?

云何为菩提, 及无上佛法?

云何行世间, 利益群生类,

不染如莲华, 解脱拘胝众?

云何为天龙, 非人等供养?

我诸所请问, 慈悲愿为说。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子:善哉!善哉!吾今当为分别解说。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成就一法,则能摄受汝所问法,及余无量无边佛法。何者一法?谓菩提心及备信欲。舍利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一法,则能摄受无边佛法。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为信欲具足?复以何义名菩提心?

佛告舍利子:信欲具足者,是谓坚实不可坏故,是谓牢固不可动故,言不动者无蹶失故,无蹶失者能善住故,能善住者不退转故,不退转者观众生故,观众生者大悲根本故,大悲根本者不疲倦故,不疲惓者成熟众生故,成熟众生者善知自乐故,善知自乐者无希望故,无希望者不染资具故,不染资具者为众生依故,为众生依者观待下劣众生故,观待下劣众生者为救济故,为救济者为归趣故,为归趣者不卒暴故,不卒暴者善观察故,善观察者无怨嫌故,无怨嫌者善调信欲故,善调信欲者无所存故,无所存者善清净故,善清净者妙鲜白故,妙鲜白者内离垢故,内离垢者外善清净故。舍利子,如是坚实难坏,乃至内离于垢、外善清净者,是名信欲具足也。

佛复告舍利子:菩提心者,何相何貌?舍利子,菩提心者无有过失,不为一切烦恼之所染故。菩提心者相续不绝,不为余乘中所证故。菩提心者坚固难动,不为异论所牵夺故。菩提心者不可破坏,一切天魔不倾败故。菩提心者常恒不变,善根资粮所积集故。菩提心者不可摇动,必能独证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妙善安住,于菩萨地善安住故。菩提心者无有间断,不为余法所对治故。菩提心者譬如金刚,善能穿彻佛深法故。菩提心者胜善平等,于诸众生种种欲解无不等故。菩提心者最胜清净,性不染故。菩提心者无有尘垢,发明慧故。菩提心者宽博无碍,含受一切众生性故。菩提心者广大无边,如虚空故。菩提心者无有障碍,令无碍智遍行一切无缘大悲不断绝故。菩提心者应可亲近,为诸智者所称赞故。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为能建立,建立一切喜乐事故。菩提心者发生诸愿,由戒净故。菩提心者难可摧灭,由住忍故。菩提心者不可制伏,由正勤故。菩提心者最极寂静,由依一切大静虑故。菩提心者无所匮乏,由慧资粮善圆满故。

复次,舍利子,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尸罗蕴、三摩地蕴、般罗若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之根本也。又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

舍利子言:菩提心者,谓以此心用菩提为生体故,名菩提心。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成就信欲、菩提心故,是名菩提萨埵,是名广大萨埵,是名极妙萨埵,是名胜出一切三界萨埵,是名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是名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是名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菩萨摩诃萨以具如是诸业净故,不为天魔及魔军众之所娆转,从初发一切智心修行正行,地地增胜善巧方便,不为一切世法所动,能为众生作大导师,作胜导师,作普导师,为大照炬、为大梯蹬、为桥、为船、为济度者、为彼岸者、为舍、为救、为归、为趣。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发一切智心故,魔及魔军不能倾动。

尔时,佛告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由具如是净信欲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心多净信,乐睹贤圣,乐闻正法,乐不悭吝,开舒心手而行大施,欣乐大舍,乐均普施。于诸众生心无挂碍,心无秽浊,心无愦乱,心不间杂。于业业报深心奉敬,无疑无虑,知黑白法果报不坏,乃至命难不起诸恶,永离杀生、不与取、邪淫行、妄语、乖离语、粗恶语、绮语、贪染、瞋恚、愚痴、邪见;为断如是不善业道,受持奉行十善业道。由具信故,于诸沙门、若婆罗门,正至正行具德具戒,其心纯净成调顺法,具足多闻,勤行咨问,修正作意,调善寂静,亲近寂灭,不起诤讼,非不爱语,善知信欲非不善知,善法相应远诸恶法,不掉不高,性离躁动,性离粗言,语无浮杂,守念正住,心安妙定,善断有本,不中毒箭,舍离重担,超度疑虑;及以后有诸佛世尊、菩萨摩诃萨、声闻、独觉,于如是等善知友所,如实觉已,亲觐敬仰,奉事将遇。行者如是于善知友身行奉事,复以法施而摄受之,宣说妙法示教赞喜,所谓若行柁那得大财富,若行尸罗得生天乐,若好多闻获得大慧,若修诸定便离系缚。复为开显种种微妙清净胜法,此是布施、此布施报,此是悭吝、此悭吝报,此是尸罗、此尸罗报,此是犯戒、此犯戒报,此是忍辱、此忍辱报,此是瞋恚、此瞋恚报,此是正勤、此正勤报,此是懈怠、此懈怠报,此是静虑、此静虑报,此是乱心、此乱心报,此是智慧、此智慧报,此是恶慧、此恶慧报,此身妙行、此身妙行报,此身恶行、此身恶行报,此语妙行、此语妙行报,此语恶行、此语恶行报,此意妙行、此意妙行报,此意恶行、此意恶行报,此善、此不善,此应作、此不应作,此若作已感得长夜义利安乐,此若作已感得长夜非义非利非安乐果。

舍利子,行者如是为诸善友,宣说是法示教赞喜。已觉知堪任大法器者,即为开示甚深微妙空相应法,所谓空法、无相法、无愿法、无行法、无生法、无起法、无我法、无数取法、无寿命法、无众生法。复为开示甚深缘起,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叹忧苦身心焦恼,如是种种生起纯大苦聚;又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如是乃至纯大苦聚灭。

舍利子,又应为说,此中无有一法是有可得而可灭者。何以故?由彼诸法从因缘生,无有主宰,无有作者,无有受者;从因缘转,又无一法流转旋还,亦无随转。由痴妄故,假立三界,从烦恼苦之所流转,但假施设。行者如是如实观察痴妄之时,无有一法能作余法。若于是中无有作者,作者不可得故,乃至无有一法流转旋还,流转旋还不可得故。舍利子,行者若闻如是甚深法已,无疑无虑,善入诸法无挂碍性。是人不著于色,不著受、想、行、识,不著眼色及以眼识,不著耳、鼻、舌、身、意法及以意识,皆不可得故。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信受如是性空法已,不退见佛,不退闻法,不退奉僧;在在所生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奉僧,面生佛前,猛励正勤,志求善法。是人住正勤已,不恋居家、男女眷属、奴婢仆使及诸资具。是人不为淫欲所娆,速于今生舍盛年乐,以净信心于佛法中出家入道。既出家已,得善知识、善伴、善友,善住思惟,善住信欲。由善住信欲故,善听闻法,坚奉修行,不但言说以为宗极,觉慧成就,乐求多闻无有厌足;如所闻法以无染心为他广演,于诸利养、恭敬、名誉情无希望,不舍正义妄为他说,如其所闻、如其所住而为说法,于听法众起大慈心,于诸众生起大悲心。

舍利子,行者如是有多闻故,不顾身命,少欲知足,寂静欣乐,易满易养,乐处空闲,如所闻法观察其义,依于实义不依于文。为诸天、人、阿素洛界之所依止,不专为己,为诸众生,求于大乘,所谓佛智、无等智、无等等智、胜出一切三界之智。舍利子,我说是人获得第一不放逸法。舍利子,云何名为不放逸法?所谓诸根寂静。何等诸根寂静?所谓眼见于色不取相貌,如实觉知色味色患及色出离;如是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识法不取相貌,如实觉知法味法患及法出离。舍利子,如是名为心不放逸。复次,不放逸者,调伏自心,善护他心,除乐烦恼,趣乐正法,不行欲觉、恚觉、害觉,不行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不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不行不如理作意,不行一切恶不善法,此则名为不放逸也。

如是,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既不放逸,能勤修习如理作意,若法是有如实知有,若法是无如实知无。观察此中何者是有、何者是无,即以慧力如实能知。正修习者,圣解脱有;邪修习者,圣解脱无。无业报者,此则是有;有业报者,此则是无。复次,眼为是有,有眼者无;耳、鼻、舌、身、意,意为是有,有意者无。复次,色为无常苦变异法,此则是有;色为常住不变不坏,此则是无;受、想、行、识无常苦变异法,此则是有;受、想、行、识常住不变不坏,此则是无。复次,无明为缘,诸行则有;若无无明,诸行则无。乃至以生为缘,老死则有;若无生者,老死亦无。复次,施感大财,此则是有;施感贫穷,此则是无。持戒生天,此则是有;犯戒生天,此则是无。闻生大慧,此则是有;诸恶慧者能生大慧,此则是无。修定离缚,此则是有;修定系缚,此则是无。复次,若如理作意而有系缚,不如理作意离系缚者,此二俱无。若诸菩萨发起正勤,菩提则有;若起懒惰,菩提则无。若无憍慢出家授记,是名为有;若憍慢者寂灭则无。复次,遍一切处,空性是有;遍一切处,有我、数取、众生、寿命、丈夫等类,此则为无。如是,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行不放逸,能善修习如理作意,世间智者同知是有,施设为有;世间智者同知是无,施设为无。舍利子,若定说有,非正了知;若定说无,是亦名为非正了知。何以故?诸佛世尊所说实义,能随觉了故。

舍利子,诸佛世尊具大智力总摄诸法,安处四种邬柁南中。何等为四?所谓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舍利子,所演一切行无常者,如来为诸常想众生断常想故。所演一切行苦法者,如来为诸乐想众生断乐想故。所演一切无我法者,如来为诸我想众生断我想故。所演寂灭涅槃法者,如来为诸住有所得颠倒众生,断有所得颠倒心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若闻如来说一切行为无常者,即能善入毕竟无常。若有闻说一切行苦,则能兴厌起离愿心。若有闻说诸法无我,则能修习于三摩地妙解脱门。若有闻说寂灭涅槃,则能修习无相三摩地,而不非时趣入真际。如是,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能善修习如是法者,终不退失一切善法,速能圆满一切佛法。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七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三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一

尔时,佛告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善住如是清净信已,复能信受如来应正遍知十种不可思议法,谛奉清净,无惑无疑,不异分别,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舍利子,何等名为如来十种不思议法?舍利子,一者、信受如来不思议身,二者、信受如来不思议音声,三者、信受如来不思议智,四者、信受如来不思议光,五者、信受如来不思议尸罗及以等观,六者、信受如来不思议神通,七者、信受如来不思议力,八者、信受如来不思议无畏,九者、信受如来不思议大悲,十者、信受如来不思议不共佛法。舍利子,是名十种不思议法。若有菩萨摩诃萨,为求法故兴起正勤,不怯不退,不生舍离,发如是心:‘我今未得不思议法,宁使风所转身皮肉筋骨受大苦恼,或复血肉干枯竭尽,要必勤行精进,中无暂废。’如是,舍利子,已得信解诸菩萨摩诃萨,若闻如是如来十种不思议法,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佛身难思议, 为真法身显,

无相不可观, 唯佛子能信。

诸趣杂种类, 音声不可思,

随音为说法, 信诸佛境界。

一切种群生, 三世诸根异,

佛皆能觉了, 信是不思议。

诸佛无边光, 光网不思议,

遍满十方界, 无边佛土海。

佛戒超世间, 不依止世法,

神足不思议, 菩萨能信受。

众生不能知, 如来之境界,

如来常在定, 解脱不思议。

法界不相杂, 唯佛力能知,

大仙诸智力, 犹若空无际。

为利一众生, 住无边劫海,

令其得调伏, 大悲心如是。

一切诸群生, 种种问难海,

一音令悦解, 无畏不思议。

成一切种智, 随觉于诸法,

及不共佛法, 遍智皆能见。

一切难思议, 诸佛法如是,

有能奉信者, 是为善住信。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身,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所谓如来身者,永断一切恶不善法。何以故?由能成就一切微妙诸善法故。如来身者,远离一切不净洟唾、痰癊、脓血、大小便利。何以故?如来久已解脱一切骨肉筋脉故。如来身者,自性清彻。何以故?如来久已远离一切烦恼诸垢秽故。如来身者,出过世间。何以故?不为世法之所染污故。如来身者,无量功德,久已积集福智资粮,一切众生慧命依止。如来身者,无量净戒之所熏修,无量等观及无量慧、解脱、解脱智见之所熏修。如来身者,诸功德华之所严饰。如来身者,如净镜中微妙之像,如净水中明满之月,又如光影之所照耀。如来身者,不可思议,等虚空界,极法界性。如来身者,清净无染,远离一切诸染秽浊。如来身者,即是无为,远离一切诸有为相。如来身者,是虚空身,是无等身、无等等身、一切三界无与等身。如来身者,无譬喻身,无相似身。如来身者,清净无垢,离诸烦恼,自性清彻。

又舍利子,如来身者,不可以前际求,不可以后际求,不可以现在求,不可以生处种姓求。如来身者,不可以色求,不可以相求,不可以好求。如来身者,不可以心求,不可以意求,不可以识求。如来身者,不可以见求,不可以闻求,不可以念求,不可以了别求。如来身者,不可以蕴求,不可以界求,不可以处求。如来身者,不可以生求,不可以住求,不可以坏灭求。如来身者,不可以取求,不可以舍求,不可以出离求,不可以行求。如来身者,不可以显色求,不可以相貌求,不可以形色求,不可以来求,不可以去求。如来身者,不可以净戒作意求,不可以等观作意求,不可以正慧作意求,不可以解脱作意求,不可以解脱智见作意求。如来身者,不可以有相求,不可以无相求,不可以诸法相求。如来身者,不可以力增益求,不可以无畏增益求,不可以无碍辩增益求,不可以神通增益求,不可以大悲增益求,不可以不共佛法增益求。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求如来身者,当应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是自性求如来身。舍利子,如来身者,即是空、无相、无愿解脱之身,无变异身,无动坏身,无分别身,无依止身,无思虑身。如来身者,即是安住善住得不动身。如来身者,即是无色色自性身,即是无受受自性身,即是无想想自性身,即是无行行自性身,即是无识识自性身。舍利子,如来身者,无有无生,无四大身。如来身者,即是希有希有法身。如来身者,非眼所起,不在色中,亦不在外;不依于耳,不在声内,亦不在外;非鼻所知,不在香中,亦不在外;非舌所显,不在味中,亦不在外;不与身合,不在触中,亦不在外。如来身者,不依心转,不依意转,不依识转,安住不动,非是旋还,亦不随转。舍利子,如来身者,等量虚空。如来身者,极于法界。如来身者,尽虚空界。舍利子,是名第一如来不思议身。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身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拘胝那庾劫, 行无量大行,

善净身三业, 获无等佛身。

慈心遍十方, 起大悲行施,

常离邪淫行, 得胜虚空身。

于世尊福田, 佛子广行施,

舍净珍服等, 如无量殑沙。

奉持于净戒, 如牦牛护尾,

假使碎身苦, 于怨大忍生。

正勤波罗蜜, 修行极疲苦,

发弘大誓愿, 求常住佛身。

乐观诸定境, 乐广慧方便,

乐观于法界, 愿等法界身。

于佛行善已, 成无等妙觉,

获大虚空身, 清白离尘染。

无我人性空, 无相不可说,

证是牟尼身, 过诸眼境界。

意净离色声, 本空无起作,

见真如身者, 则见十方佛。

如种种幻化, 象马狂夫等,

诳惑愚倒者, 如是观十方。

三世无量佛, 同处法性身,

无等等虚空, 极清净法界。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来不可思议身。菩萨摩诃萨,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音声,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

舍利子,如来出世,愍诸含识,敷演法化,所发音声齐于众会,由所调伏众生力故;如来音声普遍十方无量世界,令诸众生心欢喜故。舍利子,然诸如来所出音声,虽遍世界,不作是念:‘我为苾芻众说法。我为苾芻尼众说法。我为邬波索迦众、邬波斯迦众、婆罗门众、刹帝利众、长者众、天众梵众,如是等众,而为说法。’亦不作是念:‘我今演说契经、应颂、记莂、伽他、自说、缘起、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譬喻、解释,如是等趣十二分教。’初未生念为之敷演。舍利子,如来随诸众集,所谓苾芻乃至梵众,如其所闻种种正勤而为说法。是诸众生乐闻法故,各自谓闻如来法声面门而发。然是法声于其所说,种类言词不相障碍,各别悟解自所了法,是则名为不可思议。

舍利子,诸佛如来先福所感,果报音声其相无量,所谓慈润声、可意声、意乐声、清净声、离垢声、美妙声、喜闻声、辩了声、不鞕声、不涩声、令身适悦声、心生踊跃声、心欢悦豫声、发起喜乐声、易解声、易识声、正直声、可爱声、可喜声、庆悦声、意悦声、师子王吼声、大雷震声、大海震声、紧捺洛歌声、羯罗频伽声、梵天声、天鼓声、吉祥声、柔软声、显畅声、大雷深远声、一切含识诸根喜声、称可一切众会声、成就一切微妙相声。舍利子,如是等如来音声,具足如是殊胜功德,及余无量无边功德之所庄严。舍利子,是名第二如来不思议音声。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音声,具足无量殊胜功德,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导师演妙音, 所谓梵音声,

由是法具足, 令诸梵欢喜。

牟尼演妙音, 从大悲流涌,

谓与慈相应, 喜舍亦如是。

如是具足音, 灭众生贪火,

息除瞋恚毒, 坏裂诸痴暗。

假使赡部洲, 无量种人声,

纵获遍闻已, 终不悟解脱。

天地虚空声, 不悟亦如是,

若闻圣主声, 必能证寂灭。

二足及四足, 多足及无足,

悉同彼音声, 悟之善恶法。

三千世界内, 下中上音声,

随彼种类音, 化令证解脱。

演无分别声, 无缚无摄受,

处定开真谛, 闻者息烦恼。

无边众生闻, 佛法僧音声,

及施戒闻忍, 如来声如是。

彼声非有量, 声智但无边,

信佛声无疑, 唯聪慧菩萨。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大智,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如来无碍智见不可思议,于一切法中依之而起,诸菩萨摩诃萨则能信受谛奉,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如来为生信故,依如来智波罗蜜多,广说譬喻,诸有智者便得开解。舍利子,假使有人以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草木、茎干、枝叶,下至量齐四指积为大聚,以火焚之乃变成墨,掷置他方殑伽沙等世界海中,于百千岁就以磨之尽为墨汁。舍利子,如来成就如是无碍智见,以是智故,从彼如是大海之中取一墨滴,以智力故,分析了知是某世界如是树成,某根、某茎、某枝、某条、华果叶等,类别所作皆悉了知。何以故?舍利子,由如来善通达法界故,而能如是了知此墨,从某世界某树而来,如是次第乃至广说。舍利子,是名如来应正遍知,具足如是大神通力,具足如是大威德力,具足如是大宗势力。是故,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大智清净信受,又于佛所起爱敬心者;彼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善根,叵知其边,速尽苦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善通达法界故;由通达故,若有众生于如来所起微善者,尽于苦际,毕竟不坏。

舍利子,我今为汝复说譬喻,令有智者因此喻故,于义解了。舍利子,如有男子寿命百年,此人持一毛端,散分以为百五十分,取毛一分沾水一滴,来至我所,而作是言:‘敢以滴水持用相寄,后若须者,当还赐我。’尔时,如来取其滴水置殑伽河中,而为彼河流浪洄澓之所旋转,和合引注至于大海。是人满百年已,来至我所,而白我言:‘先寄滴水,今请还我。’舍利子,如来成就不思议智,由是智故,如来应正等觉,知彼水滴在于大海,便以一分毛端就大海内,沾本水滴用还是人。舍利子,此譬喻者,义何谓耶?所谓众生曾以一滴微善之水,寄置如来福田手中,久而不失。如是,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不思议智,清净信受,起爱敬心,缘念如来,兴诸供养,又以名华散空奉献;是人所有善根,叵知其边,速尽苦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善通达法界故。若人于如来所起一念善心者,尽于苦际,毕竟不坏。

尔时,长老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如来不思议大智离识而转不?

佛言:不也。

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云何为智?云何为识?

佛言:舍利子,有四识住识。依此住故,名识住。何者为四?所谓色识住者,识缘于色,识住色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受识住者,识缘于受,识住受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想识住者,识缘于想,识住想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行识住者,识缘于行,识住行中,由如此故,生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舍利子,如是等相,名之为识。复以何等名之为智?所谓不住五受蕴中,了达识蕴,是名为智。

又舍利子,所言识者,谓能了别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是名为识;所言智者,若有不住四大界中,能善通达识之法界不相离者,是名为智。

又舍利子,所言识者,谓能了别眼所知色、耳所知声、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触、意所知法,是名为识;所言智者,于内寂静,不行于外,唯依于智,不于一法而生分别及种种分别,是名为智。

又舍利子,从境界生,是名为识;从作意生,是名为识。从分别生,是名为识;无取无执,无有所缘,无所了别,无有分别,是名为智。

又舍利子,所言识者,住有为法。何以故?无为法中,识不能行。若能了达无为之法,是名为智。

又舍利子,住、生、灭者,名之为识;不生不灭,无有所住,是名为智。

舍利子,如是诸相,若识、若智,是名如来第三不思议大智。若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是不思议大智无障无碍,一切法中依之而起,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无量殑伽沙, 十方界草木,

尽焚成墨灰, 亿载磨于海。

十力智深妙, 取滴示含生,

如实分别知, 此某界树等。

如是十方界, 尘水示如来,

佛智等虚空, 遍晓无疑滞。

十方众生心, 发贪瞋痴行,

如实悉能知, 无增减解脱。

十力世尊智, 照明于法界,

无分别离思, 佛子能信受。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大光,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诸佛如来善通达法界故,不可思议;由通达故,一切如来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而无障碍。舍利子,譬如空中无诸云雾,日轮炎盛,放大光明遍照于世。如是,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放大光明遍照一切,亦复如是。又舍利子,如世间中灯油之光,于萤火光为广为大,显照明净超过最胜;烛炬之耀超胜灯光;庭燎火聚又胜烛炬;药草发光踰于火聚;星宿之光倍过药草;满月流光又过星耀;炎盛日光踰超于月;四天王天身所发光、宫殿光、墙壁光、庄严具光,倍胜于前不可为喻;如是展转,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宫殿、墙壁、身庄严具,皆发光明又倍于上;梵身天光、梵辅天光、梵众天光、大梵天光,如是少光、无量光、光净、少净乃至遍净、广果、有想、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所有身光、宫殿光、墙壁光、庄严具光,比前诸光为最第一。如是色究竟天所有光明,比于如来正遍知光,而如来光超过于彼,微妙显照最胜明净,广大第一,不可为喻。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光者,不可思议,从无量戒聚生,从等持聚生,慧聚、解脱聚、解脱智见聚生,从如是等无量功德之所由生。又舍利子,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光,比如来光,百倍不及其一,乃至优波尼商倍不及其一,如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复次,舍利子,如赡部捺陀金置凡金中,令彼凡金,犹如墨聚,失于明照。如是,舍利子,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光明,若于如来光前不能明照亦复如是。又一切世间所有诸光,于如来光前不可说言,有光、有净、有胜、有上、有无上也。

复次,舍利子,汝今当知,如来不为怜愍众生摄持此光令周一寻者,但以一分业所生光,则能遍照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令日月光悉不复现。若如是者,不可分别有昼有夜,不可分别有月半月,及以时节岁数分齐;但为怜愍诸众生故,现周一寻。舍利子,若如来应正遍知,发意欲以光明遍满,无量无数无边世界则能遍照。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以得第一般若波罗蜜多故。

舍利子,我今为汝,更说譬喻,重明此义,诸有智者倍增显了。舍利子,假使有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置衣襟中往至东方,过尔所微尘数世界乃下一尘,如是展转尽此微尘,而此东方所有世界未尽其边;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舍利子,于汝意云何?颇有人能得是世界诸边际不?

舍利子言:不也,薄伽梵。不也,苏揭多。

舍利子,是诸世界所有诸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而如来光最为第一,彼一切光于如来光百倍不及其一,乃至优波尼商分不及其一,如是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舍利子,如来发意,欲以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则能遍照。何以故?由如来得第一般若波罗蜜多故。舍利子,如来光者,无有障碍;所有墙壁,若树、若木,若轮围山、大轮围山、乾陀摩达那山、目脂邻陀山、大目脂邻陀山、伊沙陀罗山、雪山、黑山及苏迷卢山王,如是等皆不能障。佛之光明悉能洞彻,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子,少智众生不能信解如来光者,或有众生,见如来光唯照一寻;次有智者,见如来光照于二寻;次有智者,见如来光照拘卢舍;次大智者,乃至能见如来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子,乃至百千世界主梵天王,能见如来光明遍照百千世界;如是展转,乃至已登上地诸大菩萨摩诃萨,能见如来光明遍照无量无边世界。舍利子,如来为欲怜愍诸众生故,又放光明遍照如虚空等诸众生界。舍利子,是名第四如来不思议光。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大光不可思议如虚空已,无惑无疑,清净信受,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日月等光明, 及诸释梵等,

乃至色究竟, 无光等佛者。

色究竟天光, 遍照三千界,

比佛一毛光, 十六不及一。

如来所放光, 遍满虚空界,

诸大慧众生, 方能见如是。

佛光无有边, 量等虚空性,

随所化众生, 见光有差别。

如有生盲者, 不见日光明,

彼不见光照, 谓日光无有。

下劣诸众生, 不见佛光明,

彼不见光照, 谓佛光无有。

或见光一寻, 或见拘卢舍,

或及一由旬, 或满三千界,

已住于大地, 大慧光菩萨,

或住八九地, 至于十地者。

如来超彼地, 光轮无有边,

不思议佛土, 施作诸佛事。

诸佛不思议, 佛光不思议,

信者及获福, 亦尔难思议。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可思议净尸罗众及三摩地众,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汝等应知如是正说。若诸含识在于世间,奉持尸罗,清净无染;由清净故,当知是人成就清净身业,成就清净语业,成就清净意业。是人虽复常处世间,而不为彼世法所染。当知是人为婆罗门,为离诸恶,为沙门者,为寂静者,是名第一修静虑者,得第一三摩地波罗蜜多者。舍利子,如是含识则是如来,如是说者是名正说。何以故?舍利子,我初不见诸天世间,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及余天、人、阿素洛等,具有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清净尸罗三摩地众等如来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以得第一尸罗三摩地波罗蜜多故。舍利子,汝今欲闻佛说如来尸罗波罗蜜多譬喻不?

舍利子言:今正是时,薄伽梵!今正是时,苏揭多!世尊,若诸苾芻闻佛所说如来尸罗波罗蜜多譬喻者,如所闻已,当共受持。

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舍利子,于汝意云何?诸众生界与大地界,何者最多?

舍利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众生界多,非地界也。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众生界多,非如地界。舍利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所有众生。彼一切众生于一刹那顷,或一牟呼罗多顷,或一罗婆顷,假使同时皆得人身。舍利子,彼一切众生得人身已,于一刹那乃至一罗婆顷,假使同时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一如来复化作尔所如来,是一一所化如来各有千头,是一一头各有千口,是一一口各有千舌。时,彼一切诸化如来,皆悉成就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又成就佛无障无碍无尽辩才。舍利子,是诸如来以尔所舌,布演无碍无尽辩才,依一如来尸罗波罗蜜多众无量称赞,虽经拘胝那庾多百千大劫,如是称赞而如来戒众犹不能尽。舍利子,如来戒众无量无边,无有穷尽,不可思议。是诸如来无上智慧,无碍无障,无尽辩才,亦无穷尽,不可思议;乃至诸化如来未至,同时入大涅槃,赞说如来戒众亦不能尽。何以故?如来戒众及诸世尊,无上智慧,无碍辩才,此二俱是不可思议故,无量无数与虚空界平等平等。舍利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假使东方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如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彼一切众生于一刹那顷,乃至罗婆顷,同时皆得人身,俱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广说,乃至如来戒众,及诸如来无上智慧无碍辩才,俱是不可思议无量无数,与虚空界平等平等。何以故?舍利子,由如来证得第一尸罗波罗蜜多故。

尔时,佛告舍利子:汝今欲闻佛说如来三摩地波罗蜜多譬喻不?

舍利子言:今正是时!若诸苾芻闻佛所说,如来三摩地波罗蜜多譬喻者,如所闻已,当共奉持。

佛告舍利子:假使有时于此世间,劫将欲烧,由第七日彼日出故,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烧燃,如是极燃、遍极燃、大洞燃。舍利子,当知如来于此大洞燃等世界之内,随于一处,假使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若坐、若卧,当知此处成就十种甚希奇法,不可思议。舍利子,何等名为十希奇法?所谓如来游止之处,不加功力坦然平正犹如掌中。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一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燃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高踊显敞,无杂瓦石。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二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燃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平博严净,而为如来之所受用。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三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燃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生诸香草,光色青翠卷软右旋,具细滑触如迦遮邻地。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四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燃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八功德水出现于地,所谓一轻、二冷、三软、四澄静、五无秽、六清净、七乐饮、八多饮无患。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五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燃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凉风和畅,轻靡相发,此是如来先业所感。舍利子,譬如极炎热时,于日后分,有一丈夫,热所逼故,奔趣殑河,投于水中沐浴身体,热乏既息清凉悦乐,往返游戏渡至余岸。经行往来遥见不远,有大树林,枝叶翠盛,阴影厚密,便往林中。复见施妙床座,敷胜氍毹,上加绵蓐,覆以迦遮邻地之帔,轻妙鲜支重覆其上,排软倚枕置床两头。彼大丈夫,升于此床若坐若卧,于床四面清风微动,轻扇相续。如是,舍利子,如来于此大洞燃等世界之中,行住坐卧,自然凉风,微扇相续,亦复如是。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六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燃等,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其处自然江河池沼,有水生华种种出现,所谓殟钵罗华、钵特摩华、拘贸陀华、奔荼利华。其华芬馥,光彩映发,见者悦乐。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七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燃等,如来于中行住坐卧,其处自然原陆陵阜,皆生妙华种种出现,所谓阿底目多迦华、瞻博迦华、苏末那华、婆使迦华、阿输迦华、波吒罗华、迦腻罗华、怛罗尼华、瞿怛罗尼华。如是等华,开敷鲜荣,色香具足,众生见者得未曾有。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八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世界乃至大洞燃等,如来于中行住坐卧,其处自然金刚为体,坚固难坏。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九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上三千大千世界劫欲尽时,乃至烧极、烧遍极、烧燃、极燃、遍极燃、大洞燃等。是诸世界如来在中,若依经行、若住、坐卧,当知其处是佛灵庙,诸天世间,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天及人民、阿素洛等,恭敬供养尊重之处。舍利子,是名此处成就第十甚希奇法。

复次,舍利子,汝今当知,如是十种甚希奇法,皆是如来先世业力之所成就。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善通达法界故;由通达故,如来应正遍知,入是三摩地,依此定心受乐不退。虽经殑伽沙等诸大劫住,然如来未曾退起三摩地心。舍利子,如来应正遍知,依此定心经一食顷,或住一劫、百劫、千劫,或住百千劫,或住一拘胝劫、百拘胝劫、千拘胝劫、百千拘胝劫,或复乃至过于上数。何以故?如来应正遍知,成就第一三摩地波罗蜜多故。由成就故,如来具足如是大神通力,具足如是大威德力,具足如是大宗势力。舍利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处,诸天子生识缘一境,经八万四千劫住,乃至三摩地寿命未尽已来,此识不为余境界识之所移转。舍利子,彼诸天子尚以世定之力经尔所时,何况如来三摩地波罗蜜多而无久住?

复次,舍利子,如来应正遍知,初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夜乃至入无余大般涅槃界夜,于其中间,如来之心于三摩地未曾有起,故名此定无回转心、无所行心、无观察心、无动虑心、无流荡心、无摄众聚心、无散乱心、无高举心、无沉下心、无防护心、无覆藏心、无欣勇心、无违逆心、无萎悴心、无动摇心、无惊喜心、无惛沉心、无分别心、无异分别心、无遍分别心。又此定者,不随识心、不依眼心、不依耳鼻舌身意心、不依色心、不依声香味触法心、不趣诸法心、不起智心、不观过去心、不观未来心、不观现在心。舍利子,如来应正遍知住三摩地,如是离心无有一法而可得者,于一切法中无碍智见生,以无功用故。又舍利子,如来不起于三摩地,离心意识而能作诸佛事,以无功用故。如是,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尸罗及三摩地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无量无等百千劫, 昔有趣中行觉行,

戒闻定忍不放逸, 导师能修妙觉因。

最胜业果净如是, 妙广净戒超诸有,

十力尊戒如空净, 难说无垢譬虚空。

从佛初得菩提夜, 至后入于寂灭夜,

佛心无行无异行, 大静虑定未曾起。

十力戒聚无退分, 解脱神力亦如是,

一心住经无量劫, 大圣无思无异思。

佛智如空非思境, 明达无缘照三世,

无心意思无改变, 唯有佛子能信受。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神力,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如来应正遍知所获神通,不可思议,不可宣说,今当为汝方便开显。舍利子,如来常说,我声闻众中得神通者,所谓长老大目揵连最为第一。舍利子,如是所得神通,若以称量观察声闻神通,不见有与菩萨神通等者;若以称量观察声闻、菩萨所得神通,不见有与诸佛如来神通等者。舍利子,是名如来不可思议神通。是诸菩萨摩诃萨,为欲证得如来神通者,倍应发起上品正勤,则能获证。舍利子,汝等今者,欲于如来所,闻说不思议神通譬喻不?

舍利子言:今正是时!若诸苾芻闻佛所说神通譬喻者,如所闻已,当共受持。

佛告舍利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舍利子言:如是,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舍利子:于汝意云何?尊者大目揵连有大神通不?

舍利子言:我昔从佛受持是语,尊者大目揵连,于声闻僧中神通第一。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今当为汝广说譬喻。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声闻,皆得神通如大目揵连,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是诸声闻以诸正勤,迅速势力神通变化显现之时,欲比如来神通变化,百分、千分、百千万分不及其一,拘胝分、百拘胝分、千拘胝分、百千拘胝分不及其一,如是僧佉分、迦罗分、伽拏那分、沤波摩分、优波尼商分不及其一。何以故?如来应正遍知,以得第一神通变化波罗蜜多故。

复次,舍利子,假使如来以一芥子投之于地,彼声闻众以诸正勤,迅速势力神通变化大显现时,终不能动所投芥子如毛端许。何以故?如来应正遍知,以得第一神通变化故。又舍利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假使东方乃至如殑伽沙等世界中所有众生,如是十方殑伽沙等世界众生,若卵生、若胎生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一切众生俱是声闻,成就第一神通变化,皆如尊者大目揵连。如是声闻以诸正勤,迅速势力神通变化大显现时,终不能动所投芥子如毛端许。何以故?如来以得第一波罗蜜神通波罗蜜多故。舍利子,是名如来具足如是大神通力,具足如是大威德力,具足如是大宗势力。

尔时,薄伽梵复告长老舍利子言:舍利子,汝颇曾闻风劫起时,世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三千大千世界,苏迷卢山王、轮围山、大轮围山,及四大洲、八万少洲、大山大海,举离本处,高踰缮那,碎为末不?

舍利子言:我昔面于佛前,亲闻受持如是之事。

佛言:如是,如是。舍利子,又风灾起,更有大风,名僧伽多。彼风所吹,举此三千大千世界,并苏迷卢山、轮围山等,及诸大海,举高百踰缮那已,碎末为尘;或复举高二百踰缮那,或高四百、五百乃至举高千踰缮那,或高三千、四千踰缮那已,碎末为尘;乃至或高无量百千踰缮那已,碎末为尘。而此诸尘,随风散灭,了不可得,何况山石当有存者?此风又上,击散坏灭焰摩天宫,乃至诸尘散灭,何况宫殿当有存者?如是展转次第而上,击散坏灭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魔罗众天、婆摩天、净光天、遍净天所有宫殿,乃至彼诸微尘,亦皆散灭,不可而得,何况宫殿墙壁而可存者?舍利子,假使如上大风卒起摧坏世界,即以此风吹如来衣,一毛端际尚不能动,何况衣角及全衣者?何以故?如来应正等觉,成就不可思议神通,不可思议威仪,不可思议妙行,不可思议大悲故。

复次,舍利子,假使十方如殑伽河沙等世界,有如是等大风轮起,将欲吹坏此诸世界。尔时,如来以一指端,持此世界往至余处,或令风轮无力能吹,飒然还返。然于如来神通变化,及一切力无有退减。舍利子,如来神通,不可思议,难闻难信。唯有诸大菩萨摩诃萨,乃能信受谛奉,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假使三界诸含灵, 一切变成声闻众,

尽得神通波罗蜜, 譬如尊者目揵连。

获大神通力如来, 以一芥子投于地,

一切声闻现神通, 未能摇转毛端量。

假使十方世界中, 所有殑伽河沙等,

吠岚僧伽大猛风, 吹碎如斯诸世界。

如是诸风大猛盛, 将吹一切智衣服,

尽其势力不能动, 乃至如一毛端量。

大牟尼尊以一毛, 能障彼风令不起,

佛具如斯大神力, 等彼虚空无边际。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来不可思议大神通力。菩萨摩诃萨,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八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四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二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力,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诸佛如来俱足成就如是十力;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等,不能如法而转。’舍利子,何等名为如来十力?所谓处非处智力、业报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种种根智力、一切遍行行智力、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杂染清净智力、随念前世宿住作证智力、死生作证智力、漏尽作证智力。舍利子,如来成就如是十力故,乃至于大众中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是处非处智力?舍利子,如来无上智力处非处者,所谓于是处如实知是处,于非处如实知非处。舍利子,何等为是处?何等为非处?

舍利子,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感可喜、可乐、可爱、可意报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感不可喜、不可乐、不可爱、不可意报者,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能感不可喜、不可乐、不可爱、不可意报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能感可喜、可乐、可爱、可意报者,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由悭故能感大富,由犯戒故得生人天,由瞋恚故感得端正,由懈怠故能得对观,谓心乱者入正决定,由恶慧故永断一切相续习气,如是说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由悭故能感贫穷,由毁犯戒便感地狱、畜生、鬼趣,由瞋恚故感丑陋报,由懈怠故不得对观,由心乱故不入正定,由恶慧故不断一切相续习气,如是说者,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由布施能感贫穷,由持戒故堕于地狱、畜生、鬼趣,由含忍故感得丑陋,由正勤故不得对观,由心一缘不入正定,由圣慧故不断一切相续习气,如是说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由布施能感大富,由持戒故得生人天,由怀忍故感得端正,由正勤故能得对观,由心一缘入正决定,由圣慧故永断一切相续习气,如是说者,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因杀生而感长寿,不与取者能得大富,行邪欲者感贞良妻,如是说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杀生者能感短寿,不与取者能感贫穷,行邪欲者妻不贞良,如是说者,斯有是处。又非处者,无所摄受,谓离杀者能感短寿,离不与取能感贫穷,离于邪欲妻不贞良,如是说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离杀者能感长寿,离不与取能感大富,离邪欲者感贞良妻,如是说者,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如是一切善不善业道、是处非处,今当略说,显示其要。谓妄语者,不感诽谤,无有是处;若能感者,斯有是处。离妄语者,能感诽谤,无有是处;不感诽谤,斯有是处。离间语者,若能感得不坏眷属,无有是处;不能感者,斯有是处。远离间语,感坏眷属,无有是处;感不坏眷属,斯有是处。粗恶语者,若得常闻可意之声,无有是处;闻不可意声,斯有是处。离粗恶语,闻不可意声,无有是处;若不闻者,斯有是处。若怀绮语,感说言教令他信受,无有是处;若不信受,斯有是处。若离绮语,所说言教令他不受,无有是处;若信受者,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贪著者,感财不散,无有是处;若感散失,斯有是处。若离贪著,感财散失,无有是处;若不能感,斯有是处。若心瞋恚,不趣地狱,无有是处;若有趣者,斯有是处。若离瞋恚,不生善趣,无有是处;若往生者,斯有是处。若兴邪见受邪见因,能得道者,无有是处;不能得道,斯有是处。谓正见者受正见因,不得圣道,无有是处;能得圣道,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造无间者,心得安住,无有是处;若不安住,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戒净者,心不安住,无有是处;若得安住,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住有所得见,能得顺忍,无有是处;若不得者,斯有是处。若信解空,不得顺忍,无有是处;若有得者,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住恶作,得心安息,无有是处;若不能得,斯有是处。若系心者,不得心安,无有是处;若能得者,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有女人为转轮王,为释天主,为梵自在,无有是处;若丈夫作,斯有是处。若有女人出世作佛,无有是处;转女身已,出世作佛,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第八人未证于果而出受者,无有是处;证果已出,斯有是处。若至圣流受第八有,无有是处;即此诸蕴而般涅槃,斯有是处。若一来人受第三有,无有是处;即此诸蕴而般涅槃,斯有是处。若不还人复还于此,无有是处;即于彼处而般涅槃,斯有是处。若阿罗汉更续生有,无有是处;若不更续,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诸圣人,更求邪师受邪标帜,无有是处;不求邪师及邪标帜,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得无生法忍菩萨,有退转者,无有是处;定得菩提无有退转,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若诸菩萨安坐道场,不证菩提中而起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若诸菩萨坐于道场,证佛道已而便起者,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言非处者,若谓如来习气相续,无有是处;言是处者,一切如来习气永断,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谓如来智有碍者,无有是处;佛智无碍,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有能观如来顶者,无有是处;无有能观,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有能知如来心住,无有是处;若不能知,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言如来有不定心而可得者,无有是处;诸佛世尊心恒在定,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若诸如来行不实语,无有是处;若诸如来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是谛语者、不异语者,斯有是处。又舍利子,诸佛如来误失可得,无有是处;由无误失故名为佛及薄伽梵,斯有是处。舍利子,如是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亦应如是广分别说。

复次,舍利子,言非处者,无所摄受,乃至如来于现在世,有障有碍智见转者,无有是处;言是处者,有所摄受,佛薄伽梵于现在世,无障无碍智见转者,斯有是处。舍利子,是名如来处非处智力,不可思议无量无边。譬如虚空无边无际,如是如来处非处智力,无边无际亦复如是。若有欲求如来应正等觉,处非处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虚空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闻诸如来不可思议是处非处智力,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十方虚空无边量, 处非处智亦无边,

如实知处非处已, 为众广宣微妙法。

解脱道器成就人, 佛知其行方为说;

若非解脱道器者, 知非处已便舍离。

假使虚空可移动, 十方大地同时裂,

世出世间大圣尊, 处非处智皆如实。

舍利子,此谓如来第一处非处智力。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于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等,一切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业报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如实能知去来今业及于业受,若因、若处、若诸异报皆能了知。舍利子,云何如来如实知耶?所谓如来应正等觉,如实能知过去业受,得于善因远离不善,于未来世当与善根为因;若于过去业受,得不善因远离于善,在未来世当与不善根为因。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若诸业受于未来世当顺劣分,若诸业受于未来世当顺胜分。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又舍利子,若诸业受于现在世顺下劣分,于未来世当顺胜分;若诸业受于现在世随顺胜分,于未来世顺下劣分;若诸业受于现在世顺下劣分,于未来世亦顺劣分;若诸业受于现在世随顺胜分,于未来世亦顺胜分。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又舍利子,若诸业受于过去世狭劣方便,于未来世广大方便;若诸业受少有所作获大胜进,若诸业受广有所作得少胜进。如是等相,如实知之。又舍利子,若诸业受当得声闻性因,当得独觉性因,当得佛性因者。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又舍利子,若诸业受现在世苦,能于未来感乐异报;若诸业受现在世乐,能于未来感苦异报;若诸业受现在世苦,能于未来感苦异报;若诸业受现在世乐,能于未来感乐异报。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复次,舍利子,如来如实能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有情若业、若因、若诸异报。若即、若离、若有随顺不异分者,如是等相如来知已,为诸有情如实宣说。舍利子,如来应正遍知去来今业,及业受因处所异报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譬如虚空无边无际,如是如来业异报智力,无边无际亦复如是。若有欲求如来应正等觉,业异报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虚空际。舍利子,菩萨摩诃萨闻诸如来业异报智力,如虚空不可思议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如来善知因异报, 明眼如实了诸业,

最胜三世无有碍, 有情诸行如实知。

一切含灵于五趣, 当得成诸苦乐因,

若能转因所转苦, 明照善逝如实知。

黑白异报一切业, 随其所应因异报,

犹若掌中如意宝, 善逝了观如实知。

诸异报业因虽少, 当来获果无有量,

或无量因感少果, 善逝遍能如实知。

若因当证声闻果, 及当证于独觉果,

能感无上妙智力, 善逝无余如实知。

若业成熟因时苦, 此业当获于乐果,

若业成熟因时乐, 当获苦果如实知。

若业因果皆住苦, 若业因果皆住乐,

若业自体因自体, 善逝相应如实知。

苦果循环于三世, 有情流转五趣中,

最胜圆满菩提智, 皆能不异如实知。

舍利子,是名第二如来业异报智力。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于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等,一切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种种解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能如实知彼有情类,彼数取趣,非一欲解种种欲解,如来于此能并了知。舍利子,吾更为汝广分别说。彼数取者,或住贪欲起瞋恚解,或住瞋恚起贪欲解,乃至住于愚痴起贪瞋解。如是等相,如来如实皆能了知。又舍利子,若数取者,住于不善起不善解,或住善法而起善解,是亦如来如实了知。若数取者,住于下劣方便起广大解,或住广大方便起下劣解,或由此解下劣方便当住胜进,或由此解胜进方便当住下劣,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当植邪定种,若由此解当植正定种,若由此解当植正定解脱种者,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当趣欲界,或趣色界,或无色界,若由此解遍趣三界,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顺下劣分当获胜进,或得胜进当住下劣,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当于来世受种种生,受种种类种种受用,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由此解当退堕顶,或由此解植解脱种,是亦如来如实了知。既了知已,如其所应,广为有情如法演说。如是,舍利子,如来非一解种种解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种种解智力,如虚空不可思议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世间种种解, 过现无有量,

彼种种解心, 导师皆能了。

若有贪解者, 复当住瞋恚,

或现住瞋恚, 痴解如实知。

住痴起贪解, 心注不思议,

间杂流转起, 导师悉能知。

诸下劣方便, 而起广大解,

或增上方便, 导师悉能知。

随入于邪性, 复入所不趣,

解脱三界解, 如来悉能知。

种种生及类, 诸受用差别,

若退堕于顶, 两足尊能知。

知种种解已, 导师如法说,

是第三佛力, 最胜子能信。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三种种解智力。由成就故,如来应正遍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种种界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如实了知一切世间种种诸界。由此界故,世间含生,集起福行,集非福行,集不动行,或由此界植出离种。如是等界,如来于此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界、色界及眼识界。如是等界,云何知耶?谓如实知,由内空、外空、内外空故。乃至如实了知意界、法界及意识界。如是等界,云何知耶?谓如实知,由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又如实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如是等界,云何知耶?谓如实知,如空界故。如是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如实了知,遍分别所起故。又如实知有为界造作相故,无为界无造作相故,杂染界烦恼所引相故,清净界自体光净相故。又如实知诸行界不顺理无明相故,涅槃界顺理明相故。如是诸界,皆能明了。是故,舍利子,若界能安立世间,此界世间之所依住,如是若界能发牵引,若界能兴建立,若界能起方便,若界能生意欲,若界能起炽然,若界能为依止。舍利子,如是等界无量无边,是亦如来如实明了。既明了已,如其所应,广为有情如法演说。舍利子,如来非一界种种界智力,不可思议,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种种界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如是,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种种界智力,如虚空不可思议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世间诸含生, 依止种种界,

随其所流转, 最胜悉能知。

福非福不动, 及顺于出离,

住如是界已, 证寂静涅槃。

若眼界色界, 及以眼识界,

耳鼻舌身意, 诸界悉能知。

又知于法界, 及以意识界,

内外界悉空, 佛能如实知。

地界及水界, 火界与风界,

四界同空相, 如是悉能知。

若欲界色界, 及以无色界,

遍分别所起, 佛能如实知。

如虚空无边, 界无边亦尔,

佛皆能照了, 不谓我能知。

诸界本无生, 亦无有灭者,

是谓涅槃界, 胜丈夫能知。

如空量无边, 诸佛智如是,

由智能了知, 变异于诸界。

已知种种界, 调伏诸含生,

是佛第四力, 最胜子能信。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四非一界种种界智力。由成就此力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非一根种种根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能知,若他有情、若数取者,种种诸根差别之相,如来皆能分别了知。舍利子,如是等相,云何知耶?所谓了知钝根、中根、利根、胜根、劣根。由随遍分别根故,能知众生起极重贪,起极重瞋,起极重痴。如是诸根,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由随遍分别根故,如来能知,或起假立贪瞋痴,或起微薄贪瞋痴,或起颠倒贪瞋痴,或起摧伏贪瞋痴。如是等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若不善因所生诸根,若由善因所生诸根,若不勤因所生诸根,若出离因所生诸根,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正勤根、念根、慧根、三摩地根、未知当知根、知根、知已根。如是诸根差别之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知彼诸根,因于眼根当住耳根,而不住彼鼻舌身根;或因耳根当住鼻根,或因鼻根当住舌根,或因舌根当住身根,或因身根当住眼根。如是等根,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复次,舍利子,若诸有情住布施根修戒方便,尔时如来,以胜劣根智为说布施;若住戒根修施方便,为说于戒;若住忍根修勤方便,为说忍法;住正勤根修忍方便,为说正勤;住静虑根修慧方便,为说静虑;若住慧根修定方便,为说正慧。如是一切菩提分法,诸根差别如实了知,皆应广说。又舍利子,若诸有情住声闻根而返修于独觉方便,如来以诸根智为说下乘;住独觉根而修声闻智方便者,以诸根智为说中乘;住大乘根而修二乘智方便者,以诸根智为说大乘;住下劣根修大乘行,以诸根智为说二乘。若诸有情无堪任根、无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无堪任非法器已而便舍置。若诸有情有堪任根、有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有堪任是法器者,即便殷勤郑重说法,令其悟入。如是,舍利子,如来了知一切有情诸根纯熟及不纯熟,诸根出离及不出离。舍利子,诸有情根,如来如实一切了知,住如是相,如是方便,如是信解,如是本因,如是所缘,如是等流,如是究竟。舍利子,如来种种根智,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诸根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虚空际。诸菩萨摩诃萨闻是根力,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到根彼岸含灵尊, 善达有情意性行,

随诸众生根所堪, 人中师子为说法。

下中上根所堪任, 善逝胜智根中起,

观彼解脱器心已, 知行慧者为说法。

若人诸根能发起, 至极相续微烦恼,

善达彼人所有根, 知行随顺为说法。

若诸丈夫有善根, 随勤信欲广开示,

又随根行相差别, 说诸胜义定慧等。

若人发起于信欲, 慧者随根说净道,

知彼所行众行已, 为说胜法超诸苦。

有定住佛菩提根, 迷倒误转声闻智,

为说大乘成正觉, 此佛难伏第五力。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五种种根智力。由成就此力故,如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遍趣诸行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了知遍行诸行。舍利子,如是等相,云何了知?谓能了知有情性等,正定之性、不正定性及邪定性。舍利子,云何名为正定之性?谓由因力先世方便,开智利根之所生故。若诸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如来如实知彼有情前世因果堪任法器,随应说法令速解脱。舍利子,云何名为不定之性?由外缘力而成熟相。若得如法教授教诫,可得解脱;不得如法教授教诫,不得解脱。如来为说随顺缘因相应之法,彼诸有情闻正法已,如理修行证解脱果。为如是等得义利故,诸佛世尊出兴于世。舍利子,云何名为邪定之性?谓有情性,烦恼所蔽不修净业,识性薄弱,愚痴深厚,住邪见网,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舍置。是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愍此有情作利益故,被弘誓铠,入邪见军教化摧伏。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三种贪行,或净美相起于贪行,或爱恋相起于贪行,或先世因起于贪行。又能了知三种瞋行,或损害相起于瞋行,委练观察起于瞋行,先世随眠起于瞋行。又观了知三种痴行,或有痴行因无明生,或有痴行因妄有身见生,或有痴行因疑而生。如是一切,如来如实皆能了知。

复次,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诸行。苦乐二行俱能速通,诸根利故;苦乐二行俱是迟通,诸根钝故。又如实知,迟行迟通舍所缘故,迟行速通道不息故,速行迟通勇决进故,速行速通非彼性故。又如实知,或有诸行简择力满,非修习力;或有诸行修习力满,非简择力;或有诸行简择、修习二力俱满;或有诸行简择、修习力俱不满。如是诸相,如来如实皆能了知。又如实知,或有诸行信欲具足,非方便具足;或有诸行方便具足,信欲不具足;或有诸行信欲、方便俱不具足;或有诸行信欲、方便二俱具足。如是一切皆能了知。又如实知,或有诸行身业清净,非由语心;或有诸行语业清净,非由身心;或有诸行心业清净,非由身语;或有诸行非身语心;或有诸行由身语心,而得清净。舍利子,如是乃至一切有情所有诸行,或因流转,或因不流转,或因流转及不流转,如来以无碍智见故,于如是等一切处转。如是,舍利子,如来遍教行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诸菩萨摩诃萨闻是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善逝如实了诸行, 能知定因有情性,

又知不定成熟相, 及诸根因相应法。

诸行三种贪相应, 及与三种瞋痴合,

无边广惑相应行, 缘因大师如实知。

诸有苦行而根利, 及有此行而钝根,

诸有乐行根利钝, 世大依怙如实知。

诸有钝行及钝修, 或复行钝而修利,

或复行速而修迟, 或有俱速非彼性。

或有诸行简择生, 不由修习道力起,

或修习生非简择, 俱生别异共相应。

或有诸行信欲转, 清净而非方便净,

或有返此俱不俱, 佛遍智者皆明了。

复有净修于身业, 非语非心业清净,

或复语净及身净, 而彼心体非清净。

或有内心常清净, 身语二业非清净,

或复语净及心净, 而彼身业未尝净。

或身语心净不净, 诸行流转及寂灭,

遍智见者如实知, 是为如来第六力。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六遍趣行智力。由此力故,如来自称处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无有如法转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发起杂染清净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一切静虑、解脱、三摩地,及三摩钵底,发起杂染清净之法。舍利子,如是等相,云何知耶?谓如实知,由因由缘,一切有情能令杂染;又如实知,由因缘故,一切有情能令清净。舍利子,何因何缘能令杂染?舍利子,由不称理作意为因,无明为缘,令诸有情发起杂染。如是无明为因,诸行为缘;诸行为因,识为其缘;以识为因,名色为缘;名色为因,六处为缘;六处为因,诸触为缘;诸触为因,受为其缘;以受为因,爱为其缘;以爱为因,取为其缘;以取为因,有为其缘;以有为因,生为其缘;以生为因,老死为缘;烦恼为因,诸业为缘;诸见为因,爱为其缘;随眠为因,诸缠为缘。舍利子,由如此等诸因缘故,令诸有情发起杂染。如是等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舍利子,何因何缘能令清净?舍利子,有二因、二缘,能令一切有情清净,所谓由他顺音,及由内自如理作意;又奢摩他缘于一境,及毗钵舍那善巧方便。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不来智及不去智。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无生观及证正定。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行具足及明无明解脱作证。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修解脱门及性解脱智。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随觉谛及随得谛。舍利子,如是诸因诸缘,能令一切有情清净,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复次,舍利子,如来如实知诸有情杂染境界,知诸有情清净境界。或有杂染境界入于清净境界,或有清净境界入于杂染境界,如是皆由如实观故;或有杂染境界入于杂染境界,或有清净境界入于清净境界,如是皆由增上慢执故。如来于中,如实智转。又舍利子,如来以如实知,于诸静虑超越间杂差别中转,所谓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具足安止最初静虑。如来安住初静虑已从灭定出,如是乃至入灭定已从初静虑出。又舍利子,如来以如实知,于八解脱或顺次入,或复逆入,或顺逆入,或间杂入。舍利子,如是解脱,何等为八?谓有色观诸色,是初解脱;内无色想,外观诸色,是第二解脱;于净解脱或于净性起于净解,是第三解脱;虚空想处定,是第四解脱;识想处定,是第五解脱;无所有处定,是第六解脱;非有想非无想处定,是第七解脱;若想受灭,是第八解脱。又舍利子,如来以如实智,或安住一三摩地中,而复示现余三摩地及三摩钵底,又复示现种种观解,而诸如来于诸等持未曾混乱。又舍利子,诸佛如来不缘三摩地故,入于三摩地;或依一三摩地故,成就一切余三摩地;或不起一三摩地,而能遍入诸三摩地。又诸如来心常住定无展转缘,又诸如来无不定心而可得者。诸佛如来住定深妙,无有能观如来所得三摩地者。舍利子,声闻所得三摩地,为独觉三摩地之所映夺;独觉所得三摩地,为诸菩萨三摩地之所映夺;菩萨所得三摩地,为诸佛三摩地之所映夺。如来所得三摩地,无映夺者。何以故?以诸如来无映夺智常现转故。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如是教授,如是教诫,而能发起声闻、独觉诸三摩地;又以如是教授教诫,而能发起诸菩萨等妙三摩地。诸佛如来如实知已,便作如是教授教诫。舍利子,如来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杂染清净发起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定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闻是诸定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由此有情兴杂染, 由此有情得清净,

大雄如是了知已, 广为宣扬微妙法。

由彼违理作意因, 无明为缘生杂染,

复因无明诸行缘, 乃至展转生诸苦。

违理作意及无明, 为彼有支生根本,

诸佛如实了知已, 随其所应宣妙法。

一切杂染之根本, 所谓业行及无明,

复从此缘生诸识, 如是展转兴诸苦。

由彼所说随顺音, 及由内怀如理观,

如斯二因二缘故, 一切含灵证清净。

由奢摩他如理因, 及由毗钵舍那缘,

如是含灵证解脱, 大师如实皆能了。

行者安住净尸罗, 观察诸法皆空寂,

已善修习解脱门, 远离诸有迫迮苦。

此皆诸佛如实知, 一切有情清净行,

空无相愿解脱门, 善逝随根而显示。

独觉最胜及声闻, 顺逆履游诸静虑,

如来宣示彼所证, 如有毒刺及怨仇。

诸佛所证定解脱, 究竟无怨无毒刺,

当知第七如来力, 不为异证所摧伏。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七诸定智力。由得此力故,如来自称处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无有如法转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随所忆念如实了知。舍利子,如来如是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一切有情无量宿住,或念一生、十生、百生、千生,乃至无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生,悉皆随念而能知之。又随念知劫坏劫成,或劫成坏,或无量劫坏,无量劫成,无量劫成坏。或复随念百拘胝劫,乃至无量百千拘胝那庾多劫,皆能了知。又能随念我于先世曾彼彼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类,如是饮食,如是色,如是相,如是形貌,如是寿量,如是久住,如是苦乐;我于彼彼处终,生彼彼处,复于彼彼处终,来生此处。如是若自若他并诸形相,处所流类,无量宿住,悉能随念而并知之。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一切有情随其往因,以此因故,如是有情来生于此;知此因已,随应说法。又能了知一切有情,于过去世诸心相续,此心无间缘如是境如是心生,由是所缘不具足故如是心灭。如是一切,如来如实随念了知。又舍利子,若一有情心生展转,从如是心无间次第如是相续,于如殑伽沙劫种种言说不能令尽。如一有情心相如是,一切有情其心亦尔,如来随彼所有一切心相,随念悉能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依诸有情诸心,展转尽于后际,拘胝劫数说不能尽,而如来智亦无有尽。

复次,舍利子,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有等者,无等等者,无量无数,不可宣说,又不可说有边尽际。舍利子,如来以佛神力,加诸有情令念宿住,而告之曰:‘汝今应念于过去世,已种如是诸善法根。或于佛所、或声闻所、或独觉所、或于正法种诸善根,如是善根,悉当忆念。’彼诸有情以如来力随念皆知。舍利子,如是如来以佛神力加彼有情,令知宿住无量善根所缘境已,如其所应而为说法。舍利子,若诸有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随其欲解而求出离,或依声闻乘,或依独觉乘,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如是如来随念智力如实了知。如是,舍利子,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量无数,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诸有欲求如来宿住随念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闻是宿住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无惑无疑,乃至踊跃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不思那庾拘胝劫, 照世明灯悉随念,

亦念过往自他生, 如观掌内五庵果。

随念名姓色分别, 住寿命尽诸生趣,

含灵具足如是因, 知时如应为说法。

诸过去世无边际, 众生所有心心法,

是心无间是心生, 最胜大智皆能了。

善逝了知一有情, 过往无间心相续,

如殑伽沙拘胝劫, 不能说尽其边际。

乃至后际拘胝劫, 演诸含灵往所行,

而不与等智无尽, 是名诸佛智海量。

一切有情善信欲, 已曾供养诸世尊,

佛威神力所加被, 令缘过去修净行。

大师随念彼所受, 过去曾修诸福行,

念彼所住三乘智, 不退解脱所依处。

善逝称往无边智, 诸有情界难思议,

无边名称第八力, 最胜长子能信受。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八宿住智力。由得是力故,如来自称处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天眼通作证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清净天眼超过于人,观诸有情死此生彼、若劣若胜、好色恶色,如其习业或往善趣、或往恶趣。如是等相,如来明见如实了知。又能如实知,诸含灵所造业行:如是有情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起诸邪见;彼乘如是邪见业受因故,身坏命终堕诸恶趣,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鬼趣。如来又知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谤贤圣,修行正见;彼乘如是正见业受因故,身坏命终往诸善趣,若生天上乐世界中。又复如来以净天眼观于十方,不可宣说过殑伽沙数,尽虚空际穷法界量,诸佛世界种种相状。或复现见诸佛刹土有洞燃者,或见刹土有正坏者,或见刹土有正成者。又复现见一切含识死时生时。或复现见诸大菩萨从睹史多天降神母胎,或复现见出母胎者,或观诸方各行七步,或复现见入处内宫,或见出家现修苦行,或见诸佛悟大菩提,或复现见转大法轮,或复现见舍诸寿行入大涅槃。或复现见诸声闻众一切毕竟入般涅槃,或复现见一切独觉示诸神通报净施福而涅槃者。又诸有情非可现见,而为如来天眼所见,亦非彼外五通仙眼之所能见,亦非声闻、独觉、菩萨等眼之所能见,彼一切如来天眼悉能现见。如是非所现见微细众生如车轮量,如来以天眼观之,多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如是一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如来悉能如实明见。舍利子,如来以净天眼观察一切无量佛土诸含灵性,何等众生是如来化,何等众生见如来已方调伏者,如来尔时随应利见,即于前住令彼悟解,非余众生之所能知。如是,舍利子,如来天眼随念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诸有欲求如来天眼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是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乃至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善逝天眼净无垢, 净业修治无量劫,

最胜由是观十方, 无垢难思诸佛土。

或坏或成或成坏, 乃至起住火洞燃,

或有佛住或无佛, 自然尊眼悉能见。

有情性广难思议, 乃至有色及无色,

若堕恶趣善趣生, 自然尊眼悉能见。

或多拘胝佛现在, 或现如来入涅槃,

并及缘觉若声闻, 自然尊眼悉能见。

或为利生诸菩萨, 或行近妙菩提行,

住诸如来无障处, 自然导师皆能见。

善逝如是眼无垢, 能见极细诸众生,

第九眼力不思议, 最胜聪慧了能信。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九天眼智力。由此力故,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流尽作证智力?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如实了知,为尽诸流无流,心解脱、慧解脱、自然通慧,作证具足而住,如实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舍利子,如来流尽智力,清净无垢光洁圆照,永断一切相续习气。诸声闻乘虽复流尽,唯能断除少分习气;诸独觉乘虽复流尽,亦能断除少分习气,而远离大悲及诸才辩;唯有如来诸流永尽,具一切种微妙佛法,断除一切相续习气,大悲所摄,无畏才辩之所观察,一切世间诸有含识不能映夺,一刹那心而常具足相应无异。何以故?由如来无业、无烦恼、无忘失威仪诸习气故。舍利子,譬如清净虚空,不与一切烟尘云雾而共住止;如是如来流尽智力,不与一切烦恼习气而共住也。舍利子,诸佛如来住如是等流尽智已,复能为彼有流有取一切众生说流尽法,及说永断一切取法。一切众生诸流诸取,皆从虚妄遍分别起;如来如实观察是已,欲令一切不复起故,如其所应,以诸譬喻而为说法,令如实知诸流虚妄。由知是已,不取诸法;由不取故,则能毕竟入般涅槃。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流起灭、诸流趣行,如是知已,为诸有情如应说法。如是,舍利子,如来流尽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流尽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流尽作证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心虑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导师流尽智无垢, 无量广大净无障,

由成如是第十力, 故说寂静妙菩提。

诸声闻乘流尽智, 有量习气随系缚,

人中最胜大导师, 无量结习同灰烬。

有证缘觉菩提者, 远离大悲才与辩,

唯薄伽梵诸流尽, 大悲才辩无有量。

诸佛安住流尽智, 了知众生流取相,

皆从虚妄诸法生, 彼未解斯真理趣。

如来起悲为敷演, 无常不净无我法,

彼观诸法空无性, 当证如来寂静地。

无我无寿无数取, 无人摩纳作受者,

虚妄遍入诸法中, 起大悲心说令脱。

善逝慈悲无厌倦, 真智常流无忘失,

由是最胜恒方便, 为利众生开妙法。

能伏他论第十力, 无有边际等虚空,

世尊常住十力故, 无等法轮恒转世。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流尽智力。由成就此力故,如来应正等觉,自称:‘我处大仙尊位,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由闻如来功德不可思议故,于如来十力信受谛奉,心虑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九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五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三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无畏,信受谛奉,心志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有四种不思议无畏。由成就是四无畏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自称:‘我处大仙尊位,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舍利子,何等名为四无所畏?

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自称:‘我是正等觉者。’此中诸天世间,不见有能于如来前立如是论:‘汝于此法非正等觉。’舍利子,云何如来名正等觉?舍利子,如来能于一切诸法,平等正觉无非平等。若凡夫法、若诸圣法、若诸佛法、若诸学法、若无学法、若独觉法、若菩萨法,平等平等;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若有罪无罪,有流无流,有为无为,如是等一切诸法,如来悉能平等正觉,是故名为正等觉者。舍利子,云何名为平等之性?舍利子,诸见自体与彼空性其性平等,诸相自体与彼无相其性平等,三界自体与彼无愿其性平等,生法自体与彼无生其性平等,诸行自体与彼无行其性平等,起法自体与彼不起其性平等,贪性自体与彼无贪其性平等,三世自体与彼真如其性平等,无明有爱自体与明解脱其性平等,生死流转自体与彼寂静涅槃其性平等。如是,舍利子,如来能于一切诸法平等正觉,是故如来名正等觉。

复次,舍利子,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又以大悲而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不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舍利子,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何以故?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舍利子,如如来无畏,于一切甚深微细杂可知法,能正等觉。如是如来安住大悲,种种言音,种种法门,为彼有情开示妙法。若能依此修远离行,速尽苦际。若诸含识,实非大师自称大师,非正等觉称正等觉,以如来不思议无畏故悉皆映夺,令彼众生傲慢摧碎逃迸远避。舍利子,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欢喜踊跃,发希奇想。舍利子,是名第一正等觉无畏。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自称:‘我今诸流已尽。’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有如是诸流未尽。’舍利子,云何如来流尽之性?舍利子,如来于欲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贪行习气故;如来于有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瞋行习气故;如来于无明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痴行习气故;如来于见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烦恼行习气故。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诸流已尽。舍利子,如是说法,依世俗故,非为胜义。于胜义中,无有一法住圣智前,可遍知、可永断、可修习、可作证者。何以故?舍利子,所言尽者,未尝不尽,性究竟尽,不由对治说名为尽。如实性尽,如实性尽故无法可尽,无法可尽故即是无为,以无为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是故说言如来出世、若不出世,常住法性,常住法界。即于其中圣智慧转,虽如是转,无转无还。舍利子,由是法门故无有诸流,亦无流尽而可得者。如是如来住大悲已,为诸有情说流尽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无畏不可思议,复以大悲而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不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欢喜踊跃。舍利子,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何以故?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真如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如是不可思议、无量无数、无有边际妙法成就。由如来大悲熏心,为诸众生说流尽法,欲令永断彼诸流故。舍利子,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是名第二流尽无畏。由成就此无畏故,如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说障法决定能障。’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说如是障法不能为障。’舍利子,云何名为能障碍法?舍利子,谓有一法能为障碍。何等一法?谓心不清净。复有二法能为障碍,谓无惭、无愧。复有三法能为障碍,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复有四法能为障碍,由贪欲故行所不行,由瞋恚故行所不行,由愚痴故行所不行,由怖畏故行所不行。复有五法能为障碍,谓杀生、不与取、欲邪行、妄语、饮酒。复有六法能为障碍,谓不恭敬佛菩提,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律仪,不恭敬三摩地,不恭敬建立施设。复有七法能为障碍,谓慢、胜慢、胜上慢、增上慢、邪慢、下慢、我慢。复有八法能为障碍。何等为八?谓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勤、邪念、邪三摩地。复有九法能为障碍。何等为九?谓于我身去来今世作不饶益生恼害事,于我所爱去来今世作不饶益生恼害事,我所不爱于去来今而作饶益生恼害事。复有十法能为障碍,谓十不善道。是故略说,是十种法能为障碍。为欲止息寂静,永断如是障碍法故,如来为诸有情敷演正法。舍利子,乃至一切违罪作意相应诸结,若由诸法住爱味观,颠倒相应违背出离,爱见执著于有味著,有所依事身语意业。彼一切相,如来了知皆是障碍;既了知已,如实说为能障碍法。

复次,舍利子,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以大悲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无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舍利子,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何以故?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如是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与等者、不可宣说妙法成就。而如来大悲熏心,为诸有情说障碍法,欲令止息寂静,永断彼障法故。舍利子,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是名第三说障法无畏。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说圣出离所修,能正尽苦道。若诸有情修习此道,必定出离。’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所说道不能出离。’舍利子,云何名为圣出离道?舍利子,所谓一正趣道,能令众生毕竟清净。复有二法,能令众生毕竟出离,谓奢摩他及毗钵舍那。复有三法能令出离,谓空、无相、无愿解脱之门。复有四法能令出离,谓缘身生念、缘受生念、缘心生念、缘法生念。复有五法能令出离,谓信根、勤根、念根、三摩地根、慧根。复有六法能令出离,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复有七法能令出离,所谓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勤等觉支、喜等觉支、安息等觉支、三摩地等觉支、舍等觉支。复有八法能令出离,所谓圣八支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三摩地。复有九种悦根本法能令出离,所谓悦喜安息乐三摩地如实智见厌及离欲解脱。复有十法能令出离,谓十善业道。如是如来为诸有情如实开示离圣出行。舍利子,乃至一切所有正善菩提分法,或戒聚相应,或三摩地聚、慧聚、解脱聚、解脱智见聚相应,或圣谛相应,如是名为能出离行。又舍利子,能出离者,所谓正行。言正行者,于此法中无有一法,若增若减,若来若去,若取若舍。何以故?非行正行者行一种觉。若能如实知见诸法皆不二性,是则名为圣出离行。

舍利子,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以大悲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知性、无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舍利子,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何以故?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如是圣出离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与等者、不可宣说妙法成就。而如来大悲熏心,为诸众生开示演说圣出离行。若有众生如实解了修行正道,必能出离,速尽诸苦。舍利子,如来无畏,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闻是如来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舍利子,是名第四说圣出离道无畏。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舍利子,如来如是四种无畏,无边无际,譬如虚空,一切众生不能得尽其边际者。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如是不思议无畏,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自然正觉悟, 诸法平等性,

故遍见如来, 说名正等觉。

若诸凡夫法, 及学无学法,

最胜独觉法, 佛法悉平等。

一切世间法, 及诸出世法,

善不善不动, 涅槃路平等。

若空若无相, 若离诸愿乐,

无生无有为, 悉见平等性。

觉平等性已, 如所应宣说,

解脱诸有情, 大牟尼无畏。

已解脱三有, 复开示解脱,

诸人天圣尊, 显第二无畏。

最胜觉障法, 习不证解脱,

非清净下劣, 不具诸羞愧。

未尝有身护, 及以语意护,

贪瞋痴怖畏, 害命损他财。

行邪欲妄语, 饮酒不恭敬,

七慢八邪支, 悉非解脱处。

九恼害多过, 十不善业道,

不如理思惟, 愚痴无解脱。

颠倒修诸行, 执虚妄放逸,

佛知说障法, 是第三无畏。

清净门无量, 修习证菩提,

佛自然通达, 说趣甘露法。

乃至诸所有, 众多妙善法,

助清净菩提, 最胜所称赞。

若善修习已, 不证诸解脱,

必无有是处, 十力者诚言。

若如理思惟, 息广大烦恼,

观诸法平等, 善修习圣行。

不执著诸相, 是法及非法,

解脱诸忧怖, 大净者所说。

善知种种法, 虚廓如净空,

又如幻如梦, 解脱诸有海。

若放逸造业, 轮回诸有趣,

大悲愍众生, 欲令证解脱。

十力牟尼尊, 处生死化法,

是第四无畏, 清净等虚空。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来不思议无畏。菩萨摩诃萨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大悲,信受谛奉,乃至发希奇想?

舍利子,诸佛如来大悲常转。何以故?诸佛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于一切时为成熟一切众生故,当知大悲常起不息。舍利子,此如来大悲,如是无量,如是不可思议,如是无等等,如是无边,如是不可说,如是猛利,如是久远。随诸众生乃至如来一切语业,于是大悲亦难宣说。何以故?犹如如来证得菩提,不可思议;如是如来于诸众生大悲发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舍利子,云何如来证得菩提?舍利子,犹如来入如是无根无住故证得菩提。舍利子,何等为根?何等为住?有身为根,虚妄分别为住。如来于此二法平等解了,是故说言,犹如如来入无根无住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生不能解了如是二法,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无根无住法故。’

复次,舍利子,夫菩提者,其性寂静。何等名为寂静二法?舍利子,于内为寂,于外为静。何以故?眼性是空,离我我所;如是耳鼻舌身意、意性是空,离我我所。若如是知,名之为寂。如实了知眼性空已,不趣于色;乃至如实了知意性空已,不趣于法。若如是知,名之为静。一切众生于此寂静二法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寂静二法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自性清净。云何名为自性清净?舍利子,菩提之性体无染污,菩提之性与虚空等,菩提之性是虚空性,菩提之性同于虚空,菩提、虚空平等平等究竟性净。愚痴凡夫不觉如是自性清净,而为客尘烦恼之所染污。一切众生于是自性清净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自性清净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入无出。何等名为入出二法?舍利子,所言入者,名执诸法;所言出者,名不执诸法。如来明见无入无出平等法性,犹如如来明见无远及无彼岸。何以故?以一切法性离远及彼岸故,能证是法故名如来。一切众生于此无入无出法性不能觉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了,如是无入无出法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相无境。何等名为无相无境?舍利子,不得眼识名为无相,不观于色名为无境;乃至不得意识名为无相,不观于法名为无境。舍利子,无相无境,众圣所行。何等所行?谓在三界愚痴凡夫,于众圣所行不能行故,于无相无境不能觉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了,如是无相无境法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非去来今,三世平等,三相轮断。何等名为三相轮断?舍利子,于过去世心无顾转,于未来世识无趣向,于现在世意无起作。是心意识无有安住,不分别过去,不执著未来,不戏论现在。一切众生不能觉悟,三世等性,三轮清净,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三世三轮平等清净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为无性。何故名曰无为无性?舍利子,是菩提性非眼识所识,乃至非意识所识。言无为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三相永离,故名无为。舍利子,知无为性,当觉有为。何以故?诸法自性即是无性,夫无性者即体无二。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此无性无为故,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性无为故。’

复次,舍利子,我证菩提,无差别迹。何故名为无差别迹?舍利子,真如、法性,二俱名迹;性无别异,性无安住,名无差别。诸法实际,名之为迹;性无动摇,名无差别。诸法空性,名之为迹;性不可得,名无差别。诸法无相,名之为迹;性不可寻,名无差别。诸法无愿,名之为迹;性无发起,名无差别。无众生性,名之为迹;即体性无,名无差别。是虚空相,名之为迹;性不可得,名无差别。其性无生,是名为迹;其性无灭,名无差别。其性无为,是名为迹;性无行住,名无差别。为菩提相,是名为迹;其性寂静,名无差别。为涅槃相,是名为迹;其性无生,名无差别。舍利子,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无差别迹,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差别迹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不可以身证,不可以心证。何以故?身性无知,无有作用,譬如草木、墙壁、琢石之光;心性亦尔,譬如幻事、阳焰、水月。若能如是觉悟身心,是名菩提。舍利子,但以世俗言说,假名菩提。菩提实性,不可言说,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不可以法得,不可以非法得,不可以真实得,不可以非真实得,不可以谛得,不可以妄得。何以故?由菩提性离言说故,亦离一切诸法相故。又以菩提,无有形相用通言说;譬如虚空,无有形处故不可说。舍利子,如实寻求一切诸法皆无言说。何以故?由诸法中无有言说,于言说中亦无诸法。一切众生不能觉悟如是诸法理趣,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诸法理趣令其觉悟,如是谛实义旨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无取无藏。何等名为无取无藏?舍利子,了知眼故,名无所取;不观色故,名曰无藏。舍利子,如来证是菩提无取无藏故,不取于眼,不藏于色,不住于识;乃至不取于意,不藏于法,不住于识。虽不住识,而能了知一切众生心之所住。云何了知?谓诸众生心住四法。何等为四?一切众生心住于识,心住于受,心住于想,心住于行。如来如是如实了知住与不住。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无住实际,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住实际法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空之异名。由空空故,菩提亦空;菩提空故,诸法亦空。是故如来如其空性觉一切法,不由空故觉法空性,由一理趣智故觉法性空。空与菩提,性无有二;由无二故,不可说言,此是菩提,此是空性。若有二者,则可言说,此为菩提,此为空性。以法无二,无有二相,无名、无相、无行,毕竟不行亦不现行。所言空者,远离取执。胜义谛中无法可得,由性空故说名为空。如说太虚,名为虚空,而太虚性不可言说;如是空法,说名为空,而彼空性不可言说。如是悟入诸法,实无有名,假立名说,然诸法名无方无处。如名诠诸法,此法无方无处亦复如是。如来了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无生无起,如是知已而证解脱,然其实性无缚无脱。诸痴凡夫不能觉悟此菩提性,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菩提之实性故。’

复次,舍利子,菩提之性,与太虚等。然太虚性无等不等,菩提亦尔,无等不等。犹如诸法,性无真实,不可说等及不平等。如是,舍利子,如来觉悟一切诸法,其性平等无不平等;如实觉悟,无有少法,可为平等及不平等。如是如来如实智量穷诸法量。何者名为如实智耶?谓知诸法本无而生,生已离散,无主而生,无主而散,若生若散随众缘转,此中无有一法若转若还及随转者,故说如来为断诸径说微妙法。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断诸径法,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断诸径法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即是如句。何等名为如句之相?舍利子,如菩提相,诸色亦尔,同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彼真如无不遍至。舍利子,如菩提相同彼真如,四大之性亦复如是,如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如菩提性同彼真如,眼界、色界及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及意识界亦复如是。如菩提相但假施设,一切诸法蕴、界、处等但假施设,亦复如是。知如是相,名为如句。又舍利子,如来一切如实觉悟,不颠倒觉,犹如前际,中后亦尔。何以故?前际无生,后际无趣,中际远离,如是一切名为如句。如是一句,一切亦尔;如是一切,一句亦尔,非如性中一性多性而是可得。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此之如句,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真如法句故。’

复次,舍利子,言菩提者,名入于行及入无行。何等名为行及无行?舍利子,发起善法,名之为行;一切诸法即不可得,名为无行。住不住心,名之为行;无相三摩地解脱门,名为无行。舍利子,所言行者,称量算数观察于心;言无行者,过称量等。云何名为过称量等?以一切处无有诸识作用业故。舍利子,所言行者,谓于是处观察有为;言无行者,谓于是处证于无为。愚痴凡夫不能觉悟入行非行,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入行非行法故。’

复次,舍利子,夫菩提者,无流无取。云何名为无流无取?舍利子,离四流性,故曰无流。何谓为四?离欲流性,离有流性,离无明流性,离见流性。舍利子,离四取性,故名无取。何等为四?离欲取性,离有取性,离见取性,离戒取性。舍利子,如是四取皆由无明,而为盲闇爱水隍池之所拥闭,由执我故受蕴、界、处。如来于中如实了知,我取根本自证清净,亦令众生证得清净。舍利子,如来既证是清净故,于诸法中无所分别。何以故?舍利子,由此分别起不如理思惟。此但如理相应故,不起无明;不起无明故,不能发起十二有支;若不发起十二有支,此即无生;若无生者,此即决定;若决定者,此即了义;若了义者,此即胜义;若胜义者,即无人义;无人义者,即不可说义;不可说义者,即缘起义;诸缘起义者,即是法义;诸法义者,即如来义。舍利子,若能如是观缘起者,即是观法;若观法者,即观如来。如是观者,离真如外无有所观。此中云何有所有耶?谓相及缘。如是二法,若能观察无相无缘,即真实观如来,觉悟如是诸法平等故平等。愚痴凡夫不能觉悟此无流无取性,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流无取性故。’

复次,舍利子,夫菩提者,其性清净,无垢无执。云何名为清净,无垢及以无执?舍利子,空故清净,无相故无垢,无愿故无执。又舍利子,无生故清净,无作故无垢,无取故无执。又舍利子,自性故清净,遍净故无垢,光洁故无执。又舍利子,无戏论故清净,离戏论故无垢,戏论寂静故无执。又舍利子,真如故清净,法界故无垢,实际故无执。又舍利子,虚静故清净,无碍故无垢,空寂故无执。又舍利子,内遍知故清净,外不行故无垢,内外不可得故无执。又舍利子,蕴遍知故清净,界自体故无垢,处损减故无执。又舍利子,过去尽智故清净,未来无生智故无垢,现在法界住智故无执。舍利子,如是清净、无垢、无执之性同趣一句,言一句者谓寂静句,诸寂静者即极寂静,极寂静者即遍寂静,遍寂静者名大牟尼。舍利子,犹如太虚,菩提亦尔;如菩提性,诸法亦尔;如诸法性,真实亦尔;如真实性,国土亦尔;如国土性,涅槃亦尔。故说涅槃诸法平等,亦名究竟,无边际相故,无有对治;离对治相故,如是诸法本来清净,无垢无执。舍利子,如来于是色无色等一切诸法,如实觉悟观有情性,游戏清净,无垢无执,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清净、无垢、无执法故。’

复次,舍利子,如是如来不可思议大悲,不由功用任运常转,流布遍满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舍利子,如来大悲不可思议,无边无际犹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大悲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大悲,同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诸佛证菩提, 无根无所住,

如佛所证已, 为诸众生说。

诸佛证菩提, 寂静极寂静,

观眼等内空, 色等外空性。

有情不觉悟, 寂静极寂静,

如来知句义, 于彼起大悲。

菩提性光洁, 清净等虚空,

是众生不了, 于彼起大悲。

诸佛证菩提, 无去来取舍,

是众生不了, 于彼起大悲。

诸佛证菩提, 无相无境界,

众圣之所行, 非愚夫所履。

诸凡夫不知, 虽知不明达,

如来于彼类, 兴起于大悲。

无为之自性, 无生亦无灭,

于彼亦无住, 三轮长解脱。

愚夫不能觉, 诸有为自性,

于彼起大悲, 开如是理趣。

菩提非身证, 亦不由心证,

身自性无知, 心如幻事等。

愚夫不能觉, 身心自体性,

于彼起大悲, 开如是妙理。

诸佛自然证, 广大胜菩提,

安坐树王下, 观察含灵性。

登上生死轮, 循环种种趣,

如来见彼已, 兴猛厉大悲。

憍慢之所坏, 见网恒缠裹,

于苦生乐想, 无常起常想。

计诤我众生, 命者见所坏,

如来观彼已, 兴猛厉大悲。

一切众生性, 覆障于痴膜,

无有慧光明, 如重云掩日。

如来见彼已, 兴猛厉大悲,

以无垢智光, 当为彼明照。

既入诸恶趣, 常迷失正道,

或堕地狱趣, 畜生鬼趣中。

过去佛已知, 导开前正路,

今佛见彼已, 兴猛厉大悲。

佛知一切法, 真如及实性,

清净等虚空, 证成真解脱。

诸众生不知, 如是净妙法,

如来见彼已, 兴猛厉大悲。

如是,舍利子,是名如来不思议大悲。诸菩萨摩诃萨闻是不可思议大悲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六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四

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不共佛法,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

舍利子,如来成就十八不共佛法;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舍利子,何等名为十八不共佛法?

舍利子,所谓如来处世无诸误失,以无失故名为如来。何等名为无有误失?舍利子,如来身业无有误失;以无失故,一切世间若愚若智,不能立如法论,谓如来身有误失者。何以故?佛薄伽梵身业毕竟无误失故。舍利子,诸佛如来游步世间,直视于前,转身回顾,若屈若伸,服僧伽胝,摄持衣钵,进止往来,行住坐卧,如来于中无失威仪,端严庠序。舍利子,如来若往城邑,若旋返时,双足蹈空,而千幅轮现于地际,悦意妙香钵特摩华,自然踊出承如来足。若畜生趣一切有情为如来足之所触者,极满七夜受诸快乐,命终之后往生善趣乐世界中。舍利子,如来被服不著其身,如四指量吠岚婆风不能披动。舍利子,如来身光极照无间,触彼众生令兴乐受。舍利子,如是一切身无过相,故说如来身无误失。如自所证身无误失,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其永断身业误失。舍利子,如来语业无有误失;以无失故,一切世间若愚若智,不能如法伺求如来语业误失。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为迦罗时语者,如来为实语者,为谛语者,为三摩耶时语者,为如语而作者,为善训释词语者,为令众生欢悦语者,为无重述语者,为文义庄严语者,为随发一音皆令信解欢悦语者。舍利子,如是一切语无过相,故说如来语业无失。如自所证语无误失,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其永断语业误失。舍利子,如来之心无有误失;以无失故,一切世间若愚若智,不能如法伺候如来心业误失。何以故?舍利子,如来不舍甚深定法,而能发起作诸佛事不役神虑,于一切法无碍智见任运而转,故说如来心无误失。如自所证心无失故,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其永断心业误失。舍利子,如是身、语、心业无有失故,是名如来第一诸业无有误失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所发言音无有卒暴?舍利子,如来以无卒暴发言音故,一切世间若魔、若魔眷属,及余天子、诸外道等,不能伺候如来便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言音本无卒暴,无随卒暴。何以故?久已永离诸爱恚故。一切众生虽加尊敬而心不高,虽加轻侮而心不戚。又舍利子,如来无有所作过时及不究竟,非由此事而起追悔,及随前事起卒暴音。又舍利子,如来无有与世诤讼,是故如来无卒暴音。如来常止无诤深定,无我所执,亦无有取,远离诸缚,是故如来无卒暴音。舍利子,如是无量音无卒暴,如来于中悉皆证入。如佛所证音无卒暴,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其永断诸卒暴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二言无卒暴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念无忘失?舍利子,如来正念无忘失故,不于一法而生愚乱。何以故?如来住于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中,不痴忘故;观诸有情心行动转,无挂碍故;如其所应宣说妙法,无忘失故;于诸义法训词辩才无碍解中,无忘失故;于去来今无碍智见,如是无量无忘失故。如自所证去来现在无碍智见无有忘失,亦为有情说如斯法,令其证得无忘失念。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三念无忘失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无不定心而可得者?舍利子,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食若饮、若语若默,常处深定中无出离。何以故?由如来证得甚深三摩地最胜波罗蜜多,成就无障无碍深静虑故。舍利子,无有众生处有情类,若定不定能观如来心及心所;唯除如来威力加被而能得知。如自所证常处定心,亦为有情依三摩地说如斯法,令其永断散乱之心。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四无不定心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无诸异想?何以故?舍利子,由异想故,可有安住不平等心。如来心常安住平等故,于一切无诸异想。舍利子,如来于诸佛土无诸异想,以彼佛土如虚空故。如来于诸有情无种种想,由彼有情性无我故。如来于诸佛所无种种想,由彼法性无有差别,平等智故。如来于一切法无种种想,由离欲法性平等故。如来于持戒者其心无爱,于犯戒者其心无恚,于有恩所无不酬报,于有怨所情无加害,于所调伏无不平等,于住邪定心不轻慢,于诸法中平等安住,故名如来无种种想。如自所证无异想故,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其永断种种异想。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五无诸异想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无简择舍?何以故?舍利子,如来已修圣道而证此舍,非未修道而有证故。如来已修于心、已修于戒、已修于慧而证此舍,非所未修而有证故。舍利子,如来舍者,随智慧行,不随痴行。如来舍者,是出世间,不堕世间。如来舍者,是圣,是出离,非为不圣,非不出离。如来舍者,能转梵轮,悲愍众生常不舍离。如来舍者,任运成就,不随对治故。舍利子,如来舍者,无高不高,亦无下劣,得住不动,远离二边,超过一切思量简择,观待于时亦不过时,无动无思,无有分别,无异分别,无修无损,无有憍逸,无有示现,真性如性,不虚妄性,非不如性,如是无量。舍利子,如来如是大舍成就,为诸众生舍圆满故说如斯法。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六无简择舍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志欲无有退减?舍利子,何等志欲而无退减?所谓如来善法志欲。复有何义名为志欲?舍利子,如来大慈志欲无减,如来大悲志欲无减,如来说法志欲无减,调伏众生志欲无减,成熟众生志欲无减,兴于远离志欲无减,教导菩萨志欲无减,绍三宝种令不断绝志欲无减,一切如来不随欲行,如来志欲智为前导。如自所证志欲无减,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彼证得圆满无上一切智智之志欲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七志欲无减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正勤无有退减?舍利子,何等正勤而不退减?所谓不舍所化众生正勤,于听法众不怀摈遣正勤,以如是等无有退没故,说如来正勤无减。舍利子,假使如来值遇如是,乐闻法众堪任法器,若能听法经劫无倦,如来亦随经劫不起于座,不缘食饮,相续说法中无暂废。又舍利子,如来为众生故,假使过于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唯一众生是佛化限;尔时如来躬往其所,为说法要令其悟入,正勤无厌。舍利子,如来身无疲倦,及以语、心亦无疲倦。何以故?如来身、语及心常安息故。舍利子,如来长劫发起精进,赞叹精进,为诸众生说如是法,令彼勤修是精进故证圣解脱。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八正勤无减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于一切一法及一切种一切念,无有退减?何以故?由诸如来念无退故。舍利子,如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间观察一切众生,去来诸心相续知已,如来于中毕竟了知无有忘念。又如实知众生行已,如来于中无复役智,而如来念曾无退减。又舍利子,如来安立三聚众生,诸根悟入意解趣行,审观察已更不忆念,无重思惟不复观察,常为众生宣说妙法无有断绝。何以故?由如来念无退减故。如自所证无退减念,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其永断诸念退减。舍利子,是名如来第九念无退减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佛三摩地无有退减?舍利子,佛三摩地与一切法,其性平等无非平等。何以故?由一切一法及一切种法无有不平等性故。舍利子,何因缘故佛三摩地复无退减?舍利子,以真如平等故,即三摩地平等;以三摩地平等故,即如来平等。以能证入如是平等性故,三摩地者名为等定。又舍利子,若贪际平等即离贪际平等,若瞋际平等即离瞋际平等,若痴际平等即离痴际平等,若有为际平等即无为际平等,若生死际平等即涅槃际平等。以如来证入如是平等性故,于三摩地而无退减。何以故?平等之性无退减故。舍利子,此佛三摩地非眼相应,亦非耳、鼻、舌、身、意相应。何以故?然彼如来诸根无缺故。又如来三摩地,不依地界,不依水、火、风界,不依欲界、色无色界,不依此世及他世间。何以故?由无依故无退无减。是故如来如自所证,诸三摩地无有退减,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彼证得诸三摩地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三摩地无有退减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智慧无有退减?舍利子,何等名为如来智慧?所谓了知诸法不缘他知,为他有情及以他人演妙法智,无尽善巧无碍解智,分别一切句智,悟入一句百千大劫说无尽智,如其所闻断疑网智,于一切处无障碍智,宣说安立圣三乘智,能遍了达八万四千有情心行智,如应开示八万四千诸法藏智。舍利子,此如来智慧,无边无际,无有穷尽。由此智慧不可尽故,随慧而说亦无有尽,故说如来智慧无有退减。如自所证智慧无减,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其证得无尽智慧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一智慧无减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解脱无有退减?舍利子,何等名为如来解脱?舍利子,诸声闻乘随悟音声故得解脱,诸独觉乘随悟众缘故得解脱,佛薄伽梵远离一切执著二边故得解脱,是故说为如来解脱。何以故?舍利子,如是解脱前际无缚,后际无转,不住现在故。又舍利子,眼之与色二执解脱,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二执解脱,摄受无执依止解脱故。又舍利子,心之与智自性光洁,体无瑕秽,是故诸佛由刹那心相应慧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如来随所证觉,亦为众生说如斯法,令彼证觉如是法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二解脱无减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何以故?舍利子,由能成就是身业故。一切有情若见如来即便调伏,或闻说法亦皆调伏,是故如来或现默然调伏众生,或现饮食调伏众生,或现诸威仪调伏众生,或现诸胜相调伏众生,或现随形好调伏众生,或现无观顶调伏众生,或现观视相调伏众生,或现神光触照调伏众生,或现游步举足下足调伏众生,或现往还城邑聚落调伏众生。舍利子,以要言之,佛薄伽梵无有威仪而不调伏诸众生者。故说如来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令其证入如是智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三身业智导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何以故?舍利子,佛薄伽梵不虚说法故以智前导,所有记莂无不圆备,凡所宣说言词显妙。舍利子,如来语言随现而转,不可思议,今当略说。舍利子,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不卑下语,非不胜语,不邪曲语,不謇吃语,不繁乱语,不涩钝语,不粗犷语,不隐没语,柔和声语,可欣乐语,不虚羸语,不轻掉语,不调疾语,不繁重语,不迅急语,善断约语,善调释语,极妙和美语,胜妙音语,善唱导语,大清亮语,大雷震语,无遗逸语,饮甘露语,有义旨语,可亲附语,广大之语,可爱重语,无尘染语,离尘黩语,无栽秽语,无垢浊语,无鲁钝语,威严盛语,无障碍语,能教导语,明洁之语,有正直语,无怯惮语,无缺减语,非轻急语,能生喜乐语,令身怡适语,令心踊跃语,寂静贪语,寂静瞋语,坏灭痴语,吞啖魔语,调伏恶语,摧异论语,有表示语,天鼓音语,智者悦语,羯罗频迦音语,上帝音语,梵天音语,海潮音语,云雷音语,地山震吼音语,鸿鹤王音语,孔雀王音语,黄鹂音语,命命音语,鹅雁王音语,鹿王音语,箜篌音语,伐洛迦音语,钵拏缚音语,大螺吼音语,长笛音语,易开解语,易了别语,畅明晓语,适悦意语,可听闻语,深远音语,无喑哑语,悦可耳语,生善根语,文句无缺语,善说文句语,义句相应语,法句相应语,时相应语,时捷对语,不过时语,知根胜劣语,庄严施语,净尸罗语,教授忍语,练正勤语,令乐静虑语,悟入正慧语,慈善集语,悲无倦语,清净喜语证入舍语,安立三乘语,令三宝种不断绝语,安立三聚语,净三解脱语,遍修谛语,遍修智语,达者不毁语,圣者称赞语,随虚空量语,一切种妙成就语。舍利子,如是无量无边微妙清净如来之语故,说如来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如自所证如是语业,亦随诸有情而为说法,令其证入如是语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四语业智导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舍利子,夫如来者,心意与识皆不可说故。舍利子,夫如来者,应以智求,智增上故说名如来。此如来智,随至一切众生之心,随入一切众生之意,不离一切众生之识,焚荡诸法诸三摩地,不从他缘,超过一切所缘境界,远离缘生,灭三有趣,超诸慢种,解脱魔业,离诸谄诳,舍我我所,除灭无明痴暗之膜,善修道支,与虚空等无有分别,与诸法界而无差别。舍利子,如来证入如是意业,为如是相,智为前导,随众生心而为说法,令彼证入如来意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五意业智导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见转?舍利子,何以此智名之为转?舍利子,如来以无碍智,能知如是无量无边过去世中,所有诸佛国土若成若坏。彼一切事无量无数,如来方便悉能数知。如是乃至诸佛国中,所有卉木、丛林、众药所摄彼一切事,如来于此悉能了知。如是乃至诸佛国中,诸众生身众生假立,彼一切相悉能了知。又能了知彼中所有若干众生种种性、种种色,乃至广说,如来于此悉能了知。舍利子,如是彼中所有诸佛出现于世,彼一一如来所宣正法,如来于此悉能如实分别了知。如是乃至尔所众生,于声闻乘已调伏者,或独觉乘已调伏者,或于大乘已调伏者,是亦如来悉能了知。又诸佛土差别之相,苾芻僧众、寿量、法住,入息出息受用饮食,如是等类差别之相,如来于此悉能了知。舍利子,一切有情过去世相,若死、若生、若界、若趣,如来于此悉能分别如实了知。又诸有情种种根性、种种行性、种种意解性,如是无量悉能了知。又能了知诸心相续,所谓如是如是心无间,如是如是心生起。彼诸心相若干非一,如来方便悉能数知。舍利子,如来或以现智,或种类智,证得如是过去谢往诸心相续。自既证是,智无不备,随众生心而为说法,欲令证入如是智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六过去无碍智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于未来世,无著无碍智见转?舍利子,何以此智名之为转?所谓未来世中所有如来,或当出现,或当灭度,或复当有,或复当无,彼一切相,如来于此悉能了知。如是乃至当来火劫烧,当来水劫坏,当来风劫坏,乃至一切诸佛国土,当住久近若干等异,如来于此悉能了知。如是乃至当来诸佛国土,所有地界若干微尘,所有卉木、丛林、众药等事,乃至当来星宿色相若干非一,如来于此悉能了知。如是乃至遍满一一诸佛土中,当来诸佛、独觉、声闻,及以菩萨出现于世,所有受用若饮若食,入息出息,行住威仪,无量等相,如来如实悉能了知。如是乃至一一如来化行差别,观有情性当证解脱,或乘声闻乘、或乘独觉乘、或乘大乘当证解脱,如来一切悉能了知。如是遍满未来之世一一佛土,尔所众生生处差别,诸有情心心所有法,如来一切悉能了知。舍利子,如来如是如实了知,非有来世远心相续,然由如来观于来世如实了知。自既证已,亦与众生演说斯法,欲令证入如是智故。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七未来无碍智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于现在世,无著无碍智见转?舍利子,何以此智名之为转?舍利子,如来于现在世十方一切诸佛土中,所有三种方便数知如是了知。现在诸佛、诸菩萨众、诸声闻众、诸独觉众,若干差别悉能了知。又能了知现在世中,星宿、色相、卉木、诸药丛林等事,乃至现在十方一切地界微尘分量,如来如实方便数知。舍利子,十方国土一切水界不可思议,如来以一毛端举滴令尽,如是无量悉能明了方便数知。又十方国土一切火界焰起差别,如来于此方便数知。又十方国土一切风界依色处起,如来亦能方便了知。又十方国土诸大虚界,毛端际量若干非一,如来如实方便数知。舍利子,如来如是了知现在三种众生界,乃至了知现在地狱众生界,彼能生因及彼出因。又知现在畜生众生界,生因出因俱能了知;焰魔界众亦复如是。又能了知现在人间诸众生界,生彼之因及终殁因俱能了知。又能了知现在天趣诸众生界,生彼之因及终殁因俱能了知。又能了知现在众生诸心相续,有烦恼性,离烦恼性,及以现在所化众生,诸根差别及非所化。一切众生诸根差别,如是无量,如来如实悉能了知。舍利子,如来如是了知现在一切诸法,非如来智随二识行,为诸众生悟入无二而说斯法,令其觉悟如是之智。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八现在无碍智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诸佛如来成就如是十八不共佛法故,圆满无余遍十方界,光明流照一切大众;复由是法希有奇特威光名称功德法故,映夺一切天魔众会。舍利子,如来不共佛法不可思议,无边无际犹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一切不共佛法边量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共佛法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志怀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导师身语及意业, 无有误失亦无动,

即以此法导众生, 是为如来不共法。

其心不高亦不下, 究竟远离于瞋爱,

常住无诤诤永灭, 是为如来不共法。

导师于法及与智, 解脱所行无忘念,

诸无碍解亦无失, 是为如来不共法。

若住若食若经行, 若坐若卧心常定,

无乱亦无众生想, 是为如来不共法。

善逝于诸佛国土, 有情及佛无异想,

住平等性大意解, 是为如来不共法。

最胜无诸简择舍, 胜决定道善修故,

无有分别异分别, 是为如来不共法。

大师善欲无退减, 常与慈悲方便俱,

调伏众生广无量, 是为如来不共法。

善逝精进曾无减, 观所化众量无边,

三业调伏诸众生, 是为如来不共法。

诸佛大念曾无减, 处菩提座成正觉,

已觉诸法无重觉, 是为如来不共法。

无有分别异分别, 自然住等三摩地,

静虑诸法无所依, 是为如来不共法。

导师智慧最吉祥, 了达一切众生行,

演说妙法随意解, 是为如来不共法。

随声而闻缘独觉, 及与诸佛胜解脱,

无碍离垢譬虚空, 善逝大舍难思虑;

诸佛本来无有心, 自性解脱心相续,

如解脱法为众说, 是为如来不共法。

众生眼见佛威仪, 若住若行入城邑,

相好光明诸所现, 莫不调伏而修善;

真实萨埵放光明, 多拘胝众受安乐,

光现无不度众生, 是为最胜不共法。

自然圣者演法音, 皆得听闻随意解,

所闻法声如响应, 是名最胜不共法。

善逝导师无心业, 诸行业转皆由智,

智入一切众生心, 是名最胜不共法。

诸三摩地及静虑, 善修成满离戏论,

住平等性类虚空, 是名最胜不共法。

于过去世一切法, 种种诸趣解脱智,

善逝妙智无碍转, 是名最胜不共法。

诸佛于彼未来世, 世界当有及当无,

众生国土及最胜, 无有遗余正明了;

善逝观于未来世, 心静曾无散乱时,

众生及法如实知, 是名最胜不共法。

诸有流行现在世, 最胜无障悉能知,

导师境界等虚空, 是名如来不共法。

已说如来不共法, 最胜十八不思议,

真如实性等虚空, 聪慧菩萨能信受。

舍利子,是名如来成就如是十八不共佛法。由成就故,如来应正遍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舍利子,如是安住净信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十不思议,及十种不可思议法,信受谛奉,志怀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本文来自大藏经原文,欢迎转发。
(0)
方广佛教的头像方广佛教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菩提心 | 方广佛教的头像
    菩提心 | 方广佛教 2023年 2月 6日 下午9:58

    […]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第三十一卷~第四十卷)》 […]